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的戲劇表演課程以繪本故事和幼兒自發創編的故事為藍本,并讓幼兒在獨立創建劇本、設計場景、分配選角的過程中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戲劇作品,戲劇表演能夠鍛煉幼兒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并在實踐的過程中加強幼兒之間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友誼,以此促進其健康成長。而定格動畫的表現形式與戲劇表演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將兩者有機結合,并融入幼兒的教育環節中,能夠有效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為其創造一個積極的成長環境。
關鍵詞:定格動畫;幼兒;戲劇表演;教育策略
一、 引言
定格動畫通過利用手繪制作、手工制作以及電腦制作等方式,將制作好的動畫人物進行動作的拍攝和匯編,將一個連續的動作分解成多個動作,并對其拍攝,形成圖片再快放,達到影像的效果。我園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將定格動畫與戲劇表演相融合,利用定格動畫在人物設計、劇本創作方面的優勢,提高幼兒戲劇表演方面的能力,讓幼兒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和成長。
二、
定格動畫與戲劇表演的定義以及二者結合的優勢
(一) 定格動畫的基本涵義
定格動畫不同于傳統的動畫,其制作方式、表現技巧等各個方面都有所創新和改變。定格動畫利用手繪或手工以及電腦軟件,共同創作了一部完整的定格動畫作品。定格顧名思義便是保持某項事物靜止的動作,不論是電影電視上的畫面定格還是始終保持某一形式的定格,都是定格的表現形式之一。動畫指的是播放的畫面,畫面中的人物進行肢體語言、口頭語言等方面的表現,形成了具有故事性質的流動畫面。而定格動畫指的便是利用定格的形式創造出一部連續播放的動畫作品,其表現形式與創造形式的特殊性決定了定格動畫獨特的審美感受與觀看體驗。定格動畫將動畫人物以二維或三維的方式呈現出來,并利用無數個定格靜止的畫面,進行逐一拍攝并快速播放,形成了動態變化的效果,讓動畫中的人物在一張張靜止畫面播放的過程中“活”了起來。定格動畫的角色創造具有多種形式,可以是黏土木偶、剪紙、積木等,將其進行拼接和再創造,形成活靈活現的動畫人物。將定格動畫用于幼兒教育不但能夠激發起創造力,還能在幼兒創作的過程中提高其綜合素質與表現能力。目前,市面上已出現了許多針對幼兒使用的定格動畫拍攝、制作軟件,例如山姆動畫等。還有專門為幼兒提供的人物制作道具、舞臺道具等,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各種優勢,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創作空間。
(二) 幼兒戲劇表演的定義
戲劇表演不但是一種藝術形式,還是有利的教育手段,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的教育環節中,能夠促進幼兒在傳統文化方面的學習力度,同時鍛煉其各個方面的能力。幼兒的戲劇表演課程不同于傳統的成人戲劇表演,前者更具活躍性、游戲性和自主性,在戲劇劇本、舞臺人物、道具選擇等方面也更加靈活。該教育課程利用語言、動作、舞蹈等表現形式,結合有趣的舞臺劇本,在幼兒對舞臺故事的表現過程中完成一部獨具趣味的戲劇作品。另外,幼兒戲劇表演的形式多種多樣,不但有幼兒歌劇,還有話劇、木偶劇等,讓幼兒在親自表演、實踐感受的過程中收獲成長與快樂。
(三) 定格動畫與戲劇表演相結合的優勢
將定格動畫與戲劇表演教育相融合,不但不會破壞兩者的優勢,還會大大增加教育質量與效率,令幼兒在游戲玩耍的過程中收獲知識和成長。幼兒戲劇表演離不開劇本的設計,而定格動畫的故事情節設置也十分重要,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結合相關定格動畫軟件,并結合幼兒在戲劇臺本創作方面的特長,創造出具有獨特審美性與藝術價值的動畫作品。在幼兒團結協作設計動畫劇本、搭建場景、設計角色的過程中,提高其合作能力,加強同學之間的友誼感和信任程度,同時鍛煉其動手能力、承擔責任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對此,利用定格動畫推進幼兒戲劇表演的教育是具有前瞻性的行為,同時也是一條可行有效的教育途徑,讓幼兒在定格動畫的助推下,大膽創編劇本,自主游戲,并將其發揮于戲劇表演中,提高綜合素質與能力。
三、
定格動畫助推幼兒戲劇表演的有效途徑
(一) 分層次教學,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在利用定格動畫對幼兒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制定合適的教育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以此提高其各方面的能力,并激發幼兒在定格動畫方面的學習興趣,幫助其愛上創作動畫,主動大膽表演,以此推進戲劇表演的教育目標。教師需要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根據不同層次的幼兒的教學需求展開施教,最大程度調動其積極性。例如,針對3到4歲的幼兒,教師不能對其設置過高難度的教學目標,可以先以播放經典動畫為出發點,一步一步提高該層次幼兒對定格動畫的興趣。另外,教師能夠教授幼兒簡單的定格動畫制作技巧,讓幼兒拍攝簡單的動作,比如揮手、踢腿等制作難度小的內容。針對4到5歲的幼兒,教師能夠設置具有一定難度的教學內容,讓幼兒獨自創作動畫形象,利用橡皮泥、黏土或積木等材料制作屬于自己的人偶或動物,以游戲的形式促進幼兒對人物制作的積極性,并指導幼兒利用拍攝軟件,使人偶、動物在定格、擺拍的過程中“動”起來。教師還能夠布置一定量的作業,比如拍攝跑步的小馬、跳躍的小兔、飛舞的小鳥等,讓幼兒有針對性地制作定格動畫。針對5到6歲的幼兒,其動手能力與軟件操作能力已經有了一定基礎,這時,教師便可以指導他們創編動畫故事和情節,并讓該年齡段的幼兒分成4到5人組成動畫小組,在團隊協作中獨自制作動畫人物、編寫劇本、搭建場景,同時還能插播音樂,增加動畫的趣味性。如此一來,在經歷了各個年齡段的鍛煉和培訓之后,幼兒便具備了良好的動手制作能力、編寫劇本能力以及操作軟件的能力,再利用團隊協作和拍攝軟件創作出一部屬于自己的動畫作品。以此幫助幼兒在自主游戲、自主創作方面的提高,并推進幼兒大膽進行戲劇表演和創作。
(二) 遵循綜合性原則
定格動畫的創作形式多種多樣,幼兒在創作過程中既要保證道具、人物、音樂的有機配合,還要做到簡單又實用。對此,教師在教育時需要遵循綜合性原則,協調教學系統與教育內容的統一。例如,教師能夠布置制作經典定格動畫《小建筑師巴布》的任務,讓幼兒選擇其中有意思的橋段進行模仿和創作,比如《巴布與天才工程車隊》這一片段,制作過程中往往需要利用美術、音樂、信息技術等多個領域的協助,教師不光要指導學生進行巴布、汽車、挖掘機等道具的制作,還要讓學生把握燈光、場景的配合,并注意音樂的銜接。如此一來,才能創造出一部高質量的定格動畫作品,在幼兒對美術、文學、音樂方面的利用過程中,增強其藝術修養和綜合能力,促進其在戲劇表演方面有更好的表現和發展。
(三) 提供適合制作定格動畫和戲劇表演的場所
制作定格動畫與進行戲劇表演不光需要攝像機和電腦等設備,一個有利的拍攝場所和豐富的道具不僅能夠省時省力,還有助于動畫質量的提高,并促進幼兒更好地完成戲劇表演。對此,幼兒園需要為幼兒提供適當的場所,不同類型的定格動畫制作,其場所和道具便會產生變化,例如,幼兒在進行《花童菲菲》的模仿與制作時,需要一些花瓣、樹葉的裝飾,這邊需要假花等道具,在進行《小雞快跑》的創作時,就需要場地布置雞籠與雞舍,同時還需要雞毛、稻草等道具。對此,園方需要為幼兒提供多種多樣的道具和足夠的場所,讓其有更好的發展機會,推進戲劇表演的創作。
四、 結束語
定格動畫推進幼兒戲劇表演,在幼兒在獨立創作、設計角色的過程中促進其自主游戲、創作,以此幼兒提高大膽表演的能力,在戲劇表演中有更好的發展與表現。
參考文獻:
[1]倪周霏.淺析定格動畫對早期兒童思想啟蒙的影響[J].電視指南,2017(9).
[2]侯麗.定格動畫衍生藝術的探索與研究——定格繪本[J].戲劇之家,2016(24):172-174.
[3]倪周霏.淺析定格動畫對早期兒童思想啟蒙的影響[J].電視指南,2017(9).
[4]張迪,姜麗麗.淺談定格動畫的角色設定與語言[J].數碼世界,2017(6):242.
作者簡介:
陸麗君,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天寧區青龍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