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篤學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需求,新課程改革的開展也對教育教學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新的教育模式應運而生。激勵教育就是其中的一種,通過激勵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信心,同時提高學生對生活、對學習的熱愛,并且可以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改變傳統課堂教學的弊端,這對學生的綜合發展和語文素養的培育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借助激勵教育,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并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因此,在素質教育的推動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了激勵教學模式,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問題。本文針對激勵教學提出了建議,希望可以有效推動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適當激勵,張弛有度
相較于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采取激勵教學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并且通過教師的鼓勵和表揚樹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研究表明,激勵模式下成長的學生遠比打壓模式下成長的學生具有更高的自信和更強的行動力,因此,采取激勵教育模式,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語文課文內容的過程中提高對學習的熱情和信心,從而激發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需要注意的是,激勵教育并不意味著一味地激勵。在激烈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激勵的程度,同時需要將激勵與懲罰相結合,以激勵為主,以懲罰為輔,從而有效發揮激勵的作用,使得學生既能樹立起對學習的信心,又能避免養成自大、驕傲的學習心態,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激勵教育,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但是,在進行激勵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掌握激勵的程度,不能毫無目的進行激勵,濫用激勵只會適得其反。不但導致被激勵的學生毫無熱情可言,甚至會導致其他學生對激勵產生不屑的心理。例如,在學習語文課文中的生僻字的時候,教師可以對學習進度較快的學生提出表揚,并且鼓勵其他學生向該學生看齊。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主要運用語言激勵,促使優秀學生更加努力,進而變得更優秀;促使普通學生向優秀學生看齊,并以此作為自己學習的目標,在保障學習質量的同時,加快自身的學習進度。
雙重激勵,加強引導
對于任何人,單憑精神激勵很難起到有效的激勵作用。因此,根據赫茲伯格提出的雙因素激勵理論,教師在進行激勵教育的時候,既應該對學生進行激勵因素的激勵,也應該對學生進行保健因素的激勵。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保健因素主要就是課堂秩序、課堂學習情況、教師的評價、教師的教學水平等,激勵因素主要就是學生自身的學習進度、學習成績等。因此,教師在進行激勵教育的時候,應該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監督,引導學生學會自我激勵,從而增強學習的自信;同時,教師需要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表揚,使其學習動力更高。此外,對于部分暫時落后的學生,教師也不能放任自流,也需要進行一定的鼓勵。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交流方式。比如,當某個學生的學習方法出現失誤的時候,教師不必采取原有的批評方式,而是可以用溫和的語言來鼓勵學生?!澳氵@個方法的確不錯,但是你用老師所采取的這種方法會不會有更高的學習效率呢?”這種委婉的表達,既達到了原有的教學目的,也使得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師的學習指導,同時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達到了激勵教育的目的。與此同時,通過委婉的表達,可以使得學生形成內部學習的動力,也就是激勵因素激勵。通過教師的引導,可以形成保健因素激勵的效果。
樹立榜樣,注重言行
師生關系是影響課堂教學效率與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傳統的“填鴨式”課堂下的師生關系過于僵硬,往往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教師在進行激勵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以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有效的激勵措施的應用。由于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強,而學生的學習方向又容易受到多方面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因此,一旦受到不良的影響,極容易產生錯誤的學習方向。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需要在課堂中樹立榜樣,以榜樣的力量來提高激勵教育的效果,從而推動學生展開自主學習。
對于關系激勵來說,教師在教授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應當盡量面帶微笑,保持良好的熱情,同時讓學生形成對教師的情感寄托。教師需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比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問題的回答,同時鼓勵學生進行小組之間的互相評論,最后由教師對學習成果進行評價,以此有效提高激勵教育的目的。教師本身就可以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對自身學問的鉆研,并且注意自身的言行,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此外,榜樣也可以來源于優秀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優秀學生,以此為榜樣激勵其他學生努力學習。
結束語
本文針對激勵教育提出了相應的教學措施,教師在進行激勵的時候應該注意激勵的程度,做到張弛有度;同時對學生進行激勵因素激勵和保健因素激勵,起到雙重激勵的效果;并且在激烈的過程中注意維護師生之間的關系,以自身或者優秀學生為榜樣,提高激勵教育的效果。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南市禮縣永興鎮王塄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