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浚揚 董利英 鄒曉月
隨著患者就醫理念的改變,傳統的健康教育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目前患者的需求。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是美國醫療保健中心與質量局、聯合委員會一起改進并推薦作為“全面預防措施”的有效方法之一[1]。研究顯示Teach-back健康教育已被廣泛應用于醫療領域,并取得較好的成果。這種教育模式操作簡單易行,患者配合度高,可應用于任何健康教育的場合,例如醫院、社區保健中心等[2]。本院骨科中心自2016年采用Teach-back方式對創傷后行負壓封閉引流術(VSD)治療的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在提高患者對健康教育內容的掌握率及護理滿意度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骨科中心住院行VSD治療的創傷患者92例,其中48例采用Teach-back方式(觀察組),另外44例采用傳統健康教育(對照組)。觀察組男32例,女16例;年齡18~60(34.2±3.6)歲。對照組男 28例,女 16例;年齡 22~59(35.6±2.9)歲。兩組患者均在創傷后6h內就診。兩組患者性別和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納入標準:(1)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因急性創傷由急診收治入本院骨科中心住院的患者;(2)入院后采用VSD治療;(3)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患者或患者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入院時合并意識障礙的患者;(2)聽力嚴重障礙影響交流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在對VSD患者的圍術期護理過程中進行傳統健康教育,主要通過面對面的宣教方式,再配以宣傳冊及健康教育處方。責任護士在對患者進行治療護理的同時講解VSD的原理、作用、術后配合及注意事項。
1.2.2 觀察組 采用Teach-back方式,即對受教育者進行健康教育后,讓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教育信息的理解,對于受教育者理解錯誤或者未理解的信息,教育者再次進行強調,直到受教育者掌握所有信息為止[3]。由經過Teach-back課程教育培訓并掌握該宣教模式的責任組長對VSD患者實施宣教。首先責任組長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整體評估,評估患者的學習意愿及實際的學習能力。術前主要介紹疾病相關知識、VSD的原理及優點,術后主要宣教VSD有效引流的負壓、引流管固定、泡沫敷料、引流液的觀察,以及床上進行正確功能鍛煉、合理飲食對促進術后康復的重要性。然后從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社會家庭等方面確立其學習的需要,接著制定學習計劃、明確學習目標。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宣教時語速適中。盡量將宣教內容分解成短句傳遞給患者,每次宣教內容包含2~3個要點,宣教之后針對宣教的內容通過提問患者的方式來觀察患者對健康教育的掌握率。對未掌握教育內容的患者,教育者再次宣教指導,直至掌握為止,使患者對VSD的恐懼心理大大降低,能更好的配合治療[4],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包括患者對健康教育內容的掌握率及護理滿意度。查閱文獻后使用自制健康教育掌握率調查表[5],調查內容包括VSD的原理及優點、飲食宣教、術后觀察要點宣教及功能鍛煉4個項目。每個項目分別設全面掌握、基本掌握、未掌握3個選項,并以對應分數3、2、1表示,每個項目滿分為3分,得分≥2分為掌握。采用《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表》[6]測評本次研究對象的護理滿意度,分別設很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個選項。由責任組長在患者出院當天發于患者進行填寫并于患者離院時回收,回收率10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對健康教育內容的掌握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健康教育各項內容掌握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健康教育內容的掌握率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護理健康教育是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受傳統醫學模式的影響,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往往是簡單的信息傳遞。護理人員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對患者治療依從性有較大影響。傳統健康教育研究顯示初次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后,患者會逐步遺忘40%~80%的內容,一方面患者對接收的部分信息有一定誤解,另一方面患者缺乏詢問疾病相關信息的主動性,所以傳統健康教育不夠完善。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是基于循證醫學理論,采用信息獲取及循環往復的方式,幫助患者在回憶和理解中透徹地了解和預防疾病,能夠更好地自我管理疾病[7]。Teach-back健康教育在國外的醫療領域已被廣泛應用,但在我國采用Teach-back方式對VSD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研究較少。本研究顯示使用Teach-back方式加強了護患溝通,提高了護患之間的信任,增強了患者疾病自我管理的主動性,最終使患者達到身心健康的目標,從而進一步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本研究有效證實了這種健康教育方式的可行性,不僅有助于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雙向教育模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