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亞玲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創新教學方法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比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利用問題情境教學法就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我對小學數學教學問題情景教學法的具體應用進行了深入分析,并結合實際案例對這種教學方法展開了論述,如課堂導入、游戲教學、教學生活化等,通過創設各種情境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旨在為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優化課堂教學效率提供參考。
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提問可以有效促進教師與學生的良好溝通,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如果運用提問的方式就能夠有效促進課堂教學的質量,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把學習興趣,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去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所以問題為中心展開教學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深入研究問題情境教學的具體實施策略,這對于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問題情境教學法的作用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創設問題情境,不但可以深入挖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而且能夠讓學生真正地喜歡數學這門課程。另外,小學生正是處于一種活潑、好動、自律性差的成長階段,再加上數學是一門需要深入研究和理解的課程,尤其是一些定義、公式概念等需要通過數學推導才能完全理解,這些知識的掌握對于小學生來說比較晦澀難懂。而他們更多是喜歡玩,對事物抱有好奇心就會琢磨觀察。所以教師應用問題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然后在課堂上能夠促進學生長時間地集中精神。另外,對小學生在課堂上感到枯燥無聊、學習內容復雜難懂時,他們集中力就會逐漸渙散,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課堂的學習中,教師如果能夠根據學生的的好奇心和興趣點,合理創設問題情境,就可以把學生注意力轉移過來。學生就能夠重新投入課堂的學習中。最后,應用問題情境教學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還能夠增加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眾所周知,小學生的思維簡單,理解能力有限,教師在講述數學內容時,學生很難及時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慢慢就會跟不上教師的講課進程,此時引入問題情境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學生就能夠借助生活中的具體現象來促進教學內容的理解,從而增加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深度。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教學法的具體運用策略
(一)采用問題情境教學法完成知識導入
一個優秀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精確把控課堂每一個階段的進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科學合理設計教學過程。采用問題情境,可以幫助教師更快地完成知識導入,在課前引導學生快速地認識知識,促進學生在腦海中對教學內容形成一個大概的認識,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滿足了學生對新知識的渴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與課堂的教學實際緊密聯系在一起,同時也為整個課堂的教學質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使學生由傳統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探究、思考數學知識,避免了學生機械式記憶知識。只有這樣,他們才會主動開動腦筋思考。例如,在講述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時,教師可科學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造問題情境。例如,教師可以創設生活情境,引入課堂教學的內容:“小梅去商場購買保暖內衣,最后挑選了兩套衣服,其中一套含有65.5%的棉和34.5%的錦綸,另一套則含有100%的棉,兩套衣服的價格都差不多。請問,小梅買哪一套衣服更好?”讓學生想想,如果是自己,會選擇哪一套。在此過程中,百分數的相關知識便呼之欲出,教師便可以借此進行課程導入,提高教學效果。
(二)采用游戲的方式進行問題情境創設
由于小學生正處于身體和心理成長的高速發展階段,所以他們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教師只要能夠充分利用學生好奇心這一點,就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而在課堂上,教師通過引入游戲的方式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是實現高效率的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小學生愛玩游戲,將數學問題融入游戲當中,其就會積極主動地參加到數學學習中。加上小學生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想象力豐富等特點。只要教師能夠采取正確的措施引導和指點學生,不但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還能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探究知識。但是,小學生自律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教師采用游戲的策略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能夠有效彌補這些不足,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在數學知識的海洋里自由遨游。比如,在學習“8的乘法口訣”時,教師可以讓每個學生都拿一張寫有“8”的卡片,然后找到一個學生,讓其說出8的倍數,比如“24”,需要3個8相乘才能得出,然后讓3個學生圍在一起,代表“24”這個數字。最后教師做出評價,看哪些學生的正確率最高,并給予其肯定和獎勵。以這種游戲的形式開展課堂教學,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掌握與數學相關的知識。
(三)聯系實際生活進行問題情境創設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在一起,隨時引入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這樣不但能夠保證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記憶得更深刻、理解得更透徹。還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加深入地認識生活,對于小學生的個人成長也十分重要。例如在講解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的有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列舉生活中用到的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事物。然后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為什么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要用到這些圖形?這些圖形有哪些特點?如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將這些隨處可見的生活知識融入數學教學中,可以大大提升數學的課堂教學效果。再比如,教師可以創設如下問題情境:“奶奶在水果店購買了9個蘋果,家中共有6人,請問怎么分才算公平合理?”或“小方兜里有10元,到店里買2根棒棒糖和3個包子,棒棒糖每根1.5元,包子一個7角,小方給店員10元,請問應找回多少錢?”這些情境都是學生在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學生只要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就會輕松地找到答案,從而提高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問題情境教學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面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教師需要采用問題情境教學法完成知識導入。采用游戲的方式進行問題情境創設,并將問題情境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由此方可提高教學效率,并實現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