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俊
摘 ?要:該文分析了在中國技術轉移體系初步建立的情況下,技術經紀人向專職的技術經理人發展過程。以“云孵科技”和“派富專利”為例,將中國的技術經理人全程參與成果轉化的服務模式與美國的高智發明的全程參與服務模式做對比分析。以中美技術轉移機構的現狀分析為基礎,研究運用全流程參與服務模式的技術轉移機構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前景。
關鍵詞:技術經理人 ?成果轉化 ?全程參與 ?技術轉移
中圖分類號:G322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5(b)-0197-03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courses from technology brokers to full time technology managers on condition of preliminary building of technology transfer system in China. Taking examples of Hit Innovation and PAIF, the article comparative analyzes service model of technology managersfull life-circle participation in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with that of Intellectual Ventures from the US. With these analyses as basis, the article explores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institutions.
Key Words: Technology manager;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Full life-circle participation; Technology transfer
近幾年,我國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從發達國家的實踐看,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繁榮技術市場的過程中,技術中介行業是技術市場的助推劑。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個人的努力,技術中介行業的主要從業人員是近幾年來快速成長起來的“技術經理人”。全國各級政府部門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著力推動著技術經理人成長,從而加速技術轉移機構成熟,努力推動科研成果走向產業化。
1 ?技術經理人的實踐和發展
1.1 技術經理(經紀)人發展的起始階段
“技術經理人”是從技術經紀人概念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技術經紀人概念的產生已有近30年的歷史。技術經紀人的定義,從廣義上講,是指在經紀組織中從事經紀活動的人員。科技部對于技術經紀人的定義如下:技術經紀人是指在技術市場中以促進成果轉化為目的,為促成他人技術交易而從事居間、行紀或代理等經紀業務,并取得合理傭金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1]。
隨著技術經紀人的實踐和成長,從2015年開始,我國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實施了“三部曲”。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修訂,由國務院印發實施了《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之后科技部會同18個部門制定了《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行動方案》鼓勵“實行技術經理人聘用制,明確利益分配機制,引導專業人員從事技術轉移服務。加快社會化技術轉移機構發展。鼓勵各類中介機構為技術轉移提供知識產權、法律咨詢、資產評估、技術評價等專業服務。”文件為新形勢下技術經理人的發展提供了綱領性的文件指導。
1.2 蘇州市的技術經理人培育實踐
蘇州市技術經理人在技術經紀人工作多年的基礎上發展起來。蘇州培育技術經紀人已有近20年的時間,從2013年開始,政府加速推進技術經紀人的培育,對技術經紀人開展了10期以上的普適性的培訓,1500名以上的技術經紀人領取培訓證書。其中活躍的技術經紀人在近兩年時代背景下開始探索技術經理業務。
匯總參加培訓的技術經紀人,除信息不全未收集到人員以外,根據技術經紀人根據從事職業性質類別,分析近年參加培訓的技術經紀人的人員構成。從圖1可以看到,一開始的技術經紀人中占主要比例的是政府公務人員、事業性質人員。進一步分析不同職業人員的數量變化趨勢,從圖2可以看到,從2015年開始有更多的企業人員參與,中介服務機構人員也進一步加入到了這一支隊伍當中(信息來源:蘇州市技術經紀人五年培訓名單。)
根據圖2的數量情況變化,分析技術經紀人來源產生的原因,一開始的幾年,政府公務人員和高校科技處負責技術轉移的人員為推動當地以及高校的科技成果轉化而從事的行為,主要是行政推動的行為。這是因為大部分技術經紀人單純依靠中介撮合服務不足以支撐自身的收入,各地對技術經紀人的獎補政策也只能作為收入的補充而不能作為收入的主要來源。
隨國家文件精神的指引,以及近年來政策引導下的發展,企業自身聘用專業人員從事技術經理,中介服務機構更為專業地建立技術轉移機構專門從事這一領域,部分技術經紀人創辦技術轉移機構,從兼職工作走向專業化服務,技術經理人終于走到臺前。
1.3 更多的市場化力量加入技術轉移的服務
2017年,國務院印發《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方案》的通知。2018年,江蘇省建立了技術產權交易市場,全面推進技術轉移體系建設,大力推動技術轉移體系包括技術交易的買方、賣方和中介方。其中的中介方包括技術轉移機構和技術經理人隊伍。在技術轉移體系建設的工作指導下,多年來發展的技術經紀人成為專業的技術經理,另一方面,產業技術研究院及新型研發機構、知識產權代理和運營公司、行業協會和技術投資公司等一批科技服務機構中的專業人員也成為技術經理人。
2 ?技術經理人全程參與成果轉化服務案例分析
技術經理人全程參與科技成果轉化的模式是中國技術轉移體系初步建立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筆者工作過程中與上海和蘇州的服務機構有較多合作,通過與其中較優質的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工作業務合作和訪談,深入分析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技術經理人全程參與的服務過程,下面以其中兩家為典型案例,總結和分析技術經理全程參與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的主要特點。
2.1 上海云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10月創辦“科創幫”這個技術轉移平臺。“云孵科技”抓住企業需要的是真正專業的技術經紀服務這一“痛點”,幫助企業在最短時間內匹配到靠譜的、最具性價比的技術方,同時提供相應的交易方案參考。
“云孵科技”發現中國目前的成果轉化平臺現狀就是,大部分平臺上的成果是“僵尸成果”或虛假成果,為此他們自主開發了一套技術成果轉化全流程的軟件工具。在輔助工具的基礎上,還集合專業化的技術、商務、法律和投資專家團隊,與分布在各地的技術經理人實現實時協作,一起提高技術成果轉化的效率和成功率。“云孵科技”從企業與高校服務角度,提供專業化的工具,在科技成果轉化的整個過程中提供各類增值的專業化服務,并且在科技成果項目達成轉化后還提供進一步的金融支持。
2.2 派富專利技術投資運營有限公司
團隊中技術顧問從技術角度篩選優質科研成果,以專業的知識產權前期布局幫助企業實施技術保護。并協助制定的商業計劃,梳理商業模式,提供渠道與合作廠商。經過技術判斷、市場和行業調研分析后,做企業的外部“合伙人”。“派富專利”實現了技術估值、合作模式設計、商業談判,包括公司股權架構和管理架構的增值服務,服務的成果轉化項目公司已有實現千萬銷售,并開始進入多家風險投資公司的視野。全程參與的服務模式提升了科研項目成果轉化的成功率,并且在項目轉化需要資金時領投或跟投。
梳理以上“云孵”和“派富”的服務模式,全程參與的服務模式主要包括以下的服務流程:從企業需求和專家庫為發端,經過供需撮和、合作洽談、股權結構設計、知識產權架構、企業章程設置、知識產權運營、投資和融資選取、市場渠道拓展等。全程參與成果轉化的服務模式的核心是:技術轉移機構從自身專業領域出發,在以上的主要服務流程中明確自身核心價值,以較長的服務鏈條,形成服務的閉環,把簡單的中介撮合服務提升成為長效的增值服務。
3 ?與美國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全流程參與科技成果轉化的服務模式的比較分析
更準確把握中國技術經理人全程參與科技成果轉化的服務模式,可以與發達國家的模式做對比分析。“高智發明”是美國全流程參與科技成果轉化的服務公司的代表,下面以高智發明為例做服務模式的比較分析。
近年來,以高智發明為代表的國際專利投資公司迅速崛起,并將全球領先的發明投資模式引入中國,成為發明成果商業化的有效途徑。高智發明(Intellectual Ventures)成立于2000年,其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州的Bellevue,是全球最大的專業從事發明與發明投資的公司,在世界范圍內購買新創意和新技術的知識產權。高智公司現有約600名雇員,團隊包括多領域的科學家、工程師,以及風險投資家、專利律師、金融和商務精英。
高智發明通過專利授權、創建新公司、建立合資企業以及建立行業合作伙伴關系等方式來使發明成果商業化。在專利商業化產生市場效益時按持股量進行分紅,或者支持企業上市轉讓股權等。
引用中國技術市場協會常務理事林耕教授對高智發明在專利技術成果轉化過程中的作用概括:“(1)發明引路人,即提供發明指南,引導發明人了解市場需要,激發發明創意;(2)天使投資人,即前期向發明人支付發明投放資金,中期承擔國際專利的撰寫、申請與維護,后期專利授權、轉移過程的全部風險和成本,最終進行利潤分享;(3)專利代理人,是一個高質量、不收費、不署名的國際專利代理機構;(4)技術轉移平臺,是一個專業化、國際化、高規格、低風險的技術商業化平臺[2]。”
對比美國的高智模式和中國的全程服務模式,可以發現兩個關鍵點:(1)美國高智模式已較為成熟,通過專利商業化建立公司制的運作,利用美國的專利保護法較為完備,通過法律途徑或技術授權獲得高額利潤。(2)美國的全程參與成果轉化模式同樣處在發展過程中,并非已經臻于完善。高智的發展也有不少為人詬病的地方。由于高智的盈利模式的一部分負面影響,美國也在制定法律限制惡意專利法律訴訟的增加。這是中國在發展技術經理人全程參與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值得借鑒的地方。
4 ?總結全程參與科技成果化服務模式并分析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的發展方向
4.1 全流程參與的服務模式的難點和必然性
全程服務要求提供技術轉移鏈條中各種不同的服務,這就要求技術經理人的專業技能要求比較高,技術轉移機構盈利的門檻較高。科研成果項目落地的特點是服務頻次低、鏈條長,為了獲得服務收入,技術經理人需要提升服務的粘性,探索通過提供在撮合對接基礎上更全面的服務。提供全面服務就要求技術轉移機構擁有各類專業技術經理人,這對技術轉移機構的技術和資金的門檻要求比較高。另外,因為服務的流程比較長,通常資金和盈利的回報周期也比較長。
在目前中國的技術市場成熟度不高的情況下,主要存在以下的問題:低頻度、黏性弱、市場信任度不夠、各司其職的機構不多、科技成果轉化的生態不成熟。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技術經理人成立的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能夠提供全程參與科技成果轉化過程的服務模式才能更好地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避免在轉化過程中找不到合適的合作伙伴或者項目參與方而抬高成本,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率和轉化效率。
4.2 根據中國和美國的技術轉移機構發展現狀探討全流程參與服務模式的發展方向和前景
中國與美國的技術轉移機構的發展相比,兩國處在不同的市場階段。美國已發展了較為完整的體系,有豐富的各類技術轉移鏈條中各司其職的各類機構,有“硅谷”這樣的技術轉移集聚區。中國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技術經理人全程參與科技成果轉化的服務模式,通過全流程服務完善中國的技術轉移體系建設。
未來技術經理人的服務模式將如何發展,我們可從美國、英國等前輩身上學習,但是同時也應注意到專利的發展不是一成不變的。美國的技術轉移在發展過程中也同樣存在曲折和爭議。中國目前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不斷加強,技術經理人建立專業的技術轉移公司,正在夯實技術市場的基礎。提供全程服務的技術轉移公司正在逐步建立自己的民族品牌,貫通科技企業孵化器、知識產權運營公司、天使投資公司等不同科技成果轉化階段的服務主體在轉化過程中的全程增值服務。我們可以期待,技術經理人作為優質科研成果產業化的舵手和領航員將在不久的將來取得豐碩成果。
參考文獻
[1] 姜玉峰.技術經紀人培訓教材[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2] 聶士海.高智發明:專利創富新模式[J].中國知識產權觀察,2011(10):10-14.
[3] 李虹.國際技術轉移與中國技術引進[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