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祖
摘 ?要:以印尼某電廠循環水泵房沉井方案選擇和施工實例為基礎,從方案設計、施工工藝、下沉控制等方面介紹沉井技術在循環水泵房中的應用。重點介紹了沉井制作工藝流程、沉井下沉方法、分段下沉的施工控制要點,指出了沉井在制作和下沉過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沉井技術 ?循環水泵房 ?下沉
中圖分類號:TU753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5(b)-0058-02
沉井是一種在地面上制作、通過取除井內土體的方法使之沉到地下某一深度的井體結構,一般先在地表制作成一個井筒狀的結構物(沉井),然后在井壁的圍護下通過從井內不斷挖土,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逐漸下沉,達到預定設計標高后,再進行封底,構筑內部結構。利用沉井作為擋土的支護結構,可以建造各種類型或各種用途的地下工程構筑物。該文介紹的某循環水泵房位于海邊,排水施工有困難,采用沉井施工是最佳選擇。
1 ?工程概況
印尼某電廠循環水泵房土建工程主要包括循環水泵房本體、取水口以及相應的循環水管連接及安裝工作。場地位于印度洋海濱,地勢平坦開闊,一般自然地面標高約1.55m,主要是由沖擊沙組成的平坦土層,含粗沙50%、中粗沙30%及粉沙20%。
沉井工作主要包括4.7m以下所有土建,進水管安裝,及4.7m以下預埋件安裝。循環水泵房采用沉井結構,墻厚1.35m,水下混凝土厚2~3m,底板厚1.3m。使用混凝土約13000m3,以及鋼筋約1400t。工程緊鄰大海,地下水源豐富,原土主要是中粗沙,所以此沉井施工方法采用不排水下沉。
2 ?沉井施工
2.1 施工方案
循環水泵房位于海邊,距海面約15m。水泵房地下結構為整體鋼筋混凝土箱型結構,平面尺寸為38.73m×25.2m,泵房底標高為-8.1m,運轉層標高為4.7m,沉井低端標高為-12.40m。根據設計和現場施工條件,將水泵房土建分為如下7個階段:沉井制作、沉井下沉、水下封底、底板施工、沉井上部施工、泵房內部土建施工和泵房封頂。
2.2 沉井制作
沉井結構設計分為兩部分,下部從-12.40m至6.00m,上部從6.00至1.70m。外墻厚1.35m,內墻厚1.05m,內有橫隔墻3道,總隔墻3道,地梁2道。沉井設計分兩次制作,第一節高6.40m,第二節高7.7m,總高14.1m,使用混凝土5000m3,鋼筋850t,沉井重約13000t(含鋼重與活荷載)。根據V型(耐海水型)水泥日供應量和儲存量有限,沉井改為分4節制作、留設3次施工縫。
沉井模板采用酚醛覆膜復合模板,板厚18mm,支撐系統采用50mm×100mm楞木、80mm×40mm×2.5mm薄壁方鋼組合支撐。內外模板間設采用φ16鋼作對拉螺栓,間、排距600mm×900mm。井壁支模時先支內模后支外模,每節支模高度與混凝土澆筑高度平齊。支模時,井壁內外搭雙排腳手架。沉井鋼筋采用人工綁扎。鋼筋直徑大于20mm采用錐螺紋接頭連接,其余鋼筋采用手工電弧焊或閃光對焊連接。鋼筋用掛線法控制垂直度,用水準儀測量并控制水平度,用木卡尺控制間距,用水泥砂漿墊塊控制保護層厚度。沉井不同部位鋼筋保護層厚度分別為:沉井墻板a=50mm、沉井頂板a=35mm、地梁及壁柱a=50mm、下次澆筑混凝土及導流墻a=30mm、臨時封堵板a=100mm。混凝土在現場拌合站拌合,采用混凝土泵車進行澆筑。混凝土澆筑前,要清除底面雜物,并對底面進行沖洗,為便于雜物能順利排除,在模板底部每隔一定距離預留孔洞,待沖洗完畢后予以封堵。
沉井分成若干段同時對稱均勻分層澆筑,每層厚300~500mm,防止地基不均勻下沉,產生傾斜;沉井分節處水平施工縫接縫時,應先鑿毛并進行沖洗處理,再繼續澆筑下一節,并在澆筑前先鋪一層30mm厚砂漿(與同混凝土配合去掉石子) ;井壁采用C30等級S8抗滲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還須注意保證所有預埋件按設計位置和數量埋設。
2.3 沉井下沉
沉井為長方形38.73m×25.2m,分18格組成,下沉深度約12m,根據現場地質報告,該沉井澆筑在粗中沙層上,由于地下水源豐富,該沉井將采用不排水下沉法進行下沉施工。
在井內設置10套6寸泵吸泥系統,主要包括立式泥漿泵和配套的輸送管道,每臺流量200m3/h,揚程16m。井外設置10臺高壓泵水沖系統,清水沖泥系統主要包括臥式或立式清水立壓泵和配套的輸送管道,每臺流量50m3/h,揚程50m。
按沉井平面布置,設置坐標控制網和高程控制點,用全站儀和水準儀進行定位放線,定出沉井中心軸線和基坑輪廓線以及水準點,作為沉井制作和下沉深度控制的依據。
沉井的整個下沉分為初沉、中沉和終沉3個階段。初沉在井內、井外、井上、井下的一切準備就緒后,開始下沉施工,先排水下沉破壞原土層,使井在井的本身自重下插入土層,根據井內土層上涌情況,及井外的涌土情況,決定是否可繼續排水下沉。否則在井內注2/3的水,采用不排水下沉,確保沉井的質量及施工人員、沉井的安全。
中沉沉井采用不排水下沉,在井內注水2/3,將井底中央吸成蝸底狀,井內壁四周吸到刃腳底平,逐步降低井內水位,使井內的水壓小于井外的土方壓力,達到沉井緩緩下沉,使井外的涌土方很少,在沉井下沉過程中,井外用水準儀測量沉井的下沉速度及井的高差情況,發現沉井下沉高差大于20cm時,及時加大井內水壓,使井不再下沉,重新重復吸土,在高角處多吸土,吸土的深度大于低角處的深度,井下潛水員憑手感了解井下的情況,井上測量員用繩尺測量井內的土層深度,確定是否降低水位即水壓,使沉井繼續下沉,重復進行,使沉井在正常規范內下沉。在沉井離到位還有50cm或60cm時,沉井下沉進入終沉階段,這時沉井的高差要控制在100cm之內,測量員24h監控沉井的高差和沉井的下沉變化,到位前一般是在水下吸土時不讓沉井下沉(即井水水壓大于井外土壓及擦阻力)。在測量好井內的土層深度,結合沉井的高差,在高角邊加深吸土深度,再慢慢減少井內水壓(即降低井內水位),使沉井在下沉過程中縮小高差的情況下下沉,慢慢接近到位標高,一旦發現高差接近平的時候,井內注水,使井內的壓力大于井外壓力,使井不動,井內平衡吸土,重復降水下沉,這時降水要慢降、慢沉,隨時注水控制井下沉,使沉井慢慢接近標高,一般可控制在50m高差之內,拋高10cm之內最佳。
在沉井到位后,原井內的水位一般保持在井口下50cm之內,井內水壓遠遠大于井外的壓力,使沉井絲毫不動。這時水下吸土,使沉井中央的蝸底深度比刃腳深1.5m,四周吸土至刃腳平,潛水員水下整平,清洗四周底板向下井壁,停止水下沖土,水下吸泥泵吸盡井底浮土,及時補充井內水壓,使井內土層情況達到封底的規范要求。在吸土、拋石、整平、清洗工序完成后,就可以進行水下封底工作。
3 ?結語
(1)在沉井下沉過程中,如井外無建筑物需保護,土質不是較差的情況下,可保持井內水壓與井外的土方壓力相等的情況下吸土,隨著吸土的深度加大,沉井邊吸土,邊下沉,同時加強測量力度,使沉井保持正常高差下沉。
(2)沉井下沉時應嚴格控制下沉速率,防止突然下沉或超沉。刃腳平均標高與設計標高偏差小于±50mm。平面中心線的水平位移小于±100mm,沉井四角中的任意兩角的刃腳底面高差小于100mm。
參考文獻
[1] 給水排水工程鋼筋混凝土沉井結構設計[S].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2015.
[2] 循環水泵房沉井土建施工圖[S].西南電力設計院,2010.
[3] 循環水泵房地下結構施工計劃與方案[S].PT.Indo Panshi Bumi,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