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帥
摘 要:加強農村財務規范化管理,強化村級集體“三資”監管,是加強村級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維護村級集體資產完整、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維護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合法權益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村級財務監督管理工作與企業會計管理不同,在實際進入基層工作時會存在很多問題,這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視,通過細致分析,有針對性地予以解決。
關鍵詞:農村財務;監督管理;思考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0-0154-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02.6 ? ? ? ?文獻標志碼:A
溫州市鹿城區所轄11個涉農街道、2個鎮和141個行政村,共設置村賬代理中心13個,代理會計31人。2018年全區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4.09億元,其中經營性收入達到2.78億元,部分城中村資產龐大、收入多,但同時又有87個村屬于山區村,經濟收入較低,整體呈現出資產總量大,分布不均勻,存在兩極分化現象。
1 ?農村財務監督管理工作的現狀
各街鎮均成立了農村財務監督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和村賬代理中心,落實了人員、經費及辦公場所,所有村均實現村賬街鎮代理。投入30萬元經費建設了農村集體“三資”網絡監管平臺,全面實行村級財務計算機網絡聯網,使用統一的會計電算化軟件,構建區、街(鎮)、村三級聯網,141個村均建立了村級網絡端口。出臺了《區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辦法》和《區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規范化管理制度》,完善了相關農村財務監督管理制度。聯合紀委和民政部門不定期開展聯合督查,推進村級財務監管檢查工作常態化。
2 ?農村財務監督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各村村級財務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雖然近年來省、市、區先后發布了多個村級財務規范化管理和村級“三資”監管文件,但各村村級制度建設相對滯后,部分村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詳細具體的財務審批和“三資”管理制度。村級財務審批權限、各項福利支出和報銷等缺乏具體標準,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延續往年慣例,依據不充分,操作不規范。
2.2 ?街鎮村賬代理中心監管力度較低
街鎮村賬代理已實行多年,機構健全,軟硬件配置到位,代理模式較為成熟。但是代理中心大多只關注會計電算化管理和記賬功能,未真正發揮村賬代理中心的監督審核職能。各村報賬員(出納)每月末或下月初報賬,在代理會計審核原始憑證時,該款項實際已經支出,無法實現事前監管。
2.3 ?村級財務制度執行不到位
雖然財務制度日漸完善,但在執行中仍然存在很多細節問題。例如:貨幣資金管理不嚴格,郊區農村財務收支一般都使用現金,存在現金毀損滅失風險;城中村租賃管理不完善,出現未簽訂租賃合同的現象;村賬代理中心代理會計會計科目使用不規范,部分會計科目使用較為混亂,出現未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收入和支出錯誤歸類、未定期核對往來賬款等現象。
2.4 ?村級財務監管人員素質較低
全區各街鎮從事農村財務監管的人員多為兼職,很少有專職專人負責。31個代理會計均為聘用人員,平均年齡為37.2歲,基本為大專學歷,平均工資為每年4萬元,人員流動性較強。在141個村報賬員中,高中學歷以下的占48.3%,尤其是兩個郊區鎮所轄村報賬員中,87人的平均年齡達到57歲,多為兼職,平均工資為每年1萬元。工作人員存在年齡大、待遇差、文化水平較低、隊伍不穩定等現象,整體素質與目前強化農村財務監管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3 ?產生農村財務監督管理問題的原因
3.1 ?街鎮落實主體監管責任不到位
街鎮分管領導和工作人員大多認為村級是自治組織,村級財務監管是村干部的職責,沒有真正意識到街鎮作為村級資產監管的主體職責。因此在財務審批、村級制度管理、村民(社員)代表會議方面的監管不到位,在人員力量配備、科室設置、人力資源管理方面也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3.2 ?村財務章未集中由街鎮村賬代理中心管理
村財務章一般由村報賬員(出納)保管,村級財務負責人簽字通過后,款項就可以直接支付。在月末到村賬代理中心報賬時,往往出現各項不符合規定的支出和先支出后整改的情況。事后補救時間長、效果差,監管滯后,且存在屢改屢犯的情況。如果村整改不到位,街鎮拒絕入賬,還會影響賬務處理進度。
3.3 ?有關部門在村級財務監管方面的投入較少
目前基層街鎮人少事多,村級財務監管工作沒有專項經費支持,僅靠街鎮自己解決。未落實人員編制數量,造成專業人員少、素質較低等問題。
4 ?加強農村財務監督管理的對策
4.1 ?強化各村財務管理制度建設
各村要在街鎮的指導監督下,按照“一村一策”的要求制定財務管理制度,強化內控監督,明確村干部報酬待遇和報銷、福利支出、管理費用支出等事項的具體操作標準和要求,尤其要明確各項支出的審批權限,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各街鎮村賬代理中心按照各村財務制度審核各項收支,確保村級財務制度貫徹落實到位。由街鎮對其執行情況進行監督考核,對于違反制度的相關責任人做出處理。
4.2 ?轉變監督方式,將事后監督改為事前監管
強化街鎮村賬代理中心監管職能,村賬代理中心不僅要做好記賬工作,更要履行日常監督職責。把各村的財務章全部集中由街鎮村賬代理中心管理,所有支出均需先由街鎮村賬代理中心審核無誤后才能支出,變事后監督為事前監管。同時,與銀行聯合開發農村財務便捷支付和線上審批系統,所有支付憑證通過掃描上傳系統,實行線上審批和在線支付,實現“村賬審批不用跑街道、資金支付不用跑銀行”,隨時隨地可以快速轉賬。
4.3 ?強化村級財務管理制度的執行力度
將村級財務規范化建設工作列入每年的考核范圍,作為街鎮干部和村干部評先評優的重要參考依據。強化村貨幣資金管理,大額支出必須通過銀行轉賬,盡量避免現金收支。強化租賃管理,建立健全租賃管理臺賬,明確租賃地點、租賃期間、應收租金和實收租金,達到限額以上的村集體資產出租項目必須進入農村集體產權交易平臺,力求交易公開透明。完善村票據管理,誤工補貼、加班費等支出務必附上相應證明資料,明確規范村干部報酬標準。
4.4 ?配足配齊專職人員,強化組織隊伍建設
重視人員隊伍建設,強化人員配備,每個街鎮必須安排1名以上專職人員從事農村財務監管工作。落實財政專項經費,作為各代理會計人員工資的額外補助,切實提高代理會計人員的工資標準,穩定人員隊伍。同時要求各村參照村主要干部標準提高村報賬員待遇,使隊伍年輕化。每年舉辦村財務管理專題培訓班,各街鎮農經員、代理會計、報賬員、財務負責人等都要參加專題業務培訓班,切實提高業務水平。
參考文獻:
[1]潘修汪.健全內控——抓住農村財務管理的牛鼻子[J].會計師,2009(12):76-77.
[2]財政部.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Z].財會〔2004〕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