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蘆 璐

幼兒階段的教育是最為基礎的。由于幼兒的活動范圍主要在班級之中,故而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同幼兒的身心發展息息相關。本文以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幼兒班級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并相對應地提出了解決措施。
班級作為幼兒活動的主要場所,其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從幼兒的健康成長角度出發,為促進班集體的高效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
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個人的發展永遠伴隨著規矩,從小到大,規章制度都是不可避免的。很多教師在面對幼兒的時候,很容易忽略規則方面的制定。幼兒在班級中的行為沒有得到一定的規范,就很容易造成班級秩序的混亂。
在幼兒園中,青年教師占比較大。很多教師都是大學剛畢業的學生,理論知識充足但缺乏實踐經驗,故而在面對幼兒的時候很容易手足無措,陷入慌亂。教師的自身經驗的缺乏也會導致班級常規管理方面的問題。
不科學和不合理的教學模式不僅不能推動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反而會抑制幼兒的天性,使得幼兒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拒絕配合教師,管理將會陷入混亂。
教師面對幼兒時,應當從幼兒自身出發,根據幼兒的需求制定出更為合適的教學方式。
例如,教師可以采取如下的教學模式。一,同幼兒討論。教師在面對幼兒的時候,應該學會傾聽幼兒的想法,同幼兒進行友好的溝通和交流。在交流之中,教師可以快速地獲得幼兒的信賴。只有幼兒信賴教師之后,才會認真聽取教師日常中發布的命令,而非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另外,同幼兒的交流可以使教師全方位地了解幼兒的需求,從而制定出更加符合幼兒發展特定的規則和活動,幫助幼兒的校園生活順利開展。二,采取音樂規范。音樂可以一定程度上舒緩幼兒的情緒。當幼兒在陌生的環境之中,很容易出現各種吵鬧情況。教師可以為幼兒放一些幼兒熟悉的兒歌或者輕松舒緩的音樂,從而營造一個合適的學習環境。當幼兒的心情輕松愉快時,教師在推動班級管理工作的時候,也會更為順利。
幼兒作為班級的主體,其對班級管理影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首先要轉變自我意識,轉變自己的管理方法,在強硬和退縮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教師要發揮各項資源去培養幼兒的自我管理意識,幫助幼兒學會自控,從而使得班級管理更為輕松。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繪本故事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的思想。教師收集大量的繪本,在日常的學習中可以為幼兒朗讀這些故事或者同幼兒一起閱讀,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將會集中起自己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而通過教師的講解,幼兒也會理解這些故事背后的內涵。在教師的講述中,幼兒會嘗試著去進行自我管理。其次,教師要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班級環境。班級的規則會幫助幼兒去規范自身的行為。集體的力量是偉大的,而且低齡階段的幼兒善于模仿,教師引導幼兒參與到規范的班集體之后,很大程度上會推進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最后,幼兒都喜歡被表揚、被承認,教師可以發揮榜樣模范的作用,在班集體中,教師可以選出一個表現優異的學生作為模范,同時給予其一定的獎勵。幼兒在面對著榜樣同學的時候,將會激發起學習的興趣。
在面對班級這個大集體的時候,教師應當做到細致入微,觀察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表現,從最細微中發現每一個幼兒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
例如,教師要及時發現每個幼兒之間存在的矛盾,如小明和小亮因為玩具積木發生了矛盾,小明很喜歡玩具積木,但是小亮卻不愿意給小明玩,這就容易引起爭吵。教師要及時發現幼兒之間的小矛盾,問清楚情況并對幼兒進行耐心地引導,使雙方明確自身的錯誤和不足。當每個幼兒之間的爭吵都可以被教師耐心地撫慰下去時,班級的氛圍將會變得更為良好,而教師也可以在此基礎上推動幼兒園班級管理的工作。
教師需要從幼兒本身出發,以愛護學生為原則,轉變自身的教學方法,鍛煉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時教師更要注重自身的發展,細心關注學生,各個方面共同協作,齊心推動幼兒園班級管理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