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波 李彥 高镕 鄒果果 翟紹征



【摘要】 目的:探析藥物聯合心理干預措施應用于焦慮癥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焦慮癥失眠患者60例。以抽簽法為依據將其分為單一治療組與聯合治療組,各30例。單一治療組予以單純藥物治療,聯合治療組在單一治療組基礎上增加心理干預。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焦慮、抑郁、睡眠質量評分及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聯合治療組焦慮與抑郁評分均低于單一治療組(P<0.05);聯合治療組睡眠質量各項評分均低于單一治療組(P<0.05);聯合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單一治療組的63.33%(P<0.05)。結論:藥物聯合心理干預治療方法對焦慮癥失眠患者十分適用,可使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獲得有效改善,提升患者睡眠質量,治療效果更為顯著。
【關鍵詞】 藥物治療; 心理干預; 焦慮癥失眠; 睡眠質量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rug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insomnia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Method:A total of 60 insomnia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March 2018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drawing lo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single treatment group and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singl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simple drug treatment,and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single treatment group.The scores of anxiety,depression and sleep qualit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and therapeutic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After treatment,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single treatment group(P<0.05).The each score of sleep quality in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single treatment group(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as 96.67%,which was higher than 63.33% of single treatment group(P<0.05).Conclusion:Drug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s very suitable for insomnia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anxiety and depression,improve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and has a more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 Drug treatment;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xiety and insomnia; Sleep quality
First-authors address:Yichun Third Peoples Hospital,Yichun 336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08.044
患者自信心與自尊心因無法克服某項障礙或無法達到某項目的而受挫,或因較為顯著的內疚感與失敗感而產生的一種恐懼、不安、緊張的負面情緒即為焦慮癥,臨床方面又將其稱為焦慮性神經癥,是一種在臨床范圍內較為常見的功能性精神疾病,患者會反復處于焦慮、驚恐、不安的狀態,通常會因自身心理狀態不被家人朋友所理解而十分痛苦[1-4]。研究發現,患有焦慮癥的患者通常會存在入睡困難、做噩夢及容易驚醒等睡眠障礙,而若患者睡眠質量不高則其焦慮癥狀會更加嚴重,對患者的社會功能與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5-7]。本研究擬對藥物聯合心理干預措施應用于焦慮癥失眠患者的具體效果進行研究與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焦慮癥失眠患者60例。納入標準:患者臨床癥狀均與《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中的焦慮癥診斷標準相符。排除標準:患者焦慮與失眠癥狀由軀體疾病及精神障礙引發。以抽簽法為依據將其分為單一治療組與聯合治療組,各30例。本次研究已經倫理學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單一治療組 予以單純藥物治療,具體治療方法為在常規使用帕羅西汀或西酞普蘭治療的同時,患者每晚口服阿普唑侖(生產廠家:陜西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61020061,規格:0.4 mg)0.4~1.2 mg、勞拉西泮(生產廠家:湖南洞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1065,規格:1 mg)1~3 mg或氯硝西泮(生產廠家: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30004,規格:2 mg)2~4 mg,注意此三種藥物的單藥連用時間不可長于2周,以免患者對藥物產生依賴,三種藥物共交替服用8周為一療程。
1.2.2 聯合治療組 在單一治療組基礎上增加心理干預,持續治療8周。(1)支持性心理干預治療:需將醫療查房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在此期間內為患者實行支持性心理干預治療,認真傾聽患者內心的聲音,科學解答患者所提出的問題,予以患者鼓勵,使其勇于宣泄、表達自身情感,以患者的實際情況為依據選取合適的措施來從根本上改善其心理狀態,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有效提升上去。(2)健康教育:患有焦慮癥的患者通常具有多疑、固執、完美主義、性格敏感、猶豫不決、焦慮、自信心不足等問題,常常過度擔心自身失眠問題。為焦慮癥患者實行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為令患者明確導致其患有焦慮癥的主要原因、焦慮癥的發病機制、患者自身所具有的臨床表現以及其自身失眠癥狀的具體特點,使患者了解需采取順其自然的態度來面對失眠問題,當患者能夠做到對自身思維與情緒可以控制時,其自然能夠順利入睡。(3)設置生活任務:需針對患者實際情況為其設置其所感興趣的生活任務,以轉移患者對自身焦慮情緒的關注,使患者在康復項目的進行過程中重拾自信,如書寫訓練可使患者自身焦慮心情在書寫過程中得到良好宣泄,令患者通過筆端來傾訴自身心情,達到放松狀態,避免患者承受直接與人交流的心理壓力,促使患者更好的表達自身情緒;家居訓練可使患者家務料理能力獲得良好培養,增強患者的家庭觀念與家庭意識,并在此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成就感等。在為患者設置生活任務的同時,醫護人員需與患者家屬展開合作,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體貼、關心患者,使其充分感受到來自家庭與醫院的溫暖。需促使患者在日常生活當中適當地進行勞動鍛煉與體育活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增加患者身體的疲勞感,以使其晚間可以安然入睡。(4)音樂放松療法:醫護人員可在患者入睡前利用背景音樂治療系統來對催眠指導語與催眠音樂進行播放,為患者實行放松治療,使患者在催眠指導語的指引下步入催眠環境,促使患者進入良好的靜心狀態,以幫助患者快速入睡。醫護人員需盡量滿足患者所提出的合理要求,并使患者充分掌握可有效緩解、應對焦慮的方法。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利用焦慮、抑郁自評量表評估兩組治療前后焦慮與抑郁程度,根據中國常模標準,焦慮、抑郁自評量表的標準分臨界值分別為50、53分,分數越高,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2)利用睡眠質量自評量表評估兩組治療前后的睡眠質量,其中包括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質量、睡眠障礙、日間功能、催眠藥物及睡眠效率,患者各項指標的總得分范圍為0~21分,患者得分越高則說明患者的睡眠質量越差。(3)觀察兩組治療效果,其中患者相關癥狀完全消失判定為顯效;患者相關癥狀明顯減輕判定為有效;患者相關癥狀無改善或病情加重判定為無效。總有效=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單一治療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22~62歲,平均(41.67±4.53)歲;學歷水平:小學2例,初中5例,高中7例,大專及以上學歷16例。聯合治療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20~61歲,平均(40.19±4.74)歲;學歷水平:小學1例,初中4例,高中10例,大專及以上1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焦慮與抑郁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焦慮與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合治療組焦慮與抑郁評分均低于單一治療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13.919 9、8.579 9,P=0.000 0、0.000 0),見表1。
2.3 兩組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各項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合治療組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質量、睡眠障礙、睡眠效率、日間功能、催眠藥物評分均低于單一治療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5.684 6、5.476 5、6.816 8、4.225 2、4.403 5、3.979 4、4.008 9,P=0.000 0、0.000 0、0.000 0、0.000 1、0.000 1、0.000 3、0.000 3),見表2。
2.4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聯合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單一治療組的6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10.416 7,P=0.001 2),見表3。
3 討論
焦慮情緒是一種可使人非常痛苦的情緒體驗,患有焦慮癥的患者通常均具有睡眠方面障礙,最主要臨床表現為入睡困難,焦慮癥患者常會因失眠所造成的焦慮、恐懼等心理問題而陷入周而復始的惡性循環當中,導致患者自身臨床癥狀持續存在并加重[8-13]。因此,只有中斷這種惡性循環,并積極采取合適的治療手段才能從根本上改善焦慮癥患者的失眠癥狀[14-16]。
相關研究指出,在為焦慮癥患者實行藥物治療的同時為其進行一定的心理干預可使患者焦慮情緒獲得有效改善,降低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使患者轉變心態,從而有效緩解患者失眠癥狀[17-19]。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聯合治療組焦慮與抑郁評分均低于單一治療組(P<0.05);聯合治療組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質量、睡眠障礙、睡眠效率、日間功能、催眠藥物評分均低于單一治療組(P<0.05);聯合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單一治療組的63.33%(P<0.05),與文獻[20]報道相符,說明與單純藥物治療方式相比,為焦慮癥失眠患者實行藥物聯合心理干預治療方法可使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獲得良好改善,通過支持性心理干預的實施來轉變患者消極心態,提升患者的治療信心與治療依從性,使其學會控制自身情緒,增加其焦慮把握能力與挫折耐受能力,令其能夠改正以往不正確的睡眠方式,降低對疾病的恐懼,促使患者快速康復,從根本上提升患者的睡眠質量與生活質量,使患者擁有更為良好的睡眠狀態。
綜上所述,藥物聯合心理干預治療方法對焦慮癥失眠患者十分適用,可使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獲得有效改善,提升患者睡眠質量,治療效果更為
顯著。
參考文獻
[1]鄔迎鴿.心理護理干預對焦慮癥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4):259-260.
[2]劉艷.心理護理干預在改善焦慮癥患者睡眠質量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心理醫生,2017,23(33):219-220.
[3]曹菊玲.心理護理干預對焦慮癥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研究[J].醫藥前沿,2016,6(27):271-272.
[4]唐瑛.心理護理干預改善焦慮癥患者睡眠質量的效果分析[J/OL].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50):174,178.
[5]唐莉.親情聯合心理護理干預對焦慮癥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癥狀改善情況影響的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14,43(11):1334-1336.
[6]倪靜.心理護理干預對焦慮癥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分析[J/OL].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1):26,31.
[7]雷翠萍,楊柳,鄭芳芳.心理護理干預對焦慮癥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研究[J].當代醫學,2017,23(15):151-152.
[8]朱政仁,羅俊梅,喻露楊.心理護理干預對焦慮癥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34):4841-4842.
[9]楊丹紅.心理護理干預對焦慮癥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觀察[J].現代養生(下半月版),2016,15(9):136.
[10]郁文靜,徐靜.焦慮癥患者運用心理護理干預后睡眠質量影響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16,31(25):337.
[11]王海銀.焦慮癥患者運用心理護理干預后的睡眠質量影響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16,26(20):161.
[12]文兆容.心理護理干預對焦慮癥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5,13(4):139.
[13]陸麗芳.心理護理干預對焦慮癥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10):210-211.
[14]隋延輝,劉靜,趙美華.心理護理干預在改善焦慮癥患者睡眠質量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5,27(24):124-125.
[15]張亞莉,鄭鴻偉,趙俊霞,等.心理護理對焦慮癥患者焦慮評分、治療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5):244-246.
[16]范麗榮.心理護理對焦慮癥患者SAS評分、治療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研究[J].醫學食療與健康,2018,17(4):92,96.
[17]呂博梟,李文麗,于鴻蕾.心理護理干預在改善焦慮癥患者睡眠質量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OL].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79):15539.
[18]冷來田,于妤.語言溝通及心理護理在焦慮癥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18):23-24.
[19]糜盤英,唐抒.焦慮癥患者的心理護理方式及實施價值分析[J].飲食保健,2017,4(20):259-260.
[20]韋純玨,符曉艷.心理護理干預對神經癥失眠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17,33(7):1083-1085.
(收稿日期:2018-08-13) (本文編輯: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