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目的:研究苦瓜次生化合物對小菜蛾種群發展的影響。方法:制作并提取苦瓜次生化合物,與小菜蛾幼蟲組織實驗,測定有關種群發展量化情況。結果:苦瓜次生化合物可直接降低小菜蛾3齡幼蟲體重,影響幼蟲發育歷期,食入次生化合物的3齡幼蟲存活率最低,對照試驗的2~5 d,化合物對小菜蛾幼蟲體重影響顯著。結論:苦瓜次生化合物能夠影響小菜蛾試驗種群的發展,通過研究苦瓜次生化合物的成分,能夠增強植蟲天敵關系,從而合理抑制小菜蛾種族過快繁衍而危害植物。
關鍵詞 苦瓜;小菜蛾;拒食活性;有效成分
中圖分類號:S482.39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8.077
近年來,已有研究表明苦瓜能夠生成具有藥用價值的次生化合物,并指出存在因次生化合物,苦瓜的生長抗蟲性明顯,能對多種蔬菜害蟲產生進食和產卵抑制作用[1-4]。為了能夠更好地研究苦瓜次生化合物的防治蟲害功能與價值,以小菜蛾為對象組織試驗,不斷理清次生化合物對小菜蛾種群發展的影響,是十分必要的。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性材料
本研究所選苦瓜果實來自某科學試驗農場,洗凈晾干烘烤后碾成粉末。主用化學試劑包括工業用95%乙醇溶劑、乙酸乙酯(CH3COOC2H5)、氯仿(CHCl3)、甲醇(CH3OH)、柱層析用硅膠等。所有化學試劑均為合法正規渠道購得,為化學純試劑[5-7]。研究所用小菜蛾幼蟲取自某科學實驗農場未施藥菜地,在試驗室內用菜心苗繼代飼養,并用10%的蜜糖水為成蟲補充營養,建立試驗種群,作為供試蟲源。
1.2 苦瓜次生化合物制備
將已備粉末狀苦瓜果實,放入乙醇連續浸泡4次,總時長4×24 h,濾滲殘液后收集合并,經儀器濃縮后得到膏狀苦瓜果實乙醇浸提物。提取物經CH3COOC2H5萃取得到CH3COOC2H5萃取物,經儀器濃縮后得到膏狀物質并置于低溫保存[8-9]。
取實驗CH3COOC2H5萃取物,以CH3OH溶解并與硅膠拌勻后粉碎晾干備好硅膠柱,先以石油醚有機溶劑進行硅膠柱層析,以CH3COOC2H5組分為樣品,用液相石油醚有機溶劑對樣品進行沖洗,待樣品色素淡化轉白后,將石油醚有機溶劑與CH3COOC2H5溶劑按不同梯度配比完成配液進行硅膠柱層析。然后按等量的CH3COOC2H5與CHCl3物質配液進行硅膠柱層析,出現沉淀后將CHCl3與CH3OH按不同梯度配比完成配液實施柱層析。用純CH3OH溶劑沖洗硅膠柱,得到9組分溶劑待實驗分析用。本研究中的次生化合物是由9組分溶劑其中的活性組分重結晶得到。
1.3 苦瓜次生化合物對小菜蛾種群發展影響的試驗研究
按葉碟法組織試驗,選定固定規格培養皿后組織非選擇性試驗。選活性化合物配制1 000 ?g·mL-1濃度試液,稀釋成1 000 ?g·mL-1、500 ?g·mL-1、250 ?g·mL-1不同濃度梯度,設CH3OH為對照組。所配試液適量涂抹于葉碟表面,以便后期使用;試驗選擇處于饑餓狀態的3齡小菜蛾幼蟲,確保試驗前幼蟲個體重量與大小保持統一。試蟲試驗前初始體重0.5 mg,在培養皿中置入葉碟與幼蟲,飼喂48 h后更換新葉碟。以24 h為周期記錄葉面大小變化、試蟲體重、存活比例、齡期變化等,觀察至化蛹、羽化階段。
2 結果與分析
2.1 次生化合物對小菜蛾幼蟲體重的影響
表1所示,次生化合物在250 ?g·mL-1、500 ?g·mL-1、1 000 ?g·mL-1三梯度濃度下的試驗處理能夠降低小菜蛾3齡幼蟲體重,對照差異明顯,體重與濃度之間成反比關系。化合物對小菜蛾4齡幼蟲處理后無明顯體重變化。
2.2 次生化合物對小菜蛾發育歷期的影響
由表2所示數據可看出,苦瓜次生化合物在500 ?g·mL-1、
1 000 ?g·mL-1濃度下對小菜蛾3齡幼蟲的發育歷期影響較大,且與對照組之間體現明顯差異性;對小菜蛾4齡幼蟲的發育歷期和蛹期沒有明顯影響,與對照差異性不大。
2.3 次生化合物對小菜蛾試驗種群發展的影響
經過試驗統計數據顯示,如表3所示,經過飼喂48 h的次生化合物,小菜蛾3齡幼蟲的存活率最小,在250 ?g·mL-1、500 ?g·mL-1、1 000 ?g·mL-1不同梯度濃度處理下,3齡幼蟲存活率分別為53.33%、50.00%、33.33%,對照存活率為93.33%;在小菜蛾4齡幼蟲期,經不同濃度化合物處理后,與對照組數據的差異不明顯。同時可看出:雌性試蟲的存活比例基本保持在半數水平,與對照組同樣無顯著差異;平均產卵量在250 ?g·mL-1時存活率最高,隨著濃度的增加而明顯降低。
2.4 次生化合物對小菜蛾3齡幼蟲取食量的影響
圖1柱狀分析結果可以看出,經過次生化合物的飼喂,小菜蛾3齡幼蟲在不同濃度、不同時間段的取食量與對照組之間存在明顯差異性,在250 ?g·mL-1濃度下,處理24 h、48 h的取食量分別對應為(6.14±0.72)mm2、(11.20±1.16)mm2;500 ?g·mL-1濃度下,處理后24 h、48 h的取食量對應為為(6.13±0.67)mm2、(10.14±0.96)mm2;
1 000 ?g·mL-1濃度下,處理后24 h、48 h的取食量對應為(4.55±0.66)mm2、(8.61±1.00)mm2;而處理后24 h、48 h的對照取食量分別為(10.59±0.87)mm2、(18.17±1.12)mm2。飼喂滿48 h后更換新葉碟,處理后72 h,試蟲進一步取食用次生化合物處理后的葉碟,得到在500 ?g·mL-1、1 000 ?g·mL-1不同濃度下的對應取食量分別為(6.56±1.22)mm2、(5.53±0.88)mm2,而對照取食量為(13.76±2.64)mm2,處理組取食量與對照組差異顯著。而處理后96 h經過處理所得取食量數據與對照無顯著差異。
2.5 次生化合物對小菜蛾幼蟲體重的持續性影響
從圖2所示各項試驗對照結果看,經次生化合物的飼喂,測試用小菜蛾體重在處理后第1 d在不同濃度下與對照結果的差異有變化,在250 ?g·mL-1、500 ?g·mL-1的較低濃度處理下,試驗與對照結果無顯著差異,
1 000 ?g·mL-1濃度下的處理與對照結果存在差異性顯著。第2~4 d,不同濃度處理下的結果均與對照結果有明顯差異性。第5 d僅當濃度為500 ?g·mL-1時的處理與對照不存在顯著差異;第6 d不同濃度處理下的結果均與對照無明顯差異。
3 討論
苦瓜次生化合物能夠影響小菜蛾的種群發展,主要是通過積極抑制取食、拒避產卵、抑制發育等作用來產生效果。在試驗中,經飼喂苦瓜次生化合物,小菜蛾3齡幼蟲的個體生長發育與種群發展受影響更為明顯。1)取食量大幅衰減,處理組與對照組相比,葉碟取食面積較小,且兩者差異明顯。2)3齡幼蟲經處理后明顯不能保持較穩定且短暫的發育歷期,與對照組相比時間延長,甚至部分幼蟲無法在3齡期發育后進入4齡,使得取食作用無法繼續而最終死亡。3)次生化合物將影響取食幼蟲的體重增長率,同齡期試蟲,經處理后比對照組數據要小,體重要輕。4)受處理的幼蟲普遍對取食等活動反應遲鈍。5)經次生化合物處理后,試蟲存活時間不長,受處理濃度的影響,一般在4 d或更短時間內就會死亡,且死亡率將隨著時間延長而增加。綜合來看,苦瓜次生化合物確有抑制小菜蛾幼蟲發育、阻礙種群發展的功效。后期應強化對苦瓜次生化合物的研究,合理借鑒相關研究成果防治蟲害,不斷為探索小菜蛾生態控制工作提供新思路,推動現代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駱清蘭.苦瓜提取物對小菜蛾取食和產卵的抑制作用[D].廣州:華南農業大學,2007.
[2] 陳劍超,劉接卿,程保輝,等.苦瓜的化學成分與生物活性研究[C]//全國藥用植物及植物藥學術研討會,2011.
[3] 陳貝.苦瓜籽中生物活性物質的分離純化及表征[D].福州:福州大學,2006.
[4] 凌冰,王國才,軋霽,等.苦瓜葉提取物對小菜蛾的拒食活性及有效成分研究[J].中國農業科學,2008(10):3116-3122.
[5] 韓寶瑜,張鐘寧.小菜蛾化學生態研究現狀與展望[J].昆蟲知識,2001,38(3):177-181.
[6] 靳小舜,張曉昀,張海霞,等.苦瓜成分的提取工藝探索[J].分析化學,2004,32(6):805-807.
[7] 王彥陽,梁廣文,崔志新.金腰箭提取物對小菜蛾的生物活性作用研究[J].北方園藝,2010(16):169-171.
[8] 呂利華,何余容,龐雄飛.十字花科蔬菜對小菜蛾實驗種群的影響[J].應用生態學報,2003,14(10):1732-1734.
[9] 胡穎.小菜蛾成蟲經歷苦瓜葉片粗提物后的嗅覺和產卵行為變化[D].杭州:浙江大學,2008.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