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葉 呂怡秋
摘 要 葡萄機械化應用能夠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與品質,具有非常好的市場前景。推動葡萄種植機械化進程,首先要確保葡萄園區能夠滿足機械的使用需求,對葡萄基地進行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現階段,我國葡萄田間管理機械中田間除草機械設備、葡萄修剪機械設備發展落后,缺乏成熟的技術體系,另外,在葡萄收獲機械上也未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必須要不斷完善我國葡萄機械規模,使之能夠更好地為葡萄產業服務。
關鍵詞 葡萄;機械化;生產現狀;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S233.7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1.069
2018年,我國葡萄種植總面積已經超過95萬公頃,超過了法國、意大利等葡萄種植國家,僅次于西班牙。然而,現階段我國葡萄種植普遍采用人工方式進行,機械化生產方式欠缺,機械使用率也不高,同時也缺乏完善的機械種植行業標準,僅僅只能用于為數不多的農業通用機械,能夠適用于葡萄園大面積作業的機械只有埋藤機。我國葡萄機械化推廣困難,主要是受制于兩個方面的因素:1)未能夠突破傳統種植思維,導致新型機械設備很難融入到種植作業中;2)現有的葡萄種植場地建設和規劃不能夠滿足新型的機械使用需求。相比較于國內種植現狀,國外的葡萄機械化生產已經相當成熟,機械化已經可以代替人工來完成土壤監測、病蟲害防治等,還可以實現對釀酒葡萄的全程自動化采收。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同時農村年輕勞動力逐漸流向大城市,葡萄種植人工不足以及用工成本高等問題,都促使我國葡萄種植必須要全面進入機械化。
1 適宜葡萄機械化種植的模式
推動葡萄種植機械化進程首先要確保葡萄園區能夠滿足機械的使用需求,通過對國內外葡萄種植基地進行調查和總結,可以得出適合機械化生產的葡萄基地建設需要達到以下標準:葡萄基地建設中每兩行葡萄之間的距離要大于2.0 m,但是距離過大也會造成種植面積的浪費,最合理的距離約為2.3 m。對于埋土防寒區域的處理,需要在兩旁預留出4.0 cm左右的間隙,株高超出地面約1.8 m。行頭選擇半徑要超過3.9 m,能夠滿足棚架的搭建需求[1]。
葡萄種植機械化在規范基地建設外,還需要對框架形式以及葡萄樹的形狀進行規范。常用的框架形式為單立架,葡萄樹的形狀可以分為單干雙臂以及單干單臂,并呈現出豎直向上生長或者傾斜生長。從葡萄種植基地的面積來進行劃分,可以分為單戶小規模葡萄種植、多戶合作種植模式以及莊園種植方式。現階段,我國的葡萄種植規模以單戶小規模種植為主,不適合引入機械化生產,而國外普遍采用莊園種植方式,機械化程度較高。在今后我國新土地政策開始實施后,單戶小規模種植逐漸向多戶合作以及莊園種植方向發展,為加強葡萄種植機械化建設提供基礎[2]。
在進行葡萄種植過程中,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開溝。我國現階段仍采用人工的方式進行開溝,有的地區使用了液壓裝置的挖掘機,但是都沒有使用專業的機械開溝設備。采用手工或者非專業設備進行溝槽開挖作業,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勞動力,工作效率還低,同時還會造成挖出的溝槽標準化較低。而同時期國外葡萄種植開溝工序已經全面應用專業機械進行,但是國外現有的專業機械功能多樣,結構復雜,造價成本較高,不適用于我國現有的葡萄種植規模[3]。
2 葡萄田間管理機械
葡萄種植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種植區域的土壤變化、種植方式以及病蟲害等,這些通過人工來進行監控具有較大的難度,因此必須要不斷研發出適合田間管理的機械。一般來說,田間管理主要有除草、施肥、灌溉、修剪、噴藥等。國外的田間管理機械已經建立相當完善的體系,而我國仍然處于初期發展階段。近些年,我國不斷加強對田間管理機械的研制工作,并取得了較大的成果,實現了葡萄種植中的施肥、防寒以及施藥部分的自動化生產,但是在除草、修剪機械設備研發上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2.1 田間除草機械設備
在葡萄種植過程中,田間的雜草會對葡萄的長勢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在傳統的葡萄除草階段,通常是采用人工勞作的方式進行,這樣的勞動模式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力,還存在著工作效率低、工作效果差的問題,所以,必須要加大對葡萄除草機械設備的研發力度。
相較于外國成熟的葡萄田間除草設備,我國在此方面的研制還處于初期階段,各項技術還不是很完善,然而,經過我國機械技術人員的不懈努力,已經研發出了能夠適用于我國葡萄種植規模的田間除草設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產品有富民蔡云峰農業機械有限公司研發的田間除草設備,該設備體型較小、重量較輕、結構合理、生產效率高,能夠達到每小時除草1 000 m2。目前,我國市場上流行的田間除草設備基本上都是小型的旋耕機,能夠在除草的同時完成翻土作業,另外還具有耕整地的功能,增加土壤間隙,有利于葡萄根系的自由發展[4]。
2.2 葡萄修剪機械設備
葡萄是一種多年生蔓生植物,擁有豐盛的枝條和葉片,而過于繁茂的枝葉在一定程度上會遮擋陽光,也影響葡萄的正常通風,增加葡萄滋生害蟲的概率,因此,必須要對葡萄多余的枝葉進行及時清理。
葡萄的生長主要是直立和水平兩種方式,因此,在葡萄修剪機械設備研制時,依據葡萄生長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水平葡萄修剪設備以及豎直葡萄修剪設備。而根據葡萄枝葉修剪時期的不同,設備研發方向又可以分為夏梢修剪以及冬季枝條修剪[5]。葡萄修剪機械在國內已經發展了很長時間,并且具有較為完善的修剪設備可供選擇,根據葡萄生長方式的不同,通常選擇整株幾何修剪方式,例如意大利生產的T450轉刀式修剪機。
3 葡萄收獲機械
現階段,葡萄收獲機械主要應用在釀酒葡萄上,傳統的葡萄采摘設備在施工過程中會對葡萄造成一定的損傷,因此,在摘取鮮食葡萄時通常還是通過人工進行。葡萄收獲機械的研發成功,成功地取代了傳統的采摘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減低了人工的勞動強度,為釀酒葡萄擴大生產規模提供了技術支持。國外已經成功生產出了釀酒葡萄收獲機械,實現了葡萄采摘的機械化。目前,國外研制的葡萄收獲機械的工作原理是通過震動枝條使得葡萄自然落下,然后再將落下的整串葡萄進行處理。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葡萄酒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必須要實現釀酒葡萄的機械化生產。但是,針對葡萄收獲機械方面,我國仍然處于空白期,缺乏核心的邏輯思維和技術方式,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與物力進行葡萄收獲機械的研發,并且積極地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理念,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葡萄收獲機械技術共享平臺。
4 目前葡萄機械化發展趨勢
相比較于國外葡萄機械化發展歷程,我國葡萄機械才剛剛進入起步階段,許多工作的開展還是借鑒國外的成熟經驗,缺乏良好的創新意識。此外,我國機械化生產基礎能力也較差,一直以來主要靠學習國外的成熟技術,沒有加大葡萄機械的研發力度。現階段,我國葡萄機械化“硬件設施”沒有和農藝“軟件系統”進行有效融合,具體來說,我國目前所執行的農藝標準非常高,傳統的思維模式和認知方式也不能很好地滿足現代化機械生產需求,阻礙了機械化進程的不斷發展[6]。另外,我國葡萄種植面積逐年呈現上升的態勢,使得對葡萄機械設備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國內研發和生產農用機械設備廠家有限,不能夠滿足實際的使用需求,導致現階段葡萄種植工作仍是由人工來完成。
葡萄種植機械的服務對象是土壤、枝條、果實等擁有真實的果實結構與生物活性的物體,葡萄機械的開發工作必須要與果樹科學、生命科學進行緊密結合,只用這樣才能設計出符合葡萄生產工藝的機械化設備。葡萄生產環節具有多樣性、靈活性等特點,葡萄機械的研發必須要符合農業生產環節的時空變化以及物理形態變化,運用精確、合理的作業,結合電腦輔助技術、信息化技術以及機械自動化技術等各領域優勢資源,實現葡萄機械化未來發展的方向。
現階段,我國葡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所需要的勞動力也是越來越多,然而隨著年輕勞動力逐漸流向城市中,實際可以使用的勞動力所剩無幾,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更多的年輕人不愿意從事葡萄種植工作,因此,必須要加快葡萄機械化普及速度。葡萄在不同的區域所適用的種植方法也大不相同,所以,在學習國外先進的葡萄機械生產方法和理念時,不能夠生搬硬套,要結合我國葡萄種植的實際情況進行優化、改進,充分發揮設計人員的創新創造能力,使之能夠滿足我國葡萄種植現狀,促進我國葡萄機械化生產方式的廣泛普及。伴隨著我國土地改革政策的出臺,傳統的種植模式逐漸向葡萄莊園方向發展,有利于我國葡萄機械化的發展,新的農藝也能更好地適應機械化生產標準,推動葡萄機械化朝向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方向發展。
5 結語
我國葡萄機械化起步較晚,普遍采用傳統人工作業的方式進行,另外,單戶小規模生產方式也制約了機械化的進一步應用,為此,必須要從多方面進行改革,根據我國實際情況進行綜合研發,從而促進我國葡萄機械化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 馬帥,徐麗明,邢潔潔,等.葉輪旋轉式葡萄藤埋土單邊清除機研制[J].農業工程學報,2018,34(23):1-10.
[2] 徐麗明,于暢暢,劉文,等.籬架式栽培葡萄株間除草機自動避障機構優化設計[J].農業工程學報,2018,34(7):23-30.
[3] 蒙賀偉,李成松,坎雜,等.新疆釀酒葡萄振動采收裝置設計與試驗[J].農機化研究,2017,39(10):42-45,62.
[4] 劉繼展,唐善奇,單帥,等.機器人采摘葡萄果穗振動仿真與試驗[J].農業機械學報,2016,47(5):1-8.
[5] 龍魁,劉進寶,張靜,等.葡萄修剪機械的發展現狀和趨勢[J].農機化研究,2014,36(3):246-248.
[6] 周艷,賈首星,湯智輝,等.新疆葡萄園植保機械現狀及對策[J].農機化研究,2010,32(4):250-252.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