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秀
摘 要: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可見自學是打開知識大門的一把鑰匙。因此,相信學生能自學,放手讓學生自學,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關鍵。抓好課內閱讀,是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自學;方法;復習;閱讀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可見自學是打開知識大門的一把鑰匙。《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熱情和正確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在學習中不但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還應逐步學會學習,并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教會學生會學習的意義十分重大,自學能力的培養必須從小抓起。教學實踐表明:低年級學生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學課本,成為學習的主人。那么,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自學能力呢?我在教學實踐中,根據教材內容編排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采取以下幾點做法。
一、相信學生能自學,放手讓學生自學
很多老師都認為低年級的學生很小,還沒有自學的能力,所以從早到晚,都看著學生,牽著學生,在課堂上也是以灌為主,生怕學生不會。學生雖然很小,但學生的好奇心很強,學習興趣和自學潛力卻是無限的,若能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就等于觸動了學生的自學動機。所以,一開始,老師要放得開,相信學生能學,注重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對于學生,首先要從思想上入手,告知學生,你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學習了,讓學生在思想上知道自己是可以自主學習的,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真的能行,充滿著優越感。這個思想教育要天天講,經常講,不斷強化。為了激發學生的自學興趣,我還利用低年級學生愛模仿愛被表揚的特點,樹立榜樣,選出自覺學習的學生,把他們的名字寫在黑板角的表揚框里。課堂上,發現會復習的學生,我會叫他站起來說說他是怎樣復習的,發現會預習的學生,我會把他的語文書和預習本展示給學生看……就這樣,堅持用一雙會發現的眼睛去發現他們優秀的自學成果,及時給予肯定,讓學生時時都有成功感,樹立自信心,從而產生學習的動力。
二、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關鍵
1.抓好課前預習,教給學生基本的自學方法
預習是自學的初始,是自學的嘗試階段。但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小,自學能力尚未形成,老師要在課堂上指導學生掌握常規預習的方法,訓練學生逐步掌握最基本最有效的預習方法,并把課前預習培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教學中我一般采用“讀文”“識字”“思考課后練習題”“找出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記號”四步進行課文預習。
第一步“讀文”:試讀課文幾遍,要求讀準字音,做到不漏字,不添字,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讀完后用序號標出自然段,并想想課文主要寫什么。能力好的學生,我還鼓勵他們試著把課文背下來。
第二步“識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在文中圈出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詞讀一讀,并利用所學的識字方法分析記憶字形,達到自主識字的目的。對于要求會寫的生字,練習用部首和音序查字法從字典里查出生字并組詞,讓學生理解字義,聯系生活實際理解生字,積累詞語,這樣就能為下面學習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第三步“思考課后練習題”:根據課后練習題,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精讀課文,試著在文中找答案,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會。
第四步“找出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記號”:認真閱讀課文,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并作上記號。
當然,除以上四點常規預習外,還要根據所學課文的不同體裁和知識的不同類型,有針對性地進行預習,老師要在課前要求學生自己去探討解決一些問題。對話較多的課文,如《波斯貓找快樂》等,布置學生分角色表演進行預習;涉及物理性和科學性較強的課文,如《曹沖稱象》等,可以用實驗法進行預習;對于科普性和有關發明創造的課文,如《激光自述》等,可以讓學生事先上網查找有關資料;《回自己的祖國去》等課文,可事先讓學生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這樣預習,讓學生更容易與課文產生共鳴。
這樣的課前預習,有效地調動學生的預習積極性,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和探究精神。
2.讓預習在學生的心中生根
剛開學,我就會把以上的預習方法寫在黑板,讓學生逐項對照預習,從“扶—半扶—放”來指導學生預習。老師一定要及時檢查學生的預習,而且要面向全體,對有困難的學生要手把手地教,幫助他們盡快掌握預習的方法。檢查學生自學生字情況時,可在講課前,采用開火車或聽寫的形式檢查,檢查學生讀課文時,可以利用早讀的時間,多讓不同程度的學生讀,及時糾正讀錯的字音。檢查對課文的理解情況,與講課同步進行。對于預習得好的學生,做到及時表揚。如:請學生站起來說生字的組詞時,如果他能熟練地說出兩個詞語來,我就會說:“你真正認真預習了!”某個生字的部首比較難,提問時能準確說出來,我也會表揚他預習做得好!對于學生在預習時普遍認為難以理解的地方,要有重點地引導理解。
三、教會學生復習,學會自覺學習
低年級學生的自學能力差,但其學習興趣和自學潛力卻是無限的,若能教會學生進行自主復習,懂得在什么時間做什么,如何做,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1.如何早讀
一開學,我就教會學生如何進行早讀。先復習前一天所學的課文,利用各種方法識記生字詞,讀筆記,有感情地背誦課文。然后預習下一課,先把二類生字讀準,然后把課文讀準讀順,試著把課文背下來。鼓勵學生早上一來,就開始讀書。在讀的過程中,也會經常問學生,你剛才讀了什么,樹立典型,讓學生有樣子可學,并給予表揚。長此以往,學生自覺讀書的積極性就會越來越高。
2.測驗前復習的任務
每次測驗前,布置學生自覺復習,復習的內容包括:每課的生字、多音字、筆記、課后習題和百花園的內容,生字要書空字形,背誦組詞,對于難的部首、平舌音、翹舌音、前后鼻音要特別記憶;課文的復習主要是留意標點,對于的、地、得短語、數量詞要多讀幾次,并且要把課文背一次;百花園的復習主要背和理解每題的重點,要背誦的就讓學生在本子上默寫一次。就這樣,每一次測試都教教學生,直到學生養成習慣后,就單獨布置“復習第幾單元”就行了,不用再細化內容。
總之,自主學習是素質教育的靈魂,也是學生發展潛能的橋梁,還是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自學是一種有目的、有意向、積極主動、自主探索的智力活動,也是憑借主觀意志戰勝多種困難的認識活動。所以教師要相信學生,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讓自學的種子在低年級學生心里生根發芽……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