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梅
摘 ?要:大數據具有類型多樣性、數據海量性、數據信息處理快速性以及數據信息高價值性等特點,為圖書館業務管理模式帶來了改革契機,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將大數據技術運用到圖書館業務管理中,是對傳統圖書館業務管理的一種補充,有助于實現業務管理的針對性模式,增強圖書館服務質量,進而滿足讀者個性化閱讀需要。對此,該文著重分析大數據的概述與特性,論述大數據的圖書館業務管理問題與挑戰,提出大數據的圖書館語業務管理研究對策。
關鍵詞:大數據 ?圖書館 ?業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G250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5(b)-0168-02
1 ?大數據的概述與特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變革,新知識、新技術不斷生成,大數據作為這些數據的代名詞,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為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帶來了一定的變革。大數據不僅是指海量的信息數據,其還具有更深層的意義。然而,就目前為止,各大學者、專家對大數據的概念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但其特性受到人們的認可。大數據的特征為圖書館業務管理變革帶來的契機。
其一,信息容量大。將大數據運用到圖書館業務管理中,傳統的圖書館業務管理模式只是大數據業務管理的一部分,而用戶在借助大數據獲取圖書館信息,或者圖書館管理人員在借助大數據發布信息過程中,圖書館業務管理會生成較多的信息數據,這些數據豐富了圖書館以往信息數據。其二,信息類型多樣性。將大數據運用到圖書館業務管理中,會生成較多的數據,這些數據的類型的多樣化的,而這些龐大的數據類型會從新組成圖書館大數據集。其三,信息數據處理快速性。在圖書館業務管理中,借助云計算,能夠快速地分析圖書館信息數據,精準圖書館數據信息,為用戶、圖書館管理人員提供精準化信息數據。同時,分析過后的數據信息具有較高的運用價值。
2 ?大數據的圖書館業務管理問題與挑戰
首先,將大數據運用到圖書館業務管理模式中,其數據信息會實時不斷地增長,與此同時,讀者的閱讀需求也呈現多樣性、個性化趨勢,這對圖書館傳統管理模式形成一定的沖擊,要求圖書館存儲結構要具有合理性、科學性,進而才能夠滿足讀者異質性閱讀的需要。
其次,將大數據運用到圖書館業務管理模式中,圖書館數據會分散到不同的服務、管理平臺體系中,而數據在不同的平臺系統中移動會更具頻繁性,這為管理人員數據管理能力形成一定的挑戰,管理人員很難在這頻繁的信息移動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因部分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還停留在傳統管理模式與方法中,不能夠有效地借助大數據技術為圖書館數據服務、提取提供精準性信息。
再次,將大數據運用到圖書館業務管理中,圖書館信息數據量在不斷的增長,呈現信息數據的多樣性、復雜性,以往的圖書館業務管理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數據信息存儲與計算需要,因此,需要明確圖書館數據中心設備的高效性、安全性,進而才能夠滿足圖書館未來發展需要。
最后,將大數據技術運用到圖書館業務管理中,數據增長到一定的值后,圖書館數據運用值會呈現下降趨勢。因此,圖書館應借助大數據優勢,改變傳統業務管理模式,以共享、開放、合作業務管理模式與服務模式為導向,實現圖書館數據信息共享性,進而滿足讀者異質性閱讀的需要。
3 ?大數據的圖書館業務管理研究對策
3.1 構建動態采購平臺
大數據時代下,以信息資源為導向,構建動態采購平臺,進而增強圖書館業務管理質量。信息資源是圖書館經營、管理、服務的基礎,也是圖書館發展的基石。圖書館應借助大數據的特性,根據服務對象、圖書館經費情況等進行數據分析,以此數據決定圖書館采購的類型,進而增強圖書館大數據庫有效性。基于此,圖書館應運用大數據技術構建動態的采購平臺,借助平臺對不同層次讀者閱讀信息進行收集、對出版社動態進行收集、對供應商實際供應情況進行收集,設置權限,運用云計算技術構建系統性圖書館評價機制,增強圖書館獲取、分析、提取信息的價值。在動態采購平臺運用中,圖書館只需將供應商信息、出版社信息、書名信息等納入到系統中,為讀者閱讀提供便利,讀者借助該平臺能夠實時選書,之后通過讀者選書記錄,分析選購書籍種類,進而增強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
3.2 構建風險評估模型
在圖書館工作中,業務管理模式與服務管理模式息息相關,如果業務管理模式出現偏差,會直接影響到服務管理模式的效應。而以圖書館業務管理模式為導向,構建風險評估模型,能夠對業務管理模式進行風險評估,進一步減少圖書館在經營管理模式中的風險模式,增強圖書館管理服務質量。例如:圖書館在構建數字化圖書館初期,要收集技術、經費、設備以及供應商信息數據,借助這些數據進行分析、評估,進而達到有效規避風險模式。構建風險評價模型,能夠科學地分析圖書館往來信息數據,增強圖書館信息數據分析的智能化,進而降低圖書館經營管理模式的風險。
3.3 構建數據挖掘系統
圖書館在業務管理中運用大數據技術,使讀者在信息運用中,會生成較多新的數據信息,這些信息能夠使圖書館管理人員更好地理解讀者閱讀喜好,進而提供精準化的信息數據。因此,有必要構建數據挖掘系統,通過對讀者信息數據的分析,進而更好地理解讀者閱讀需要。首先,用戶資料信息。通過讀者資料信息,了解圖書館服務對象的閱讀類型、地域,進而為其推送針對性信息數據。其次,用戶到圖書館的數據。圖書館借助大數據技術變革業務管理,能夠實現圖書館線上線下業務管理模式。因此,圖書館在業務管理中,不僅要重視線上管理模式,還應該重視線下管理模式,進而促進圖書館進一步發展。通過讀者到圖書館借閱書籍信息,構建讀者檔案,納入到數據庫中,進而增強數據挖掘的有效性。
3.4 提升圖書館管理人員綜合素養
圖書館業務管理模式運用大數據技術,實現圖書館業務管理模式的智能化、科學化、信息化模式,這對圖書館管理人員綜合素養形成一定的挑戰。基于以往圖書館管理模式與理念對于圖書館管理人員而言根深蒂固,在接觸新的管理模式中,一些圖書館管理人員會存在抵觸心理,導致大數據技術運用到圖書館業務管理模式中有效性缺乏。因此,應增強圖書館管理人員業務管理水平,明確管理人員業務管理模式,開展有效的培訓制度,為管理人員提升自我提供平臺,進而增強管理人員職業素養。例如:在培訓工作中,根據圖書館大數據的運用,以及管理人員實際情況,構建培訓方案,并且普及大數據運用到圖書館業務管理中的重要性,增強管理人員思想認識度,進而促進大數據在圖書館業務管理中的良性運用。其次,聘請專業化管理人員,構建一支優秀的圖書館業務管理服務團隊。同時,管理人員應具有自主學習與提升意識,通過自我學習提升自身業務能力、信息技術運用能力,進而使自己更好地滿足圖書館業務管理工作的需要。例如:借助微課、慕課等互聯網教育資源開展自主學習模式,進而促進圖書館的持續發展。
4 ?結語
綜上所述,將大數據運用到圖書館業務管理中不僅是圖書館未來發展的主趨勢,也是讀者對圖書館的期許,更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形式。因此,在圖書館業務管理中,應重視大數據的運用,借助大數據優勢、特點,實現圖書館業務管理的精準性、科學性、智能性,進而促進圖書館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臣,衛中亮.基于讀者個性化閱讀相關大數據的智慧圖書館構建研究[J].圖書館,2018(10):64-70.
[2] 洪亮,周莉娜,陳瓏綺.大數據驅動的圖書館智慧信息服務體系構建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8(2):8-15,23.
[3] 吳瑾,劉偲偲,王磊,等.從資源驅動走向服務主導——2017年全國圖書館新型服務能力建設學術研討會綜述[J].圖書情報工作,2017,61(13):13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