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媒稱,在意大利歷史名勝龐貝古城中,至少還有10枚二戰時代的未爆炸彈殘留于此。據悉,盟軍在1943年二戰期間向龐貝古城所在地區投擲的大量炸彈中,有至少10枚未爆彈仍“藏身”地下。雖然有關方面想方設法尋找二戰未爆彈的蹤跡——與美國國家航空攝影檔案館的歷史圖片進行比對、向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尋求幫助,但該地區至今仍有一些炸彈下落不明。
俄媒稱,該地區共發現或拆除了96枚炸彈,其中許多炸彈已經失效甚至自爆。但在一處面積約22萬平方米的未清理區域,還有一些未爆彈沒有被發現。
愕
一處有著9000年歷史的新石器時代城市遺址近期在耶路撒冷以西約5公里處的莫塔茲鎮出土,面積覆蓋幾十英畝。據估計,當時有2000—3000名居民生活在此。考古學家表示,這一發現將為新石器時代人類文明進程提供新的思考。
遺址是在當地修建高速公路時被意外發現。以色列文物局表示,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新石器城市發現之一。同時出土的工具、珠寶、雕像以及街道、房屋、大量保存完好的食物種子的痕跡都表明,該地區不僅具備了構成復雜社會的標準,也顯示當時人類已經擁有相當高的計劃意識。挖掘出的動物骨骼則表明人類正漸漸褪去狩獵的生活模式,轉而向定居的農業生產模式靠攏。

今年是阿波羅11號登月的50周年,美國藝術家路尼·伯吉斯近期表示,正在著手將自己的“博物館”送入太空。這位太空藝術先鋒帶領一支由60名研究者組成的團隊,計劃在2021年將一艘飛船送入外太空。飛船將承載各種藝術作品,包括圖畫、詩歌、樂譜等等。它們以微細刻蝕的方式被裝在一個模塊中,能夠在光線下被讀取。
伯吉斯表示,這個計劃的目標在于,提供一種當代文化的“時間膠囊”,從而在遙遠的未來,在幾百年甚至幾百萬年之后,有人也許能夠發現今天的人是如何生活的。
創
為紀念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50周年,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行“阿波羅的繆斯:攝影時代的月亮”特展,展出170余幅關于月亮的攝影作品,以及相關繪畫、視頻、印刷品和阿波羅飛船宇航員使用的相機等。展覽于7月3日向公眾開放,并將持續至9月22日。

近期,廣州太古匯“衍藝時空”藝術項目發布會暨“啟發”階段藝術品揭幕式在太古匯西廣場舉行。揭幕式出席嘉賓包括太古地產(中國)行政總裁彭國邦先生(Tim Blackburn)、太古匯(廣州)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瑛女士、英國駐廣州領事館副領事唐宜婷女士(Liberty Timewell)以及藝術品創作者雕塑家菲利普·金先生(Phillip King)。在現場各位來賓的見證下,共同揭開項目首件藝術品《達爾文,2019》。此次揭幕標志著此件重量級藝術品正式進駐廣州太古匯,亦代表著“衍藝時空”藝術項目正式啟動。

喜


近期,故宮博物院推出 “數字文物庫”,在公開186萬余件藏品基本信息的基礎上,首批精選了5萬件高清文物影像進行公開。未來這個數字還將不斷刷新,滿足故宮文化愛好者和專家學者欣賞、學習、研究文物的需求,也將為文物保護工作提供支撐。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表示,我們正處于全新的數字時代,整個社會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數字變革”,信息技術應用于各個領域,博物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法國近期向巴基斯坦政府歸還445件失竊文物,包括半身像和器皿,部分文物的年代可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
巴基斯坦駐法大使館公使穆罕默德·阿姆賈德·阿齊茲·卡齊說,“這的確是巴基斯坦的一個特殊時刻”;這些文物將盡快運回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由最好的博物館收藏。據悉,法國海關人員2006年9月在首都巴黎戴高樂機場攔截多個寄往巴黎一家畫廊的包裹。經鑒定,包裹中是巴基斯坦印度河河谷地區多座墓地的墓葬品。
欣

7月6日,在阿塞拜疆舉辦的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作為實證中華5000多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意味著它所代表的中華5000多年文明在國際上得到了廣泛認可。
至此,中國擁有55項世界遺產,位列世界第一。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框架下,我國將進一步參與國際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實踐,同時向各國學習,努力成為與世界遺產數量相符的世界遺產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