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小波

案例:平日里身體健朗的李大媽,最近老覺得腹部隱隱作痛,本以為是腸胃炎老毛病犯了就沒有在意,依然下地干活。一天中午,吃完飯的李大媽像往常一樣來到自己菜地準備施肥,剛彎下腰,意外就發生了!李大媽腹部傳來一陣劇痛,這種劇痛讓李大媽癱在地上無法動彈,只能用手死死護著肚子,嘴里不停地叫喚著:要死了!痛死了!附近的村民聽見趕忙叫了救護車將李大媽送往醫院。經檢查,李大媽患上了急性膽囊炎,是膽囊結石引起的,和李大媽不注意飲食有關。因為一個人居住,李大媽在飲食上比較隨意,經常不吃早餐便下地干活。沒想到膽囊炎竟如此痛苦!那么膽囊結石有哪些治療方法呢?
這一傳統手術已經發展了百余年。腹腔鏡技術始于上世紀80年代,具有微創特點,能有效減輕患者痛苦,應成為治療膽囊結石和膽囊息肉的重要手段。但由于過去保膽取石手術發展并不成熟,手術治療效果和預后都不太理想,術后復發幾率較高,因此,過去普遍采用的是膽囊切除手術。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是將特制的導管插入腹腔,在腹腔鏡的監視下完成膽囊的切除。整個手術過程采取全麻,只需要在腹部切開0.5~1.5cm的小洞即可,屬于微創手術,適用于膽囊結石、慢性膽囊炎以及膽囊隆起性疾病。手術過程分六步完成:向腹部充入二氧化碳氣體制造氣腹、建立腹部操作孔、在腹腔鏡下處理膽囊三角、剝離膽囊取出膽囊、消除氣腹并完成手術。術后并發癥包括:①膽管、血管以及腸道損傷;②皮下水腫以及腹腔出血;③切口感染、切口疝、腹腔膿腫等。
膽囊能夠排泄膽汁,具有調節膽道壓力、促進消化的作用,是人體的重要器官,盡可能保留人體功能器官是患者與醫生的美好愿景。過去嘗試過很多排石保膽的治療方法,但都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療效,復發率問題始終存在,也嘗試過溶石療法以及體外碎石方法,但并沒有取得像泌尿系統結石那樣的治療效果。因此,在很長的時間里都是放棄了保膽取石手術。對于那些不適合手術切除膽囊的急性膽囊炎以及膽囊結石合并癥患者,可以選擇切開膽囊取石并結合膽囊造瘺的治療方法,手術后完全恢復的案例也是存在的。保膽取石手術的發展經歷了兩個過程:①舊式保膽取石手術:在腹部取切口,找到膽囊的底部然后切開膽囊,利用各種醫療器械取出找到的結石。因為過去醫療技術并不發達,醫生的操作只能憑借自己的經驗完成取石的過程,那些沒有并發現的結石依然留在患者膽囊內。手術過程比較簡單粗暴,結石不能完全取干凈,因此術后復發的幾率很高,并沒有達到患者想要的治療效果,加上開腹手術恢復較慢,因此這種老舊的保膽取石方法已經被棄用。②新式保膽取石手術:目前采用的保膽取石手術主要是結合腹腔鏡完成,利用纖維膽道鏡進入膽囊中檢查結石所在的位置以及膽囊的內部情況,在腹腔鏡的作用下可以直接查看膽囊內部細小結石,能夠做到將結石全部取干凈。對于懷疑有肝內外膽管結石的患者也可以使用膽道鏡進行檢查,這種治療方法創傷小,恢復快,術后復發率大大降低,治療效果以及預后都比較令人滿意。
選擇膽囊結石治療方法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以及合并癥情況綜合分析。事實上,有些病情嚴重的膽囊結石或膽囊炎是無法保留膽囊的,如果不及時切除就會產生更大的危害。因此,界定兩種手術的適應癥對于該如何選擇十分重要,保膽取石手術的適應范圍:膽囊結石與膽囊息肉,要有相關的依據可以證明該患者的膽囊功能尚未完全破壞,或者手術后膽囊的功能可以恢復。如果患者存在嚴重器質性合并癥不適用保膽取石術,那么必須采用膽囊切除術。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主治醫生會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治療方法,患者可不必過于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