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珂
摘 要:我國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企業要想得到進一步發展,就要使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協調發展,對生產工作進行有效監控。首先對協調與整合企業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進行研究分析,然后提出相應的策略,期望能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內部審計;企業風險管理;協調和整合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0-0159-01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239.45? ? ? ?文獻標志碼:A
企業要想有效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就必須要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控制體系,同時提升每一位工作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目前我國企業在實際開展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存在很多風險,這些風險對企業的穩定發展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鑒于此,加強風險管理工作勢在必行,為給我國企業進一步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1 ?內部審計對企業風險管理協調與整合的重要性
1.1 ?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通過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和風險管理之間的協調和整合,能夠幫助企業建設一支優良的內部管理隊伍,對企業內部各項任務進行合理分配,保證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能發揮特長,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的利用率。開展業務審計能夠提高企業的風險意識,促進企業發展[1]。
1.2 ?對企業風險決策進行指導
領導人員是企業的核心。通過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的協調和整合,能夠使企業的所有工作人員齊心合力。審計部門是企業的關鍵部門,明確業務風險,能夠有效降低風險的發生概率,從而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 ?內部審計與企業風險管理的協調和整合策略
2.1 ?將風險識別技術應用到內部審計工作中
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經濟水平越來越高,也越來越注重對投資風險的控制。審計部門的主要職能是降低投資風險。對于大型企業來說,其自身實力雄厚,管理結構完善,相應的抗風險能力就強。但是從總體來說,我國大型企業較少,主要以中小型企業為主,而中小型企業不僅實力較弱,抵抗風險的能力也比較低,不利于其發展。因此,中小型企業必須要充分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將風險識別技術應用到內部審計中,有效提升自身的風險識別能力,將風險扼殺在搖籃中,為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2]。
2.2 ?建立完善的內部審計制度
調查研究顯示,當前我國許多企業的工作人員沒有接受過審計知識方面的教育培訓,對于審計工作缺乏足夠的了解。同時,企業基層工作人員對于審計部門缺乏認可,認為沒有必要成立審計部門。鑒于此,企業在建設審計部門的時,應當在審計部門中設立一個管理層級,同時要向基層工作人員科普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在發展審計部門的過程中,企業內部各個管理階層都要以服務審計為目標,有效防止在審計部門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問題。并且在審計部門發展相對成熟之后,企業管理工作人員應當積極配合審計工作,從而有效提升審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3]。
2.3 ?對風險識別技術進行更新
中小企業在發展中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性,抗風險能力也比較差。鑒于此,中小企業應將風險識別技術應用到審計環節,不斷對風險識別技術進行更新。同時,中小企業可以學習大型企業或者國外著名企業的先進經驗,加大在風險識別技術的資金投入力度,從而有效提升內部審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防止風險對自身發展造成負面影響[4]。
3 ?結束語
企業的發展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作為近些年來企業管理工作中逐漸興起的部門,審計部門對于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對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的協調和整合策略進行不斷深入研究,可以有效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美晴.內部審計與企業風險管理的協調和整合[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6):210-211.
[2]曲霽虹.內部審計與企業風險管理的協調和整合研究[J].金融經濟,2019(2):197-198.
[3]郝梅.內部審計與企業風險管理的協調和整合[J].中外企業家,2018(36):29-30.
[4]周紅.內部審計與企業風險管理的協調和整合[J].納稅,2018,12(3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