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敏
[摘? ? 要] 最近幾年,隨著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一日千里的發展,圖書館信息服務資源內容迅速擴展,圖書服務途徑和服務方式的快捷性越來越強,圖書館從傳統提供紙質文獻閱讀,轉變為提供數據資源內查詢服務,在新時期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逐漸發展到提供移動閱讀服務,移動閱讀服務作為未來圖書館信息服務最主要的途徑,當前高校移動閱讀服務還處在起步階段,很多高校圖書館都沒有認識到移動閱讀服務對圖書事業發展的重要性,實現途徑還需要高校圖書館共同探討。
[關鍵詞] 高校;圖書館;移動閱讀服務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13. 064
[中圖分類號] G251?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9)13- 0150- 02
0? ? ? 引? ? 言
移動閱讀主要就是以手機和其他移動設備終端為主的一種無紙化數字閱讀方式,讀者在無線網網絡環境下,可隨時隨地閱讀數字資源。移動閱讀內容具體包含了期刊、電子圖書、報紙等文字資源、音頻信息以及各種圖片資料。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截至2017年底我國移動閱讀用戶規模到7.13億人,較2016年同比增長4.6%,2017年我國移動閱讀市場規模達到了158.24億元,同比增長19.7%,并且明顯高于其他各種閱讀,作為一種全新閱讀方式,移動閱讀是大學生最喜愛的閱讀方式。
1? ? ? 移動閱讀的優勢
1.1? ?成本較低,環保節能
眾所周知,移動閱讀的內容是數字化資料,用戶通過移動設備,智能手機聯網就能快速且免費地獲取大量的閱讀資料,相對傳統購書閱讀,成本要低得多。 無紙化閱讀不僅節約資源還低碳環保[1]。
1.2? ?時效高、搜索快捷
讀者通過專業門戶網站搜索引擎,可以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資料或者是內容,并且這些內容有聲像,圖文并茂,能有效滿足高校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需求。
1.3? ?管理方便,輕松閱讀
讀者可以在線閱讀或是下載閱讀存儲后進行閱讀,讀者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個性化閱讀收藏,管理方便。個性化、人性化、虛擬化、便捷化、交互性是電子化管理的優勢,這種優勢拓寬了閱讀方式,讓廣大讀者的閱讀更加富有休閑性[2]。
2? ? ? 移動閱讀給高校圖書館發展帶來的機遇
2.1? ?數字一體化管理,助推設備更新升級
在閱讀移動化和文獻數字化形勢下,高校圖書館必定會借助科學、系統且一體化的服務系統對高校學生、教師等提供移動設備,進行服務咨詢,讓他們隨時可以查看服務指南和圖書館的音頻視頻資源,同時還可以提供給高校教師、讀者收聽或者是閱讀的電子期刊、電子圖書等[3]。另外,還可以提供檢索書號、資源二維碼、數據庫查詢服務、聯網搜索等最基本服務功能。有些經濟條件較好的高校,還建立移動閱讀體驗室。但當前絕大多數高校圖書館硬件設備還不能到上述要求,基于此,高校圖書館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解決硬件問題,助推移動閱讀穩健發展。
2.2? ?數字化圖書館發展,積極轉變圖書服務
作為圖書館館藏文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數字資源隨著數字文獻載體高速發展,在新時期下,高效構建數字化圖書館是必然發展趨勢。隨著高校數字圖書館服務的不斷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擴展了其服務領域。通信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有機結合,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對高校數字圖書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作為現階段數字圖書館發展趨勢,移動服務主要是高校學生,教師通過互聯網隨時隨地獲取自己想要的資源,通常情況下移動閱讀終端都是單一單用,這樣一來,就極大地方便了圖書館的管理,開放了高校學生讀者的用戶權限,讓他們更好地獲取資源。因此,高校圖書館要堅持與時俱進、立足于長遠,根據廣大學生的需求,不斷延伸服務領域,為學生提供個性化閱讀服務。
2.3? ?讀者多元化需求,助推隊伍整體素質。
隨著移動閱讀的迅速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弱化了高校圖書館傳統的服務項目,讓圖書館服務質量和內容都大大增加。高校數字化圖書館的建立,讀者多元化個性需求,集成一體化管理系統的應用以及各種智能移動終端設備的管理等都對高校圖書館管理隊伍人員綜合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只有圖書管理人員具備全面的知識結構,才能真正了解讀者的需求,學會使用或是利用各種先進軟件管理圖書館藏資源,掌握移動閱讀技術,推薦或者是挖掘資源,改進或是研發基礎的服務方案。為最大化滿足高校學生個性化、多元化的閱讀需求,就需從整體上提高管理隊伍的整體業務能力和整體素質。
3? ? ? 新時期下高校圖書館移動閱讀服務策略
3.1? ?研發專屬閱讀軟件,擴大圖書服務空間
在互聯網時代,網絡平臺上閱讀軟件可以說是百花齊放,每一個閱讀軟件都是具有自己迷粉。當下“QQ閱讀”“掌閱iReader”等閱讀軟件是市面上活躍度最高的,但是這些軟件都是根據內容維度收費的,即便是這類閱讀軟件是收費的,但軟件中專業性內容資源較少,無法切實滿足高校學生讀者群體的閱讀需求。 還有一些不收費軟件,其專業資源是非常有限,因此絕大多數學生群體苦于無法找到適合自己移動閱讀軟件。如果高校為本校師生打造一款專屬移動閱讀軟件,必定會有效滿足本校師生閱讀需求。立足于另一個角度來分析, 由于互聯網用戶數量增長放緩,當前企業與企業的競爭用戶之間的競爭直接轉移到平臺之間的整競爭,在新時期下,移動終端從過去關注數量逐漸轉移到在重視質量上面,充分體現出了“內容為主”的特質。高校圖書館作為圖書內容創新提供者,如果根據自己館藏資源特色和本校學科專業特色,為本校學生打造一款專屬移動閱讀軟件,這個軟件中具有海量的閱讀資源,通過閱讀平臺的建立,為學生提供免費、公開的移動閱讀資源。研究發現,當前我國已經有一部分高校圖書館,研發專屬本校移動閱讀軟件,如,南京大學圖書館,研發的手機圖書館門戶“掌上匯文”,這款軟件是集掌上App、掌上門戶為一體閱讀服務平臺,“掌上匯文”能夠為學生提供電子書和紙質圖書的同步檢索,有效支撐學生電子書查詢閱讀。筆者通過研究還發現,南京大學圖書館,還具有諸多數據庫支持,在強大專業的平臺下,校內外讀者都是可以訪問圖書館電子資源,都是使用移動終端。與南京大學合作的公司是移動閱讀佼佼者,不管是在運營、還是在渠道、技術上都具有非常顯著的優勢。該移動閱讀平臺還與超星學習通合作,高校學生只需要掃描二維碼,安裝超星學習通,在該平臺上就可以在電子書借閱機屏幕上進行操作,將自己需求或者是喜歡的書籍下載到移動設備終端中,免費體驗高清閱讀。故而,我們可見,高校圖書館打造移動閱讀平臺,是非??尚械模瑫r也具有極大的擴展空間,另一方面,在移動閱讀資源建設過程中,還能有效整合電子書、期刊、圖書以及購買的數字資源信息,基于進一步突出本校專業化內容上,全面且具有深度的開發圖書的語音閱讀、視頻講解、名著的影視鏈接,力求在閱讀形式的變化,最大限度地滿足高校學生讀者多元化、多角度的需求,促使他們充分利用圖書館優質資源,進一步助推高校圖書館移動閱讀服務穩健長遠發展。
3.2? ?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提升閱讀服務質量
一直以來,高校移動閱讀服務業務重心都放置在維持數據穩定性和保證服務范圍上,在移動閱讀服務和讀者個性化需求上,存在著認識不足、追求不高的情況。在新時期下,隨著網絡平臺個性化推送服務的倒閉,以及讀者自我個性化需求的日益提升,在某種程度上,促使了高校圖書館需要為廣大讀者更提供更細致區分度閱讀內容,唯有如此,才能滿足高校學生專業化閱讀需求[4]。實質上,高校圖書館在這方面具有非常顯著的優勢,一直以來,一屆屆學生讀者,在充分利用或是使用圖書資源過程中,學生讀者通過閱讀終端監控器的、用戶管理信息系統,以及微博、微信等,留下閱讀個性化需求自畫像,針對于此,高校圖書館可以充分利用讀者信息,進一步了解各類讀者的個性、特點、嗜好等,為不同的讀者推送相匹配內容,促使相關衍生服務的充實完善。因此,高校圖書館可以與一些具有較強實力大數據分析合作,通過合作,在個性化服務推薦過程中引入讀者情景大數據。高校圖書館科學全面地分析這些數據,及時、全面、準確地評估讀者需求,之后圖書館再根據讀者的檢索趨勢或是閱讀愛好,主動及時地推動相關閱讀服務,進而更好地營造出個性化閱讀服務模式,促使移動閱讀個性化閱讀推送服務內涵的提升,促使高校師生忠誠度的提升,從整體上提高高校圖書館移動閱讀服務的滿意度。
3.3? ?構建電子數字資源館,共享互借互用模式
通常情況下,一所普通高校圖書館所具有數字資源,都能滿足絕大多數學生專業需求,但對于處在自我擴展、探索階段的高校讀者而言,優秀的數字資源當然是越多越好,現階段學科交叉日益密集,諸多新興領域或者是前沿領域,都會運用到一些獨特且稀缺的資源,如果高校無法接觸或是用于這方面的資源,不僅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專業學習,還會讓科研進度受到影響,甚至還會影響自身科研創新實力,因此,這就需要高校圖書館通過各種途徑開發資源,構建數字資源和電子圖書館共享互借互用模式,對于一些資金有限的高校來說,是一種多贏且有效措施,共享互借互用模式不僅可以低成本獲取稀缺獨到的資源,還能在某種程度上推廣本校圖書館服務影響力,樹立高校品牌,促使科技創新,最大化地發揮高等教育資源的作用?,F階段已經有一些高校在積極推進跨越邊界的圖書館資源共享,在這方面,我們有鮮活的案例可以研究,有相關數據信息可以分析,在實踐過程中,已經確立相關技術,方式、工具以及標準。在版權保護、流量分配、人才培養等問題上也在摸索推進。上述這些都為館際互借互用模式的構建和應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上述這些信息有利于在當下大數據環境背景下,構建數字資源和電子圖書館際互借互用模式,促使高校移動閱讀服務便捷度和質量的提升。
4? ? ? 結? ? 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下,高校開展移動閱讀是時代發展的需求,因此,高校圖書館要緊跟時代潮流推廣移動閱讀服務, 基于智能手機載體閱讀上,研發專屬本校的閱讀軟件,或者是采購其他移動設備作為移動閱讀的補充,多形式、全方位地開展移動閱讀服務。在這過程中,還必須要進一步完善閱讀器的借閱規范,通過各種途徑,開展操作培訓,最大化發揮廣大高校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助推高校圖書館移動閱讀服務的穩健長遠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彭麗君.Mobile 2.0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推行移動閱讀服務的可行性分析[J]. 現代情報,2011,31(12):82-84.
[2]張姣,李柯,盛興軍.國內外高校圖書館移動閱讀服務比較研究[J].現代情報,2017(2):83-88.
[3]馮會平,吳穎. 基于移動手持設備的高校圖書館移動閱讀服務功能的構想[J]. 創新科技,2017(3):85-87.
[4]吳漂生.江西省高校圖書館移動閱讀服務調查與分析[J]. 圖書館研究, 2018(1):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