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剛
摘 ?要:目前,人們對10kV配電系統運行質量的要求有所提高,如果發生接地故障工作人員應該及時進行定位、處理,減少停電帶來的經濟損失。對此,筆者對10kV配電線路接地故障及其原因進行分析,并闡述當前10kV配電線路接地故障快速定位方法、選擇方式,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實現對10kV配電線路接地故障的準確定位,提高10kV配電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關鍵詞:10kV配電線路 ?接地故障 ?故障定位
中圖分類號:TM726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5(b)-0050-02
在10kV配電線路中,根據電流大小將其分為小電流接地系統、大電流接地系統。前者因為中性點沒有直接接地,所以在發生接地故障時會產生較大的電流;后者是中性點直接進行接地,在發生接地故障時會產生非常大的電流。為了避免安全問題的發生,經常會將小電流系統應用在供電系統中,但由于電流較小很難快速發現故障位置,需要將快速定位方法應用于其中,縮短停電時間。
1 ?10kV配電線路接地故障與原因分析
1.1 10kV配電線路接地故障概況
某供電企業10kV配電線路采用小電流接地系統,其中性點運用的消弧線圈方式進行接地。在2018年期間,10kV配電線路共發生了24次故障,其中包含29.2%的故障單項接地故障。經過調研發現,在我國10kV配電線路系統中,單項接地故障發生概率高達85%。其中,因為10kV配電線路為架空線,其在運行過程中常常會受到惡劣天氣的影響,通常大風、大雪、雨季等特殊天氣時,會增加10kV配電線路接地故障的頻率。由于10kV配電線路系統在發生接地故障時,并不會產生較大的電流,如暫態性故障線路中三相電壓基本對稱,不會影響供電的質量,不過在1~2h后,常常會出現斷路器跳閘問題。如果不能及時對10kV配電線路接地故障進行處理,會導致系統中低電壓增加,進而因為絕緣破壞而導致相間短路問題。如果10kV配電線路接地故障為永久性故障,則會影響配電網變壓器運行的穩定性、安全性,進而影響供電企業運行的穩定性[1]。
1.2 10kV配電線路接地故障原因
10kV配電線路接地故障可能是由多方面原因導致的,在進行故障排查前,首先要對其故障原因進行了解。從以往的配電線路維護檢修工作經驗來看,引起10kV配電線路接地故障的原因主要包括:(1)自然環境因素,主要是指天氣因素,比如出現大風、雷雨天氣時,容易發生單相接地故障,因倒桿等問題而出現斷線接地。雷雨天氣也可能導致變壓器繞組絕緣體被擊穿,或導線分支熔斷器絕緣體被擊穿,進而引發單相接地故障。(2)外力作用破壞,主要是指人為破壞問題。許多配電線路都是沿道路進行布設的,在道路施工過程中,容易導致地下電纜或電桿受到破壞,進而引發接地故障。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市政施工項目越來越越多,因外力作用破壞引起的電路接地故障幾率也有所上升。此外,也存在人為惡意破壞、偷盜電纜設備等現象,都會引發接地故障問題。(3)設備自身故障問題,由設備原因引起的線路接地故障占較大比例,主要表現為設備絕緣子擊穿故障。隨著配電線路及設備使用時間的推移,設備和線路會出現老化現象,機械強度明顯下降,進而容易出現設備故障問題。比如配電變高壓引下線發生斷線故障等。在配電線路故障檢修過程中,設備故障也是重點排查的問題。(4)設計缺陷問題,在10kV配電線路的設計過程中,可能由于未充分考慮實際電力負荷的分配情況,導致電源點與用電負荷分布不均衡。在投入使用后,線路長時間保持過載運行狀態,會引發線路過熱、燒斷等問題,進而引發接地故障。在此情況下,也會嚴重縮短配電線路和設備的使用壽命,必須對設計質量進行嚴格控制。
2 ?10kV配電線路接地故障快速定位方法
2.1 方法類型
在10kV配電線路接地故障的快速定位中,存在很多的技術與方法,主要包含:(1)人工法。當10kV配電線路發生接地故障以后,沒有可以采用的輔助定位方式,基本上會采用人工法進行故障定位,這種方式就是人工巡線。具體來說,根據故障指示器所顯示的動作位置,工作人員對接地故障的位置進行判斷,不過在現階段的工作中,因為10kV配電系統的規模在不斷增加,其中所包含的分支線路越來越多,加之該供電局采用小電流接地系統,所以發生故障時指示器不能及時做出動作,影響定位的快速性、準確性,使得該方法逐漸被淘汰[2]。(2)阻抗法。這種檢測接地故障的方式,其原理是在故障發生后系統中的消弧線圈會發生加入電阻的現象,使得零序電流或功率發生變化而出現故障。基于對電流、電壓變換關系的檢測分析,計算出故障線路自身的阻抗,然后再利用相關數據實現故障位置的具體判斷。(3)信號注入法。這種定位方式是因為發生接地故障之后,工作人員可以采用專業的設備對母線的電壓互感線中,注入特殊的電流信號,然后實現對線路的檢測,基于信號的流通效果完成選線的目的。如果線路中的檢測限號消失,則是說明消失的位置即為故障點。(4)行波法。如果10kV配電線路發生接地故障以后,會出現行波現象,而行波法即對線路中的行波進行檢測,通過檢測設備、故障點之間行波往返的時間,對具體的故障位置進行判斷。(5)在線檢測系統。將這種方式應用在10kV配電線路接地故障的快速定位中,在根本上改變了以往的判斷模式,其具體的應用分為3步:一是在供電局的出線端位置,安裝故障定位系統,便于系統實時掌握電路的情況,實現故障位置的精準判斷;二是在用戶設備附近的位置安裝設備,這樣的為方式可以實現對故障原因的判斷;三是在電纜、分線路中安裝定位設備,如果發生故障問題可以及時進行精準判斷,為工作人員提供可靠的依據[3]。
2.2 方法比較與選擇
每一種10kV配電線路接地故障快速定位的方式,都有著自身的優缺點,工作人員在使用時需要掌握不同方法的優缺點,然后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故障定位、故障檢修。上述5種10kV配電線路接地故障定位方法的優缺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人工法,定位不準確并且具有較大的難度,在是檢測中需要投入較大的人力,但是無法提高檢測效率。(2)阻抗法,不僅原理簡單還不需要資金,但是定位的準確性較低。(3)信號注入法,不需要較為復雜的原理便可以實現故障定位,但是需要使用專門的設備,除了投入資金之外,這種方式還存在間歇性。(4)行波法,可以實現對故障定位的準確度,不過在使用中會受到外界因素影響。(5)在線監測系統,對系統實時監控可以及時獲取系統該狀態,保證定位的準確性,但是對工作人員的能力要求較高。在選擇過程中,不宜采用成本消耗較高的定位方法,同時工作人員的能力有待提升,所以將信號注入法、在線監測系統排除。為了實現對10kV配電線路接地故障的快速定位,供電企業可以采用阻抗法、行波法的方式進行分析,在保證最終效果準確性的同時,還不需要較大的資金投資,工作人員可以輕松確定故障的位置,并及時進行故障處理,提高供電局運行的穩定性。
3 ?結語
綜上所述,10kV配電線路接地故障的原因有很多,不同因素所產生的故障位置存在差異,要想實現快速定位就應合理選擇定位方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不同故障快速定位方式進行比較、選擇,以此來保證定位當時的合理性,提高10kV配電線路接地故障定位的準確性、高效性,為檢修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因此,結合該文分析發現,文中所提及的幾種10kV配電線路接故障快速定位方式,具有較強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 郭傳亮.配電線路故障定位技術及其在10kV電網中的運用初探[J].電子世界,2019(3):168,170.
[2] 張少保,詹欣圳,陳全民.配電線路故障定位技術及其在10kV電網中的應用[J].山東工業技術,2016(20):167.
[3] 張琦.10kV配電線路單相接地故障定位新方法的研究和應用[J].貴州電力技術,2013,16(11):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