摘?要: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興學科,在培養小學生信息搜集、處理、分析能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實踐證明,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需要和諧的師生互動。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技能,形成豐富的信息技術素養。本文圍繞如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開展師生互動進行闡述,旨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師生互動;小組;教學;探究;交流
隨著教育領域不斷地開疆拓土與新課改的全面普及,教育者越發貫徹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與學生協作完成課堂任務,達到共同發展的教育目標。傳統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大多是教師為主導,進行填鴨式的講解過程,使得學生失去了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欲望。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一個生動活躍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 科學分組,借小組合作強化互動
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所接受的教育與認知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師要觀察學生的日常表現與學習狀態,進行科學化分組,遵守“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規則,使得小組內的學生能夠達到互補互助的水平,創設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需要擅于引導學生發揮自我的能力,激發學生的表現欲與好勝心,用語言技巧來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與同伴共同協作完成學習任務,例如,教師提供給學生充足的展示空間與時間,并給予學生肯定的評價與表揚,增添學生的自我自信心與團結合作意識。例如,在分析《開啟網絡之旅》的內容時,首先,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功能,呈現一組圖片,并創設問題情境:“從這些圖片中,你們知道這些人在互聯網的幫助下在做什么嗎?請結合自身,展開關于互聯網改變了哪些生活方面的討論吧?”生活化的教學問題更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激勵學生主動合作討論,這時候,教師也要與學生進行探討,適時地引導學生抓住問題的重點。在接下來的小組代表匯報時,教師要及時地用言語對學生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與表揚,增添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為接下來的深入教學鋪磚添瓦。
二、 師生互動,鼓勵合作探究式學習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開展探究式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通過師生互動鼓勵學生探究問題。在進行Scratch模式的教學時,教師要勇于將課堂交托給學生,鼓勵學生大膽嘗試,發揮自身的特長。然而,在學生自由發揮的過程中,有許多的艱難險阻,只有通過合作,才能將這道難以跨越的溝壑填平。例如,教師在生生互動方面極具研究,在分析《快樂趕豬跑——鍵盤控制及條件偵測》中,不僅需要師生之間的互動,還需要碰撞出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的火花。教師開展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圍繞“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核心,對班級的學生進行4人分組,并要求學生選舉出一名學習能力強并有一定的領導能力的學生作為組長,幫助教師,帶領同伴,共同完成教學目標。在這節課的課堂上,教師可以創設以“趕豬跑”為主線的游戲教學情境,設計不同難度的關卡,引導學生以合作學習、共享信息資源的學習模式進行沖關,奪取勝利果實。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營造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氛圍,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與互幫互助的學習態度。
三、 巧設問題,妙借情景誘導互動
在日常的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上,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的個性特征與興趣愛好,精心創設一些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激勵學生自主思考、探索,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互幫互助,培養學生的創新想象能力與思維能力。在開展課程時,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內容與學生的認知水平,導入信息技術課本里的實際內容,創設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繼而開展互動探討。精心設計多媒體問題情景、謎語式問題情景等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在講解《輸入小檔案,記錄我成長》的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精心設計一個謎語式問題:“有戶人家真奇怪,房子區域分四塊。面積大的面積小,成員多的成員少,聚在一起真麻煩,少了它們更麻煩。(猜一電腦組件)請大家根據謎語提供的信息,找出區域最大里的面積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哪些哦?”通過問題情景,幫助學生了解鍵盤并熟練運用鍵盤的各個分區,初步掌握CapsLk、Shift、Enter、Del、backspace等鍵的應用方法,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熱情,在互幫互助與熱情好學的氛圍下,完成教學目標。
四、 小組探究,發揮集體學習的效應
心理學家維果斯基說:“人是通過集體效應才能發展起來的。”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除了傳輸式教學方法,教師還可以采用發展小組探究的教學模式,開展生動有趣的教學課堂,鼓勵學生大膽交流討論,共同協作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之間優勢互補,互相推動前進。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耐心傾聽學生的困惑之處,并給予適當的點撥,幫助學生挖掘到更多的知識寶藏,組內成員也可以互相糾正已有的錯誤,共同改善、進步。例如,在分析PowerPoint時,在掌握基本知識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我探索相關的課程內容,并開展小組探究,發揮集體學習的利益。教師可以布置一項任務——“我的假期”PPT制作,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交流,激勵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其中,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貢獻出獨有的才能去開始PPT的制作。接著,教師可以邀請每個小組中的代表上臺展示,并歸納總結出小組的靈感與成果,進行充分的講解。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
總而言之,互動式教學是通往小學信息技術的知識殿堂的催化劑。它能夠充分利用學生的表現欲與合作探究意識,發揮自身的創新想象能力與探索意識,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與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教師要擅于利用互動式教學的益處,給予學生一個可以展示自我的平臺。
參考文獻:
[1]黃校.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小學信息技術教育[J].信息技術教育,2017(16).
[2]孫澤文.也論互動教學的內涵、特征與實施原則[J].教育探索,2017(11).
[3]王秀村.實現互動式教學的六項措施[J].小學教學參考,2016(5).
[4]陳洪彬.略談信息技術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J].才智,2016(11).
作者簡介:
胡勇,江蘇省淮安市,江蘇盱眙縣天泉湖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