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生
學校堅持把傳承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一環,以詩韻教育為突破口,提升學生文化素養,促進學校內涵發展。
學校從誦讀經典入手,陶冶學生情操,豐富學生文化積累,提升學生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經典誦讀主要包括:晨誦微課程——精選優秀詩詞篇目,讓學生在一天最美好的時間與詩人相識,和經典相伴;每日誦一詩——學生在每節課前誦讀古詩;經典伴我行——學生在用餐路上、集會途中誦讀古詩,校園里時時處處都飄蕩著優美的詩詞;國旗下誦讀——每周一升旗儀式后開展集體誦讀展示活動。
“詩韻課堂”是學校倡導的課堂文化。在“詩韻課堂”里,學生們用詩韻的語言和形式概括內容、抒發情感。
“隨文練”活動是指學生學習課文后,在教師的指導下,把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凝練成一首首詩詞。如學生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一文后抒發感悟——“巍巍狼牙山,壯士屹山巔。誘敵上絕路,舍身氣更堅。”“五位戰士上狼牙,豪情壯志染云霞。身陷絕境渾不怕,英勇奮斗保國家。”
“課后寫”活動是指學生運用所學的詩詞創作知識把生活感悟寫成小詩。如學生參加“大樹洼遠足之賞秋”實踐活動后,用一首首小詩表達自己對家鄉美麗秋景的贊美——“秋似錦緞美如畫,畫卷之中藏我家。置身美景神清爽,共創宜居和諧花。”“霜打秋葉換新裝,你選火焰我挑黃。不要人夸顏色好,共飾今秋唱吉祥。”
學校與密云作家協會合作共建“育苗基地”,密云作協成員分為誦讀訓練小組、現代詩欣賞與創作小組、美文欣賞與創作小組、格律詩欣賞與創作小組、楹聯欣賞與創作小組,每個月到學校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學生共同修改在課堂中創作的詩句。
學校積極挖掘教育資源,鼓勵有文學素養、愛好詩聯寫作的教師,結合校本課程和課外學生活動,組建詩聯社團。在社團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創作詩詞和楹聯,并用詩詞和楹聯妝點校園和教室,整個校園里詩意盎然、詩韻濃濃。為了支持社團活動,學校把北京市楹聯協會的專家請進校園,專家們從楹聯欣賞和楹聯創作等角度對師生進行指導,師生的楹聯鑒賞能力和創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此外,學校還建立了快板隊,以快板學習帶動詩詞學習。學生將《三字經》《弟子規》和古詩詞等內容融入到快板表演中,激發了背誦古詩詞的興趣,也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加入腦入心。
編輯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