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基層黨組織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體現。在新時代,緊密結合高校實際,加強高校三型黨組織建設,對提高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促進高校事業發展,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就將對新時代背景下,高校三型黨組織建設的路徑和機制進行分析與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三型黨組織建設;路徑;機制
中圖分類號:D267.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17-0067-01
作者簡介:厲麗(1981-),女,漢族,遼寧沈陽人,沈陽科技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新形勢下,滿足高校黨組織的建設目標和要求,并結合高校實際情況,籌劃高校三型黨組織建設已經成為目前高校黨組織干部深入思考的重點問題。高校落實好三型黨組織建設的具體內容,會更好的解決傳統黨組織建設中存在的不足,提高黨建工作水平,促進高校事業的快速發展。
高校三型黨組織外在條件體系的構建主要取決于長效、規范、穩定的配套體系建立,這一體系的構建對于高校三型黨組織建設有著很好的推動作用。但制度體系的落實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其需要結合時代發展需求以及高校自身條件特征進行不斷的調整與優化,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其完善性和有效性,為黨建工作的開展提供幫助。另外,在對制度體系進行不斷創新與優化的過程中,也能夠很好的調動黨員同志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其創造能力,為高校黨建工作作出更多貢獻。
(一)學習制度建立
完備、長效的學習制度建立對于提高黨的理論知識的學習效果有著顯著意義。結合現階段實際情況分析可以看出,三型黨組織建設中,個別黨員同志的學習能力得不到提高,部分黨員仍是通過機械性的記憶來實現黨的理論知識的記憶和掌握,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應用,這導致在實際應用中出現諸多不足。因此,在學習制度建立中,應結合高校自身的情況,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和目標,并將學習內容進行細致劃分,落實到日常學習活動中來,以加強黨員對知識的記憶和領悟能力,提升制度落實的有效性。同時還應完善考核制度的相關內容,對學生黨員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了解,并通過與管理制度的有機結合,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以調動學生黨員學習積極性,不斷深化黨員學生的認知。
(二)服務制度建立
在指標體系完善中,應將黨組織的群眾服務質量以及服務效果滿意度作為主要參考依據,落實基層服務指標,制定公開承諾制度,通過不同渠道來收取民眾的意見和建議,完善服務機制內容,提高服務質量。同時通過激勵、關懷等服務機制的建立和落實,及時了解學生和教師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合理的解決措施,從而提高黨建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為高校的發展貢獻力量。
(三)創新機制建立
一方面需要建立黨組織建設制度機制,另一方面要創新和完善運行機制內容,進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推動黨組織的長效發展。基于此,黨組織在各項工作開展中,應開展自評工作,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予以詳細分析,找出問題產生原因,并制定合理的解決措施,之后通過大家的交流和探討,提升解決措施落實的可行性。另外,注重優秀青年黨員自身能力的培養,加大新制度的研究能力,以此完善黨組織的綜合能力水平。
黨組織有效機制建立的內在條件主要是依靠文化內化和行為塑造這兩部分實現的。文化內化主要是在深入學習理論知識后并廣泛應用于實踐中,帶來內在素養的提升;而行為塑造則是黨員自身良好習性的養成。基于此,在有效機制建立中,應該通過不同方式的嘗試來提升學生黨員的學習能力。
(一)學習、服務和創新愿景的塑造
高校三型黨組織建設不是依靠理論知識的灌輸就能實現的,其需要通過學習、服務和創新愿景的建造來實現,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黨員的心理情緒,調動其積極性,全面參與到黨組織活動中來。同時,通過學習、服務和創新愿景的塑造,能夠培養黨員的共同價值觀,增強其凝聚力,進而為學習和服務工作的開展樹立正確目標,不斷實現高校黨建形式的合理轉化,提高黨建工作的水平。
(二)學習、服務、創新生存空間的立體構建
愿景構建完成后,還需要有生存空間,才能確保各項工作的有效落實,這其中所指的空間主要包括工作、生活和網絡這三部分。在工作中進行新知識和創新方法的學習與實踐,在生活和網絡空間中豐富學習的內容,以實現創新理念的拓展,為三型黨組織的建設提供更多可靠依據,從而更好的激發黨員自身學習和服務的積極性,為黨建工作的開展和落實貢獻力量。
總之,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建設需要充分考慮內部條件和外在條件這兩個基本特征,然后再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黨組織建設工作,提高服務質量,以此做到黨建工作的完善化、有效化。
[ 參 考 文 獻 ]
[1]鄒學海,解笑.依法治國視野下的高校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研究[J].高教學刊,2016(02).
[2]林天翔,董塔健.和諧社會視野下高校服務型學生黨支部建設[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