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針對新考改,選課是一大難題,針對學生和家長的困惑,給予具體的指導。新一輪高考改革已然在全國各個省市全面展開,多數省份均采用“3+3”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和家長如何選擇課程組合成為一大難題。受國家政策限制,高校理工科專業只要求必選物理學科的較多,而對化學學科要求必選的并不多,中學生及其家長缺少對大學專業要求的了解,在選課時多以易學、易得分為標準,并不考慮上了大學怎么去學習,大學專業需要怎樣的知識基礎,致使一些學生到了大學,由于中學的基礎太差,聽不懂課,甚至有的大學生學了化學專業,卻連化學最基本的實驗操作都不會,導致大學里同一專業的生源雖然高考分數相差無幾,但水平和能力卻參差不齊,然而,大學與化學相關的專業要招生,國家化學專業技術人才要培養,化工企業要生產,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就要正確引導具有較好抽象思維能力的學生選擇化學學科進行重點學習,為高校選拔具有一定化學核心素養的學生,為國家培養有素養、懂技術、有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礎。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就要認真研究如何將一些優秀的中學生引導到化學學科上來,培養他們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化學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關鍵詞:新課改;化學學科選課;學習興趣
一、要充分向學生展示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和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在必修課教學中,要把化學和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從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說明化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化學對國家建設、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二、要關注有關的化學科學信息
在必修課教學中,要介紹我國及世界化學發展的概況和先進的技術、發展的空間及尚待解決的問題,如在學習膠體時,介紹納米技術,在學習金屬時介紹金屬的冶煉技術及其存在的問題等等,從而激發學生對化學科學的興趣和熱情,鼓勵學生為祖國的科學事業貢獻力量。
三、通過科學史話、科學家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在教學中多介紹化學家尤其是我國化學家(如侯德榜、唐傲慶等)的感人故事,激發學生對化學研究的濃厚興趣和愛國熱情。
四、充分利用演示、分組、探究等實驗,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在新考改的教學模式下,能夠選擇化學學科和專業的學生僅占四分之一左右,這就為我們給學生準備和指導實驗帶來了便利條件,除了課堂教學中做好演示實驗外,教師要多給學生設計小型的探究實驗,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到實驗室里親手做實驗,并鼓勵學生探究和設計實驗,學生對到實驗室做實驗,尤其是讓自己設計實驗興趣十分濃厚,只要我們教師做好實驗安全教育并正確指導,學生對自己設計的問題均會得到滿意的結果和收獲,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的改變,不僅培養了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而且真正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嚴密的思維能力,真正提高了學生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
五、把大學里與化學相關的專業推薦給學生和家長
要把大學里與化學相關的專業及對化學知識的要求和未來工作的方向整理介紹給學生和家長,使學生和家長充分了解大學所開設與化學有關的專業以及畢業后工作的方向,給他們以明確的目標和可選擇性,學生和家長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及目標來選擇自己所學學科,也能真正地選擇樂學、善學,有能力、有潛力的優秀學生進入化學領域。
六、在選擇性必修模塊教學中,突出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
新考改下,化學選擇性必修課程分為化學反應原理模塊、物質結構與性質模塊和有機化學基礎模塊三個部分,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知識及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不僅注重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學生學習方法及思維方法的培養,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和科學態度的養成,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七、開展選修課程,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增強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版)》選修課程設置了“實驗化學”“化學與社會”“發展中的化學科學”3個系列,旨在為不同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選擇。而這幾個系列都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內容,開好選修課既激發了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增加了學生對化學學科領域的了解,同時,選修課程的3個系列又是與必修和選擇性必修緊密聯系的,開設選修課程定能促進學生必修和選擇性必修課程學習成績的提高,使學生形成化學學科的能力,真正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如:系列1,實驗化學,包括“基礎實驗”“實驗原理探究”“化工生產過程模擬實驗”“STSE(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綜合實驗”4個主題,有助于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實驗在化學學科中的地位和對化學學習的重要作用,掌握基本的化學實驗方法和技能,進一步體驗實驗探究的基本過程,發展學生解決綜合實驗問題的能力。系列2,化學與社會,在這里把人類社會中衣、食、住、行與化學緊密聯系起來,研究了化學在生命科學、材料化學、能源科學、環境科學、信息科學、納米科技和工程技術領域里的應用,大大增加了學生對化學這門科學的深入了解和認識。系列3,發展中的化學科學,在這一系列中,學生會了解到化學在各個領域里的廣泛應用和發展前景以及化學的最新進展和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幫助學生了解我國化學發展的機遇和挑戰,這會全面提高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熱情和投身化學事業的決心和信心。
總之,作為新高考形勢下的高中化學教師,要開動腦筋,認真研究,為化學學科和專業的發展、為人才的培養做出不懈的努力。
參考文獻:
[1]鄭景國,王云鵬.吉林省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指南(上冊)[M].吉林教育出版社,2018-05.
[2]房喻,徐端鈞.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版)解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09.
作者簡介:李儉(1963.5—),男,漢族,吉林省長春市人,大學本科,中學高級教師,一線教師,目前研究新考改下化學課堂教學的實施策略。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