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陽
摘 要:在目前經濟增長趨緩的競爭格局下,如何適應新常態下的宏觀經濟和行業形態的發展趨勢,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成本,并通過成本控制來降低產品價格,維持或提高市場的競爭優勢,是多數企業經營管理的首要戰略。要做到成本降低,就必須在管理方面對成本嚴加控制。在企業,尤其是機械制造行業的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定額工時,是生產成本核算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合理地利用工時,克服工時的浪費,就能有效地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產品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關鍵詞:實動工時測定;定額工時;關系
前言
一個操作者一個月完成的定額工時可以高達數千小時,遠遠超出同一月份的日歷小時數,而且而還在年終評選時,作為其評優時的主要依據,這在個別國企已經不是什么神話了,由于奇高的工時,使得產品的加工成本誤差彼大,已影響到產品參與市場競爭力和最終的成本核算。
一、實動工時測定及與定額工時的關系
1.定額工時與實動工時的區別。歷史留存下來的定額工時,是工藝部門或人力資源部門對產品或零件的難易程度做出科學規定的作業時間,用以計算生產一個零件的人工費、設備使用費和消耗的水、電費等,因此最早的工時定額,特別是機械加工工時是根據操作工實際操作時間,用秒表實測而成。所以操作者如果不通過工藝改進,加班加點要想超額完成工時定額,具有相當的難度,以致企業以此為依據對超產員工給予獎勵,由此以前的工時定額具有其合理性,是可以作為成本核算的依據。計劃部門也是根據定額工時來合理安排生產,并根據計劃來確定是否需要加班及其所需的加班時間。而現在的定額工時與實際加工所需要的工時已相差甚遠,如果生產計劃部門按現有的定額工時來安排生產,或作為SAP-ERP系統中產品完成時間的計算依據,我們產品的完成時間遙不可及,根本無法安排月度或年度的生產計劃。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來受國內CPI持續上漲的影響,人力資源成本不斷攀升,而定額工時又是操作者結算月度獎金的主要依據,在企業不愿意調整老的定額工時獎金額度比例的情況下,只有不斷提高單一零件的定額工時,來提高操作者的年薪收入,這也是目前部分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畸形現象。因此,目前的定額工時由于其誤差率逐年擴大,已無法用于財務部門作為產品成本預算和核算的依據,由此需要提出實動工時的概念,以反映現階段加工制造產品的實際時間、設備利用率、能耗的真實情況。我們控制實際成本應以實動工時為準,當實動工時與定額工時相差很大時,如果成本核算不加區分就會南轅北轍。
2.定額工時與員工收入。目前部分國有企業從事一線生產的員工收入,大部分依賴于定額工時的超額完成,沒有足夠的超額工時,他們的年薪收入就無法保障。因此,操作者在接到加工任務時,首先要看所做的產品工時是否能夠滿足其心理需求,按目前的現況,操作者希望承接的加工件每一個日歷小時能完成4~5個定額工時,否則就會抱怨異常,牢騷滿腹。如果定額工時很準確,按實計時的話,由于直接影響員工的收入,任務安排就會相當困難,甚至安排不下去。同時現在的定額工時隨著CPI的持續增漲,員工收入的提高,正在逐年放寬,工時定額已經沒有一個可以依據的原則和計算的公式,如果我們問工時定額員,制訂該產品工時定額的依據是什么?他肯定只能回答:“參照同類產品”。如果按原有模式,用秒表實測來制定工時定額,工人無法拿到相應的超額工時獎,就會出現計劃排產等管理方面的諸多問題。但由于部分國有企業的工資分配制度尚未徹底改革,又不得不繼續延用原有的工時定額模式,為了滿足員工的工資增長幅度至少與CPI保持同步,才使得目前的定額工時與實動工時出現了較大的偏差。
3.定額工時計算成本與實動工時計算成本的區別。定額工時是財務測算產品成本的主要依據之一,當一個產品技術準備工作完成后,財務部門按圖紙、工藝、材料定額、工時定額等要求測算產品的成本,并預測其利潤。因此定額工時的精準與否,對準確預算產品的成本至關重要。實動工時是產品投產后,這個產品完工后實際使用的工時,當實動工時小于定額工時時,產品的利潤大于預測的利潤。因為測算時定額工時的成本沒有用完,如果是按每小時25元計算的,多一個小時就是多出25元,所以要給員工一定的獎勵。一個產品完工后的成本結算,應該使用實動工時而不是定額工時。實動工時是反映做這個產品的實際時間、設備利用、能耗的真實情況,是我們控制實際成本的一個要素。
二、解決定額工時與實動工時差距太大的方案
1.小定額工時與實動工時的差距,在提高能力工時固定獎金的同時,再進一步提高超額工時的獎金額度,該方案的實施可以逐步調整,時機成熟后一步到位,這樣可以使定額工時與實動工時的差距縮小,但該方案是建立在薪酬制度改革的基礎上,否則實施難度較大。定額工時不動,記錄實動工時,成本按實動工時計算,這要求工人按實記錄實動工時,車間計劃員及時統計,確保實動工時的準確記錄,但該方案增加了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實施薪酬制度改革,工人也實行年薪,使得他們脫離工時的依賴和牽絆,同時也可使得工人的收入與產品質量、操作技術掛起鉤來,定額工時作為考核工作成效和生產效率的參考數據,確定產品價格的參考而存在,但是要進行大幅度的削減,使他略高于實動工時,這有助于我們了解管理費用在產品價格構成中所占的比率,有助于我們制定合理的產品價格。對現有的定額工時進行徹底的改革,使得它成為產品定價的科學依據之一,是生產管理制定生產計劃的根據,而不是工人為了收入而斤斤計較的話題。定額工時的制定要有科學的根據和方法,經得起實踐的考驗和理論的檢驗。要求工藝部門和人力資源部門提出合理的改革措施和方案。
2.實動工時如何修訂定額工時。(1)先決條件:是實動工時的測定或統計是真實可靠的,而且數據是充分的;(2)修訂原則:總體上要符合企業對成本的要求,同時結合參照國內同行的具有代表性的同類水平;(3)修訂依據:以實動工時的統計分析結果為主要數據,同時結合參照國內同行的具有代表性的同類工時定額;(4)修訂期限:每年由專業部門根據實動工時的統計和計算結果,提出定額修訂的意見,交由企業辦公會議專題進行討論,通過后,并以正式文件下發執行;新定額試行一段時間后,如實動工時統計數據不詳、不實、不真的,將按調整前后較先進的定額執行。
結束語
定額工時制訂的基礎是實動工時基礎數據的收集、分析,受到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合理性直接影響。另外,分析精度的高低,也將對統計數據的精細度、合理性、可行性產生直接影響。所以,定額管理工作,需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態度,精益求精的精神,去開展這項基礎工作。
參考文獻
[1]洪慧明.定額管理:中外模式比較及其在IT 時代發展方向[J].管理學家,2018(09).
[2]邰旻.統計學[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9(07).
[3]楊曉慧.定額工時與實動工時方案應用.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