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萬
摘 要: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活質量,對畜牧養殖業提出了更高要求。動物疾病是影響畜牧養殖業發展的關鍵,分析了畜牧養殖過程中動物疾病發生的原因,探討了提升獸醫防治動物疾病能力的對策。
關鍵詞: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獸醫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0-0127-01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851.33? ? ? ?文獻標志碼:A
國內畜牧養殖大多在農村,獸醫在動物疾病防治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必須提升獸醫防治動物疾病的能力,為畜牧養殖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1 ?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發生原因
1.1 ?外在因素
外在人為因素是畜牧養殖過程中動物發生疾病的主要影響因素。養殖人員素質低,不了解養殖知識,對動物疾病預防意識不強,對動物疾病防治藥理認識不全面,都可以導致動物疾病防治失誤,甚至引起動物因不良藥性反應而死亡。養殖環境條件差,養殖基礎設施不健全,使養殖場所通風和排污性差,導致病菌滋生,不利于動物正常生長發育,提高了疾病發生概率[1]。
1.2 ?內在因素
動物自身原因是疾病發生的內在因素。畜牧養殖過程中,母體攜帶病菌會使腹中胎兒染病,病癥會在生長發育的某個階段顯現出來。要加強動物母體病菌防疫,通過全面及時防治,降低動物先天性疾病發生概率。
1.3 ?動物疾病變異性強
動物疾病變異是疾病防治出現失誤的重要原因。科技發展使動物運輸較為常見,受區域氣候、水源、飼料等因素的影響,動物在改變生長區域后容易發生疾病,也會導致疾病變異。為了擴大動物養殖種類和促進畜牧養殖業發展,各地從國外引進動物品種,也使動物疾病概率增加,提高了疾病變異性。
2 ?提升獸醫動物疾病防治能力的策略
2.1 ?提高獸醫專業技能
獸醫要掌握動物疾病防治專業技能,對動物疾病進行科學診斷,嚴格按照規定用藥,以降低動物疾病防治失誤的概率。要關注動物疾病最新發展狀況,通過網絡等多種渠道,學習動物養殖及疾病防治知識,提升專業技能。
在動物疾病實際防治過程中,獸醫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進行結合,運用科學的專業知識預防疾病和治療疾病,通過改進、反思和經驗積累,增強動物疾病防治能力。相關部門要加強獸醫培訓,邀請動物疾病防治領域專業人士開展講座,使獸醫在討論與交流中提升疾病防治技能。在動物疾病嚴重時,相關部門可以請專業人士到現場進行病情診斷,并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在這一過程中,獸醫既學習到了全面的動物疾病診斷方法,又掌握了動物疾病的治療措施,在交流與實踐中提升了專業技能[2]。
2.2 ?提高獸醫動物疾病防治水平
動物疾病防治需要正確診斷和科學用藥。在動物發生疾病時,獸醫要依據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動物病癥進行病因診斷,并制定合理的診療及用藥方案,在最佳治療時間內科學用藥,以有效緩解和防控動物疾病。用藥時要嚴格按照藥物使用規范,依據動物病情調配,不能按經驗增加或減少藥量。
2.3 ?規范獸醫動物疾病防治流程
獸醫在進行動物疾病防治時,要將疾病預防放在首位,要規范動物養殖環境,以達到衛生要求。養殖環境要保證動物生長發育所需的陽光、溫度和濕度。在環境不達標時,要及時預警并進行消毒處理。獸醫要對養殖環境進行及時跟蹤分析,實施有效的預防措施,保證動物健康生長。要引導養殖戶對動物養殖過程中的水源進行嚴格控制,督促養殖戶提高飼料質量。還要引導養殖戶對發生疾病的動物進行隔離,對非正常死亡的動物進行消滅處理。在發生重大疾病時,按照藥物使用劑量規范用藥,做好預防免疫工作。
3 ?結束語
畜牧養殖過程中的動物健康問題關系著人類健康。作為動物疾病防治的主要人員,獸醫要通過參加培訓和自主學習來提升專業技能,提高動物疾病防治水平,還要督促養殖戶做好疾病預防工作,確保動物疾病防控工作開展到位,以提高養殖效益。
參考文獻:
[1]劉建豐.探究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的預防[J].農民致富之友,2018(13):114.
[2]徐光輝.簡析畜牧養殖中的動物疾病病因及防控對策[J].農家參謀,2018(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