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葭 圖:本刊資料庫
你方唱罷我登場!在經歷了香港春拍的“狂歡”和內地首輪拍賣鏖戰之后,杭州西泠拍賣、北京匡時、北京華辰也陸續在7月收槌,而華藝國際、保利廈門等拍行則改期至8月舉槌。從7月拍賣數據來看,市場雖難掩疲態,但罕品仍圈錢無數;高端拍品市場份額縮水,但中端拍品保證了成交量;此外,拍賣收藏開始回歸本源,紫砂茶葉、名酒佳釀等與藝術生活消費息息相關的板塊也取得不俗成績。業內人士表示,藝術品市場的結構性調整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在整體市場調整的大環境下,近幾年國內外拍賣行都不約而同地對拍賣板塊進行了大調整,減量、精選成為主旋律。如北京華辰本季春拍,進行了大比例的精簡,全場精選230余件拍品,且首次將幾個專場合為一冊圖錄,打破傳統各拍賣品類間的隔閡;北京匡時今年較往年在拍品數量和專場數上也有所精簡。雖然拍品和專場“減量”,但在品質上無絲毫怠慢,多家拍行都使出自身的殺手锏拍品。
北京匡時“澄道”及“暢懷”兩個品牌夜場備受青睞,多有亮點拍品超估價數倍成交。其中“澄道——中國繪畫夜場”共上拍32件精品,成交率達93.75%,共斬獲1.16億元。當晚表現最好的拍品當屬“澄道”夜場中的宋人《蘆雁圖》,經過各方買家多輪競價,最終以2357.5萬元成交,遠超拍前估價,摘得夜場桂冠。徐悲鴻《柏樹侍女》以759萬元成交,遠超拍前估價,位列本場第二名;齊白石的《大富貴亦壽考》以632.5萬元成交,屈居第三位。而“暢懷——中國書法夜場”成功拿下白手套,23件拍品全部成交,實現總成交額3336萬元。其中,張弼草書《風入松》二首以414萬元成交,摘得“暢懷”夜場桂冠。西泠拍賣僅古代書畫兩個專場,總成交額近兩億元,“石渠寶笈”著錄趙孟頫《滾塵馬圖》以1265萬元成交;“元四家”之一倪瓚《疏篁古木圖卷》以1058萬元成交;張正學舊藏、書學大家伊秉綬《隸書臨蔡邕十字碑》60萬元起拍,最終以356.5萬元成交;中國書畫泥金扇片專場53件拍品,總成交額2400萬元。近現代書畫部分,海派大師謝稚柳巨幅杰作《為人民大會堂上海廳作虬松圖》以1840萬元成交,摘得全場桂冠;齊白石《一帆風順圖》以1104萬元成交。
在目前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中,拍品征集難也成為拍賣行共性,所以減量提質的調整是必須的。調整的同時也會產生積極因素,市場會更理性,對信息采集、學術、專業等要求更嚴格。筆者認為,從各大拍行春拍紛紛“減量”的調整動作看,處于藝術品市場信息集散核心位置的拍賣行,對今季市場的預期勢必有著更為深入的理解;而從“增質”的力度看,也可看出拍賣行為寒意中的市場送出的“暖意之舉”。然而,“減量”勢必會損失一部分藏家群體的參拍熱情,“增質”能否彌補這份損失,還需要看是否符合買家“口味”。
在今年內地春拍上,前些年頻現拍場的億元拍品已不復可見,千萬元級別的拍品數量也大為縮水,但百萬元級別、數十萬元級別的中端價位拍品依然勢頭不減,受到藏家的熱情追捧。這一現象在古籍善本·金石碑帖、文房瓷雜兩個板塊表現尤為突出。

趙孟頫 《滾塵馬圖》成交價:1265萬元來源:西泠拍賣

宋人 《蘆雁圖》 絹本手卷 本幅 27.5cm×235.5cm;題跋 28cm×36cm成交價:2357.5萬元來源:北京匡時

西泠春拍西方古物專場取得了高達96.8%的專場成交率
西泠今季拍賣中,唐吐蕃統治時期敦煌寫經《凈名經集解關中疏(佛國品第一、方便品第二、弟子品第三)》,以80萬元起拍,172.5萬元成交。金石考據大家張廷濟舊藏頌敦等金石文字集萃2幅8萬元起拍,78.2萬元成交?!拔姆壳逋妗す磐骐s件”兩大專場高溢價拍品頻出,多件拍品以近估價十倍金額成交。其中萃古熙今·文房古玩專場甄選佳構深受藏家追捧,專場成交率高達91.95%。北京匡時“古籍善本”專場257件拍品,成交率高達91.4%,總共斬獲4603.3萬元。曾有鄧邦述、袁克文、傅增湘舊藏的《周易兼義》九卷在現場激烈的競爭中以1495萬元成交,超估價數倍,摘得本場桂冠?!吨邪⒑烙鹘洝泛汀对隹U鯛钤⒎诸悥|坡先生詩》分別以207萬元和126.5萬元成交,分列本場二、三位。
從多家拍賣行拍品成交價格的區間分布來看,中低端市場無疑成為內地藝術品拍賣當之無愧的主力軍。
不得不承認,拍賣場上不斷誕生的千萬元、億元拍品,其“明星效應”顯著,也成為中國藝術品拍賣行業中表現最出色的一只“績優股”。然而,正因多年來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對高端拍品資源的爭奪,并以此作為衡量拍賣公司實力的最重要標準,使得該市場發展結構過于單一,忽略了培養擁有更加廣泛藏家群體的中端及中低端藝術品。在全球經濟不景氣,藏家“捂貨”、投資信心不足的情況下,拍賣資源迅速萎縮,業績遭遇滑坡,對拍賣公司及整個行業帶來不小的沖擊。
毫無疑問,自市場“泡沫戰”開始之后,以“億元時代”為標志的市場井噴期不復存在,高價拍品首先受到影響,成交件數和市場份額嚴重縮水,中端價位拍品反躍居其上,成為市場主導。多數人認為,調整期內,中端藝術品需求的崛起是此次調整的重要理性支撐,不僅利于市場健康、穩定、持續地發展,同時也是帶動市場進一步調整的必經之路。
近年來,“生活藝術化”的大眾需求愈加明顯。博物館觀展熱潮,文創衍生品成為熱議話題,以及線上交易額的迅速爬升等,這都從側面反映出大眾對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億元時代把中國藝術品市場提升到了很高的規格,引發了全社會的關注。但藝術品不應該是極少數人自嗨的市場,從市場發展的規律來說,藝術品拍賣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大眾消費上。拍賣行也意識到這點,都不再緊盯著上億元的拍品,而是從種類上、價位上去迎接更多新藏家進場。紫砂茶葉、名酒佳釀等與生活消費息息相關的拍品登場,無底價拍品的增加,篆刻、鼻煙壺、漆畫、復制品等小眾門類的加入,增加了拍賣的趣味,也降低了市場的門檻。而這種藝術消費升級的新需求或將成為拍賣行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本季春拍,華辰拍賣將全場的保證金由原先的20萬元全面下降至5萬元,大大降低了準入門檻,觸及更廣泛用戶。華辰拍賣董事長兼總經理甘學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以前大家對拍賣的感覺是動輒上千萬上億元,是極少數人制造價格的狂歡。然而現在并不是這樣,沒有消費作為基礎,高處的價格演變就顯得虛幻而不踏實,再者,既有的高端資源越來越稀缺,一個成熟的藝術市場需要將金字塔塔底的部分夯實。拍賣是一個交易平臺,面向消費,為大眾服務,才是其本來意義?!?/p>
2019西泠春拍西方古物專場取得了高達96.8%的專場成交率,121件拍品成交額近千萬元。其中的打火機、古典珠寶和古董家具等專題,都因藝術性、珍稀性和實用性并存而備受關注,被注重生活品質的買家競相追捧。陳年茅臺酒專場也依舊火爆,全場總成交額4100余萬元,其中1958年貴州茅臺酒(全棉紙)以80萬元起拍經數輪競價最終以138萬元價格成交。此外,1997年香港回歸特制貴州茅臺酒(原箱)、1991-1996年貴州茅臺酒(鐵蓋)也以138萬元價格成交。
對于藝術品拍賣市場來說,消費型時代已經悄然而至。這個被藝博會等一級市場呼吁了很多年的理念,早已蔓延到了拍賣業這個二級市場?,F在的拍賣市場正在走向理性,或者說,在走向消費時代。事實上,“消費”更加符合“收藏”的真諦。

趙無極 1986年作 蘭花水彩瓷盤 陶瓷估價:無底價來源:北京華辰


1935年作 齊白石為陸質雅刻雙面印扁方章成交價:115萬元來源:北京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