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華 徐寶蘭
本報訊 近日,臨沂市蘭山區多措并舉積極探索“互聯網+教育”,著力破解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難題,推進教育信息化現代化,全面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借力互聯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一是推進“互聯網+教育現代化”建設。蘭山區通過推進教育信息化硬件設置建設和軟件配套雙管齊下,為“互聯網+教育”奠定基礎。近年來,該區投資1.5億多元,不斷加大教育信息化軟硬件建設,配備師生電腦8000余臺、改造城域網,為全區所有區直學校、鎮街道中學、中心小學配備錄播教室,并在這些學校建設視頻會議系統。推進軟件應用,構建區域信息化公共服務系統,全區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以及兩平臺建設,即“三通兩平臺”基本完成,加強區校兩級資源庫建設,暢通自動化管理體系,推進區域內和校園內自動化辦公,加大傳統教學和信息技術的融合力度,促進信息化手段在現代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加強了城區學校和農村學校的互動聯系。
二是推進“互聯網+教干教師隊伍”建設。針對校長開展的對互聯網時代的領導力培訓,以辦班方式外請上海多名專家教授給全區所有一把手校長和局領導授課;針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分兩年在上海華師大、蘭山區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對150名專業技術人員累計進行8天的封閉式培訓;針對骨干教師進行帶頭人培訓,利用暑假對1101名教學能手、教學新秀開班培訓;針對全體教師的使用培訓,硬件使用、云平臺使用已經進行過逐校培訓,所有教師均能熟練使用。
三是推進“互聯網+學校品牌”建設。2011年,蘭山區制訂了《蘭山區數字校園建設實施方案》,對全區數字校園建設進行頂層設計,學校開展了數字校園品牌建設。學校成為校園信息化特色應用的創造者,臨沂三小微信直播系統已成為學校、家庭、社會、教師、家長、學生交流的又一個平臺空間;臨沂新橋中學探究出了智慧課堂“336教學策略”,建起了智慧食堂,學生實現了“個性選餐、刷臉吃飯”,《人民教育》《山東教育報》等新聞媒體給予報道。
四是推進“互聯網+依法規范管理”。整改局機關內部網絡和規范信息安全規程,重新進行政務專線鋪設,保證專網專線,制訂了《網絡安全管理規定》等制度,將信息安全管理落到實處;依法規范管理教育App,通過加強宣傳、統一查擺、備案整改等方式,指導師生正確識別有害App,教育學生安全上網、綠色用網,全面排查正在使用的教輔App,杜絕有害App侵蝕校園,全面凈化校園網絡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