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茵 張規富 曾祥玲 楊潔 鄒晶晶
摘 要 對咸寧市溫泉城區的主次干道行道樹的選擇與配置進行分析發現咸寧市溫泉城區的主次干道行道樹種類包含22科29屬31種,且行道樹綠化具有層次感較強,對觀花、觀葉和觀果行道樹樹種的運用較到位,造型獨特,綠化量較豐富等優點,但行道樹配置也存在色彩單一、季相變化不明顯、沒有考慮到其他園林要素、鄉土樹種運用不夠充分且缺乏人性化等問題。因此,提出了咸寧市溫泉城區的主次干道綠化應合理選擇行道樹、均勻分布城市綠化量、充分且合理運用鄉土樹種等建議。
關鍵詞 園林綠化;行道樹;選擇與配置;咸寧市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1.028
隨著城市化建設的步伐加快,第二產業迅速發展,導致城市空氣中的有害氣體、粉塵等物質不斷增加,使得土壤污染、水污染、空氣污染和城市溫室效應進一步加劇[1]。因此,維護城市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保證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推動城市與自然共存、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等問題已成為當下社會重點研究的課題。
城市街道行道樹的綠化是宣傳城市的一張重要名片。城市街道行道樹的綠化不僅能夠美化市容,給人們提供優美的生活環境,而且具有吸收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有害氣體的功能,可以改善城市的空氣質量并降低噪音、吸附灰塵[2]。1979年,國家城市建設局下達“城市綠化樹種的調查、引種和選種”的課題,隨后學者開始對行道樹的選擇、結構、觀賞性特征、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流行趨勢等方面進行了研究[3]。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對城市道路綠化植物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加,道路綠化植物的應用受到重視。但許多城市一味地追求規模效益,過于強調“市樹、市花”等地方特色以及綠化養護管理的方便,只用1~2種喬木作為本地的主要樹種,造成了色彩單一、季相變化不明顯等問題[4]。此外,我國城市行道樹綠化還存在綠化設計沒有很好地體現出城市文化內涵、綠化量分布不合理、鄉土樹種運用不夠充分且缺乏人性化、沒有獨特的植物景觀、沒有特別鮮明的地方特色等問題。
因此,通過對咸寧市溫泉城區的主次干道行道樹的選擇與配置進行調查及分析,指出行道樹選擇與配置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之上給出了合理的改造、優化建議,為其他四線城市行道樹的選擇與配置提供理論指導,為園林城市的建設提供參考。
1 咸寧市城市行道樹及其配置種類
咸寧市是一個新興四線城市,有“湖北南大門”之稱,是武漢城市圈和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咸寧市地處湖北省的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是湖南、湖北和江西三省的交界處,是重要的交通、通訊樞紐,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5]。1983年后,咸寧市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環境逐漸向園林化和花園化發展[6]。
據咸寧市志記載,溫泉城區主要的行道樹有928棵懸鈴木、360棵樟樹、66棵女貞和30棵桂花樹。通過對咸寧市溫泉城區極具代表性的22條主次干道的行道樹及其配置植物調查統計得出,應用的園林植物一共有22科29屬31種,包含香樟、銀杏、廣玉蘭、復羽葉欒樹、大葉樟、樂昌含笑、柞木、無患子、楓香、桂花、杏樹、鵝掌楸、紫葉李、香櫞、白玉蘭、枇杷、杜英、重陽木、喜樹、木荷、楊樹、元寶楓、懸鈴木、楓楊、雪松、棗樹、石榴、烏桕、苦楝、櫻花、石楠等園林植物。
結合咸寧市志,對咸寧市溫泉城區極具代表性的22條主次干道的行道樹及其配置植物調查統計得出,咸寧市溫泉城區22條主次干道行道樹所應用的喬木有31種;應用的灌木多為紅花檵木、金葉女貞、杜鵑、紅葉石楠、火棘、小葉梔子、四季桂、金邊黃楊、紅果冬青等,共42種;應用的草本多為沿階草、馬尼拉和麥冬等,共24種;應用的木質藤本多為云南黃馨、凌霄、迎春花、花葉蔓長春花和斑葉絡石5種;應用的竹類共有3種。
2 咸寧市溫泉城區行道樹綠化的優點
2.1 景觀的層次感較強
咸寧市溫泉城區街道行道樹綠化景觀的層次感較強。主要利用桂花樹、紅葉石楠、紅葉檵木、小蟻母樹、金葉女貞、四季桂、構骨、月季和沿階草等綠化植物通過喬、灌、草相結合配置而成,形成了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極具層次感的綠化景觀畫面。
2.2 植物種類應用比較到位
咸寧市溫泉城區對于觀花、觀葉和觀果行道樹的應用比較到位,如溫泉城區銀泉大道人行道種植的櫻花,是一種典型的觀花行道樹;銀泉大道配置的雞爪槭,葉形、葉色具有很強的觀賞性;譚惠路旁栽植的紫葉李、復羽葉欒樹等,是典型的觀果樹行道樹,這三種類型的行道樹相結合使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變得豐富多彩。
2.3 景觀設計獨特
咸寧市的街道行道樹綠化景觀獨特、有設計感,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與寓意。分車帶里的綠化景觀中,金邊黃楊種植出來的金元寶造型象征著財富、榮華富貴,紅葉石楠修剪出的花瓶造型寓意和平。
3 咸寧市溫泉城區行道樹綠化存在的問題
3.1 行道樹種類少,色彩單一,季相變化不明顯
一味地追求綠化環境的規模效益,同時為了方便綠化植物的養護管理,在城市行道樹綠化中一律選擇香樟、桂花、復羽葉欒樹這3種樹種作為咸寧市的主要行道樹樹種,造成城市行道樹樹種單一,四季季相變化景觀效果不明顯。此外,植物的單一化還會造成大面積蟲害。
3.2 城市綠化的綠化量分布不合理
受歷史文化及人為因素等的影響,城區較偏遠地方的道路綠化少于城區繁華地區,老城區的道路綠化少于新城區的現象明顯,由此可見,咸寧市溫泉城區道路綠化分布不均衡。
3.3 鄉土樹種運用不充分,缺乏地方特色
在進行道路綠化時很少甚至是沒有考慮到其他園林要素。城市道路綠化是一張宣傳城市的重要名片,行道樹是道路綠化組成的重要成員,要設計出城市特有的道路綠化景觀,就要突出當地特色,不能一味仿照其他城市的道路綠化。
4 咸寧市溫泉城區行道樹綠化改進的建議
4.1 合理選擇城市行道樹綠化植物
進行行道樹綠化時,不能只追求規模效益,應該合理選擇多種不同種類的綠化植物來增加生物的多樣性,營造出季相變化明顯的道路綠化景觀。咸寧市溫泉城區可以使用銀杏、山茶、枇杷等具有經濟價值的植物進行道路綠化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4.2 均勻分布城市綠化量
政府要堅持道路綠化全域規劃理念,強調市域城鄉一體化建設,合理、均衡分布城市綠化量,這樣才能更好地形成全域道路綠化體系,構建生態文明城市,提高咸寧市旅游城市的品味。
4.3 充分且合理運用鄉土植物
在進行城市街道行道樹綠化景觀設計過程中,應充分合理利用鄉土樹種。咸寧市的鄉土樹種有桂花、樟樹、楓香、苦楝、梾木、欒樹、紅果冬青、棕櫚、桂皮等,其中香樟、楓香、欒樹、懸鈴木等都可以用來作為行道樹,桂花由于叢生性強、分枝點低等特性,不太適合用作行道樹。因此,應合理引進外來樹種,結合鄉土樹種,打造出具有層次感的道路綠化景觀群落。
5 結語
咸寧市城市街道行道樹綠化景觀建設應堅持立足市情,發掘地方優勢,以特色植物和多元化、極具代表性的園林小品為主要載體,將鄂南藝術文化內涵和生態園林的理念充實到城市道路綠地的規劃設計中,在城市行道樹綠化景觀中將形式美與意境美相結合,創造出高品位、高質量的城市道路綠化景觀,逐步把咸寧建成武漢城市圈內最具人文特色的旅游生態國家園林城市。
參考文獻:
[1] 彭勁.咸寧市城市道路綠化植物造景研究[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4(1):97-99.
[2] 馬金艷.保定市主干道行道樹應用現狀調查與評價[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11.
[3] 喬埃虎.包頭市道路綠化樹種選擇與應用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
[4] 黃瓊,黃紅萍.彩葉樹種資源在園林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1,23(8):118-119.
[5] 伍玲燕,伍玲芳.咸寧市區道路綠地園林植物應用現狀調查與分析[J].咸寧學院學報,2012,32(8):173-175.
[6] 湖北省咸寧市地方志編撰委員會.咸寧市志[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2.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