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州平 鐘偉建 劉立林 葉桂秀 劉全


【摘要】 目的:探討微型島狀皮瓣修復手部皮膚缺損的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手部皮膚缺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未采用微型島狀皮瓣修復治療,觀察組采用微型島狀皮瓣修復方法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臨床手術時間、住院費用以及術后住院時間。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50%,高于對照組的70.00%(P<0.05);觀察組臨床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微型島狀皮瓣修復手部皮膚缺損的效果顯著,能夠提高治療效果,縮短臨床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從而促進手部皮膚缺損患者的病情改善。
【關鍵詞】 微型島狀皮瓣; 手部皮膚缺損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iniature island skin flap for repairing hand skin defect.Method: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hand skin defect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treated with miniature island skin flap,whil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iniature island skin flap.The therapeutic effect,clinical operation time,hospitalization cost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7.50% in observation group,which was higher than 70.00% of control group(P<0.05).The clinical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hospitalization cost was less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effect of miniature island skin flaps in repairing hand skin defect is remarkable,it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shorten the clinical operation time,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time,and reduce the hospitalization cost,so a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 with hand skin defect.
【Key words】 Miniature island skin flaps; Hand skin de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Nankang District in Ganzhou City,Ganzhou 3414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08.041
手部功能的重要性對于人體的作用不言自明,一旦手部功能不健全或者發生功能喪失的狀況,將會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其不便的影響。而患者在表現出手部皮膚缺損的同時,往往呈現出肌腱、關節、神經血管以及骨組織外露的現象,未經及時處理情況下,患者會呈現出手功能受損的現象,更為嚴重會表現出喪失現象[1-3]。對此需要對患者及時進行修復治療,將患者手外觀進行充分恢復。傳統對于手部皮膚缺損的治療當中僅選擇患者的前臂或者胸腹部皮瓣,于受損區域將皮瓣移植后,通過蒂部提供營養治療,該修復方法盡管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在功能以及外觀方面,卻離理想效果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研究提示,在手部皮膚修復治療當中微型島狀皮瓣修復方法是一種相對較為理想的治療方法,相比于傳統治療方法有更高的應用價值。本文為研究對手部皮膚缺損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法,合理應用微型島狀皮瓣修復方法,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手部皮膚缺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患者均經臨床確診手部皮膚缺損,受傷原因主要包括電燒傷、化學傷、擠壓傷、切割傷以及撕脫傷等物理或化學致傷,患者手部受傷的部位涉及拇指、食指、中指、環指以及小指各指關節與掌面、掌背等;患者均于手部創傷15 d內前往醫院就診,且經臨床診斷具有行修復手術治療指征。排除標準:臨床資料缺失、患有精神疾病、患有心臟、肝臟以及腦部疾病的患者;傷口惡化需行手部切除手術、不具備手術治療指征及存在相關禁忌證的患者;存在多發傷、病情危重及不依從治療的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40例。倫理委員會對于此次研究均同意批準;患者及家屬均進行知情同意書簽署,對治療方法及步驟具有一定的了解,且對治療具有較高的依從性。
1.2 方法 (1)觀察組采用微型島狀皮瓣修復方法治療,具體為:對于不同位置的手部缺損情況加以分析,之后選擇不同逆行島狀皮瓣對手部皮膚缺損進行修復。對于掌背動脈逆行島狀皮瓣,將皮瓣橈側緣合理切開,針對皮瓣以及血管束全部掀起,并且展開游離操作,直至患者掌指關節水平位置,將血管蒂部皮膚合理切開,將鄰指指背動脈合理切斷并且進行結扎;對于鄰指近節背側逆行島狀皮瓣,主要于患者手指近節側面以及近節指背選擇皮瓣,首先將患者皮瓣邊緣切開,順著掌背動脈指背支向近端展開逆行游離操作,對血管蒂周圍軟組織進行保留。(2)對照組未采用微型島狀皮瓣修復方法治療,主要選擇患者的前臂或者胸腹部作為皮瓣,之后于受損區域將皮瓣移植后,通過蒂部提供營養,新血運形成后,將蒂部切斷,最終完成手術治療[4-7]。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臨床手術時間、住院費用、術后住院時間。其中治療效果分為治愈:手部皮膚缺損患者經過治療后,觀察彈性、外觀以及質地同正常組織未表現出差別,或者呈現出極其細微差別,手指活動度恢復程度>90%,2PD<7 mm;顯效:手部皮膚缺損患者經過治療后,觀察彈性、外觀以及質地同正常組織比較,改善程度顯著,75%≤手指活動度恢復程度≤90%,7 mm≤2PD≤10 mm;有效:手部皮膚缺損患者經過治療后,觀察彈性、外觀以及質地同正常組織比較,改善程度一般,50%≤手指活動度恢復程度<75%,10 mm<2PD≤15 mm;無效:手部皮膚缺損患者經過治療后,觀察彈性、外觀以及質地同正常組織比較,未獲得改善,手指活動度恢復程度<50%,15 mm<2PD[8]。總有效=治愈+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20.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對照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5~61歲,平均年齡(45.25±1.32)歲。觀察組男19例,女21例;年齡6~62歲,平均(45.29±1.3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臨床手術時間、住院費用以及術后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臨床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50%,高于對照組的7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5.230,P=0.022),見表2。
3 討論
患者手部出現嚴重創傷后,往往表現出深部組織裸露的現象,此時臨床需要對患者展開皮瓣修復治療,當前的皮瓣修復治療方法較多,不同治療方法均可實現基礎治療,而在術后外觀方面,不少患者均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對患者手部功能恢復加以關注的同時,還需要對其外觀給予密切關注。以往在緊密型皮瓣修復期間,主要于患者前臂或者胸腹部獲得皮瓣,皮瓣屬于任意帶蒂,需要進行長時間固定,并且表現出較長的存活時間,呈現出臃腫的現象,臨床需要對患者展開二次修復治療。而進行斷蒂治療也要在3~4周之后進行,住院時間較長,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此外,修復治療完成后,在功能以及外觀等方面,傳統修復治療也難以獲得理想效果,因此臨床的推廣價值相對較低。在此種形勢下,研究發現,選擇微型島狀皮瓣修復方法進行治療,呈現出較短的皮瓣修復時間,較小的取材風險,較高的成活率,并且可以顯著縮短住院時間,充分修復手部外形美觀,在功能恢復方面也可以獲得顯著效果[9-12]。
為了對手部皮膚缺損修復效果做出保證,在進行皮瓣選擇過程中,需要就創面創傷程度、面積、皮瓣切取便利性以及血運情況加以充分考慮,此外要積極遵守就近、能同勿異以及從簡等原則[13-14]。手部軟組織缺損患者往往合并肌腱及骨等深部組織裸露,臨床需要選擇皮瓣修復的方法進行治療,此外針對手外傷后表現出的軟組織損傷現象,需要通過有效方法展開修復,期間不但需要對功能恢復加以考慮,針對美學效果也需要加以充分考慮。以往的前臂以及胸腹部帶蒂任意皮瓣,因為需要長時間進行固定,斷蒂通常需要2~3周的時間,手術后往往會表現出皮瓣臃腫的現象,從而臨床需要對患者再次進行修整治療,無法獲得顯著恢復效果。在皮神經營養血管皮瓣以及微型皮瓣研究逐漸深入的情況下,手部微型皮瓣在手部創面修復治療中獲得廣泛應用。在對創面進行修復時無需變動體位,呈現出方便快捷特點,早期進行功能鍛煉,可以顯著促進手功能恢復,可以保證接近患者膚色,呈現出厚薄適宜的特點,從而對于美觀要求也可以充分滿足。
手部軟組織以及皮膚缺損患者多屬于急診,對此針對患者創面修復效果的最佳化做出保證意義顯著,其可以顯著減小患者供區損傷以及痛苦感。但是為了手術成功需要做到以下幾方面:(1)充分保證皮瓣設計的合理性,手術過程中需要利用美藍展開劃線標記工作,并且需要利用樣布展開試旋轉操作,防止因切取的盲目性,最終呈現出皮瓣失敗的現象;(2)保證蒂部盡可能攜帶遠端淺靜脈,從而增加皮瓣血供,促進靜脈回流。
手術清創、感染控制、腫脹消除是皮瓣容易成活的最基本條件,因此,在患者手術期間,需要對創面徹底清創,有效控制感染,腫脹需要表現為基本消退,最終才能夠顯著促進皮瓣成活;此外在對皮瓣面積進行切取過程中,需要確保稍微大于創面面積,并且需要選擇無張力縫合方法進行干預;為了保證血管順利進入,如果采用相對較小的皮瓣,則需要將周邊淺筋膜進行合理保留。保留患者遠端淺靜脈蒂部,對于患者皮瓣周圍靜脈回流通暢以及血供良好可以做出充分保證;在對患者創面進行皮瓣修復時,需要準備引流裝置進行放置,并且及時對患者積液、積血進行引流,從而促進皮瓣同創面的貼緊,進一步加快愈合速度[15-20]。
本研究對照組未采用微型島狀皮瓣修復治療,觀察組采用微型島狀皮瓣修復方法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50%,高于對照組的70.00%(P<0.05);觀察組臨床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提示,在療效、花費和時間三方面,采用微型島狀皮瓣修復治療的觀察組相比于未采用微型島狀皮瓣修復治療的對照組均有更高的優勢,證明微型島狀皮瓣修復術實施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醫療人員對于手部皮膚缺損患者選擇微型島狀皮瓣修復方法進行治療,可提升治療效果,減少臨床手術時間、住院費用以及術后住院時間,從而促進手部皮膚缺損患者的病情康復。
參考文獻
[1]翟希.帶蒂皮瓣不同時間斷蒂修復手外傷皮膚缺損的對比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6):92-93.
[2]黃小玲,陳敏茹,陳燕玲.微型皮瓣修復手部皮膚軟組織缺損的觀察與護理分析[J].黑龍江中醫藥,2018,47(2):92-93.
[3]汪世強,張春龍,劉曉春.腹部帶血管蒂皮瓣轉移修復手外傷皮膚缺損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3):93-94.
[4]張有紅.腓動脈穿支皮瓣游離移植修復手部皮膚軟組織缺損的臨床療效[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3):95-96.
[5]梁鳳蕊.雙軸點轉移骨間背側動脈皮瓣修復手部皮膚軟組織缺損效果觀察[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8,24(1):58-60.
[6]周海微,王曉峰,黃劍.超薄穿支皮瓣修復手部皮膚軟組織缺損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醫正骨,2017,29(12):70-71.
[7]呂霖.圍手術期干預對老年足踝部皮膚軟組織缺損行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民間療法,2017,25(11):97-98.
[8]王義生.帶蒂髂腹股溝軸型皮瓣治療手部皮膚缺損的臨床療效觀察[J].智慧健康,2017,3(20):52-54.
[9]陸定貴,彭維波,班錦東,等.保留蒂部皮膚淺靜脈皮瓣修復足踝部皮膚缺損的臨床效果[J].廣西醫學,2017,39(8):1254-1256.
[10]譚文思.足踝部外傷皮膚缺損選用不同部位帶蒂皮瓣修復臨床療效分析[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7,38(3):91-92.
[11]梁富旭.手部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皮瓣修復術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OL].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40):7765,7767.
[12]王勝偉,陳益.足部一蒂多瓣游離移植修復手部多處皮膚軟組織缺損的臨床應用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12):55-58.
[13]藍益南,蔡曉斌,吳凌峰.保留部分皮蒂的小腿穿支皮瓣V-Y推進修復足跟部皮膚缺損[J].浙江創傷外科,2017,22(2):229-230.
[14]王浩,王杰,楊開波,等.游離骨間背動脈穿支皮瓣修復手部皮膚缺損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7,7(3):26-29.
[15]胡浩良,李學淵,周曉玲,等.個性化設計游離上臂外側穿支皮瓣修復手部不規則皮膚軟組織缺損[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5,29(12):1510-1514.
[16]武建華,胡長青.探討帶蒂股前外側皮瓣在手部皮膚大面積缺損修復中的適應證[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26):74.
[17]翟希.穿支皮瓣修復治療手外傷軟組織缺損的臨床效果[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8,13(1):92-94.
[18]鐘勇.穿支皮瓣修復治療手外傷軟組織缺損37例的療效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8,18(1):144-145.
[19]秦奎偉.鄰指皮瓣與腹部皮瓣修復指腹皮膚軟組織缺損的臨床效果對比[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14):4-7.
[20]李向忠.皮瓣修復治療手外傷軟組織缺損的臨床療效分
析[J/OL].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33):47-48.
(收稿日期:2018-09-12) (本文編輯: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