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遠紅
摘 要:隨著當前我國城市地區經濟的快速增長,城市中垃圾的年增長量與經濟增長呈現正相關關系。根據有關調查研究顯示,目前我國城市垃圾產量將以每年10%~12%的速度遞增,預計在2020年我國城市中垃圾產量將達到5.5萬至5.7萬噸,面對著數量龐大的垃圾,我國迫切需要對當下垃圾資源的循環利用現狀進行改觀,本文中首先分析了我國城市中垃圾堆放對環境帶來的污染,然后介紹了城市垃圾資源循環利用的可操作性原則。最后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我國城市垃圾循環利用的具體政策。
關鍵詞:資源;循環利用;可操作性原則;思考
1 現階段我國城市中垃圾堆放對環境帶來的污染
現階段我國城市中垃圾堆放問題一直都是制約城市發展的一大因素,根據有關調查顯示,一噸固體垃圾在厭氧環境下會產生340~470立方米的污染氣體,這些污染氣體就會造成城市地區溫室效應,同時當前并沒有相適應的科學手段對這些污染氣體進行有效的控制和回收。此外,如果垃圾在填埋場所處理不當,還會對周邊的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這樣就會嚴重破壞周邊的生態自然環境,影響到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
2 城市垃圾資源循環利用的可操作性原則
2.1城市垃圾資源需遵循減量化原則
城市垃圾資源在循環利用的過程中需要遵循減量化原則,該原則就是需要減少進入生產消費流程的物質量,讓我國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學會預防垃圾的產生,從源頭上遏制生活垃圾的生產量。在工業生產中,企業可以通過減少每個產品包裝物質的使用量或是重新設計制造產品的制造工藝來節約資源,減少產品生產過程中的不必要浪費。在社會中,人們還需要減少對物品的過度追求,人們在購物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選擇包裝較少、可循環的物品減少污染物對自然環境帶來的壓力。
2.2城市垃圾資源需遵循再利用原則
在對城市垃圾資源進行處理的過程中,還需遵循再利用原則,這就需要人們盡量地多次使用自己所購買的產品,制造商也需要對產品的設計尺寸進行合理設計,避免所生產的產品淪為生活垃圾。此外,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將一件物品扔掉之前,首先需要考慮到這件物品的循環和可利用性能。同時可以將自己不需要的物品返回到市場體系中,捐贈給有需求的群體,市場中的消費者還可以通過購買一些二手產品或是稍有損壞的產品,這樣就可以避免對資源的不必要浪費。
2.3城市垃圾資源需遵循資源化原則
城市垃圾資源在處理的過程中還需遵循資源化原則,資源化原則實現的前提是盡可能地使用可再生利用資源,資源化是指將報廢的物質返回給工廠,然后在工廠中將物質重新粉碎后,再融入到新的產品中。這樣就可以將原本將消費者遺棄的“垃圾”轉化成全新的產品,進而減少這些報廢產品對焚燒廠和垃圾填埋場的壓力,實現資源可循環利用。
3 我國城市垃圾資源循環利用政策
3.1在城市地區建立垃圾資源管理機制
在我國城市地區應當建立起完善的垃圾資源管理機制,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在社區中大力宣傳和樹立垃圾資源利用意識,加強城市垃圾資源循環利用的管理工作。此外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部分社區設立垃圾回收獎勵制度,并對亂倒垃圾的行為進行罰款,從而調動民眾在日常垃圾處理過程中自覺回收可利用物質的積極性,減少城市中垃圾的產量。
3.2在垃圾資源管理中開發無害化技術體系
在對垃圾資源進行開發利用的過程中,還需要使用環境無害化技術對垃圾資源進行有效開發利用。通過使用該技術便可以達到污染排放量減少、垃圾資源有效利用,回收更多可利用廢棄物品,現階段,環境無害化技術在實施中主要有以下兩種:
第一,在垃圾資源管理中使用廢物利用技術。通過這項技術便可以對產業化垃圾和生活垃圾進行資源化處理,例如在垃圾管理過程中使用廢紙加工技術、廢舊玻璃加工技術、廢舊塑料轉化技術、有機垃圾合成技術等,同時在垃圾回收過程中相關企業還可以和環保部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對垃圾資源利用過程中的科學研究和成套設備加大研究力度,并做好垃圾處理工作中的科研成果示范和推廣工作;
第二,在垃圾資源管理中使用清潔生產技術。通過該項技術便可以實現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或者是少污染,社會中的有關部門需要在民間推廣清潔能源如天然氣、液化氣或是人工煤氣來替代煤產品來作為清潔燃料;在社會中限制產品的過度包裝;禁止使用一些一次性產品或是一次性包裝材料;在社會中推廣對環境無害或少害的紙張用品等,通過這樣的措施來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環境與經濟和諧發展。
4 結語
隨著當前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城市地區每年所生產的垃圾數以萬噸計,這不僅給城市周邊地區的生態系統帶來嚴重的威脅,同時也造成了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因此現階段在垃圾處理過程中加強資源的可循環利用,就可以有效地遏制垃圾對周邊生態環境帶來破壞,進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軍,岳思羽, 韓慶利,等.關于電子廢物資源循環利用的思考[J].環境保護科學, 2016, 032(00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