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麗
摘 要:在近二十年的教學生涯中見過、聽過了太多的新名詞、新概念。如今“翻轉課堂”這個新詞匯來了。從聽到這個新詞匯后就一直留意著關于“翻轉課堂”方面的內容,也想將這一嶄新的教學模式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當中,可琢磨了很久,也試著用了用,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今年,有幸參加了一次小學音樂繼續教育的學習,從安排的一門課程中進一步了解了什么是“翻轉課堂”,又籍此買了一本與之相關的《翻轉課堂實操指南》。通過潛心研讀,進一步了解了為什么課堂要翻轉、翻轉什么、翻轉前任務設計與測評、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及翻轉課堂的教學評價等。
關鍵詞:音樂;翻轉課堂;運用方法
什么是“翻轉課堂”?它起源于美國林地公園高中兩位化學老師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的教學實踐。“翻轉課堂”的實質理念是:由教師講授的內容改為學生課外通過視頻、博客、電子書等信息技術模式自主學習,課前課后皆是如此。教師用較多的時間與學生對話,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在此基礎上用講授法和協作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其個性化學習。其實,說白了就是“先學后教”,學生將需要在課堂上完成的任務在課前自行自主完成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學習模式。那么,如何將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傳統的教學模式有機地結合呢?近來筆者結合自己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進行了粗淺的嘗試,并有了一定的思考:一直以來我在自己的教學班就進行著器樂教學,一般讓孩子們從三年級開始學習豎笛,到四年級就基本能吹C和F兩個調了,通過近期的教學實踐,我認為要想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實現“翻轉課堂”的理念,必須因材施教,因勢利導。但愿以下的方法能給同仁們帶來一絲絲的幫助。
一、強化預習,找準任務
“翻轉課堂”的理念強調了學生在課前的學習情況要基本達到老師在課堂里講授的效果,這項要求小學生基本都做不到。因為小孩子的自律性、自學能力都不是太好,單一的任務無法引起他們的興趣,所以我在給孩子們布置任務時,要求音樂組長兩天后再檢查。如:教學《孤獨的牧羊人》一課時,課前我布置了三個任務:(1)上網觀看影片《音樂之聲》;(2)上網查找影視音樂分為幾種?器樂分為幾種?(3)請同學們用豎笛吹奏《哆來咪》的主旋律。任務布置后,有些認真的學生私下里還交流答案。三天后,小組長檢查同學們的學習情況,并將作業收集好匯報給老師,老師上課時再將作業情況反饋給學生,并評出優秀小組,頒發獎品。通過這一活動,增強了學生的課前預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課堂主體,學生為本
“翻轉課堂”的理念就是要激活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的能力,可是,不同的學生學習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因而,要在課堂上建立各種交流的平臺,讓不同的學生都有可以展示自己的舞臺。以下的方法收益較豐厚。(1)集體展示。每節課開始,我讓全體學生在我的柯達伊手勢指揮下,用豎笛吹奏已學的F調、C調音階。同時關注一些吹奏能力差的學生,指導他們正確的指法吹奏。(2)游戲表現。導入新課時,我經常采用一些熱的綜藝節目作為小游戲,激發學生交流展示的熱情。如:“一戰到底”“開門大吉”“打擂臺”等。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參加比賽,比賽內容為課前布置的作業,得分多的即是擂主。(3)音樂舞臺。活動中,對于音樂能力強的學生,我讓他們成為領導者,負責課前作業的檢查和參與課堂成果的評比。
三、評價得當,再接再厲
“翻轉課堂”上,有相當一部分時間都在對課前預習情況進行反饋,要想做到高效課堂,就要保證課前的預習。音樂是一門考查學科,要想讓學生做到利用課余時間完成老師上課布置的任務是有一定困難的,因此,好的評價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將每節課的課前8分鐘打造成音樂擂臺時間,由音樂小組長先開展音樂小能手的評選。在歡樂又緊張的8分鐘里,小組長檢查組員們的課余完成作業情況,并從中推選出最佳人員到班級里進行大比拼。獲得擂主的同學,能得到老師親自送出的禮物。其他的項目可根據學生的音樂天賦、能力差異、項目強弱等不同特點設計在課堂評價的內容,這樣使得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記得孔子說過:“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雖然“翻轉課堂”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還在進一步的摸索中,但我相信,只要每位音樂教師用心尋找適合自己、適合學生的“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并持之以恒地開展教學,定能培養出一批適應現代發展需要的新型學子!
參考文獻:
[1]李時慧,王東亮.“翻轉課堂”模式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北方音樂,2017(17).
[2]曾瑩.淺談音樂新課程實施中的幾個誤區[J].兒童音樂,2017(6).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