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研究并探討缺陷分享安全培訓方法在腎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擇取該院在2016年7月—2018年6月期間錄用的40名腎內科護理人員,將其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其所選用的護理管理方案,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中包含了20名護理人員,其運用常規管理方案;觀察組中包含了20名護理人員,其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運用缺陷分享安全培訓。對兩組的管理結果進行觀察和統計。結果 觀察組的安全質量評分相對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意外事件發生率相對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評分相對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腎內科護理管理中,運用缺陷分享安全培訓的干預措施,其能夠有效地降低護理中的風險事件發生率,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優化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 缺陷分享;安全培訓;腎內科;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5(c)-000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explore the effect of defect sharing safety training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renal internal medicine. Methods From July 2016 to June 2018, 40 nursing staff of renal internal medicine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management scheme selected by them. The control group included 20 nursing staff,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consisted of 20 nursing staff.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ed defect sharing safety training. The management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unted. Results Safety quality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ccid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renal internal medicine, the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defect sharing safety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isk events in nursing care,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nursing staff, and optimize nursing quality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Defect sharing; Safety training; Nephrology; Nursing management
隨著現代醫療服務理念的發展,各種新型服務模式與管理模式出現,護理安全成為臨床工作中的重點內容之一。同時,也成為臨床護理質量評估的主要指標之一[1]。腎內科作為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收治的患者數量也相對龐大,護理人員工作環境相對復雜。為了保證腎內科的服務質量,必須要對其護理管理的合理性與科學性進行重視。在傳統的腎內科護理管理中,以常規管理模式為主。這種模式過于注重科室的制度,忽略了患者的具體狀況,同時,制度調節缺乏人性化,這也就很容易使得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降低,且在住院治療中的風險事件發生率較高,護理質量較差[2]。基于此,必須要對腎內科收治的患者,采取積極的護理管理措施。隨著近幾年臨床研究的深化,各種各樣的護理管理方式出現,缺陷分享安全培訓作為一種相對新型的護理管理模式,其能夠就整個護理中存在的缺陷進行明確,并針對性地制定安全培訓方案,使得護理人員的能力得以提升。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該院錄用的40名腎內科護理人員,將其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其所選用的護理管理方案,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中包含了20名護理人員,男2名,女18名,年齡介于22~48歲,平均年齡(32.39±3.45)歲,本科生8名、專科生12名,工作經驗3~27年,平均工作經驗(10.2±2.3)年,主管護師2名,護師5名,護士13名;觀察組中包含了20名護理人員,男1名,女19名,年齡介于22~47歲,平均年齡(32.92±3.54)歲,本科生9名、專科生11名,工作經驗3~28年,工作經驗(10.8±2.4)年,主管護師3名,護師6名,護士11名。對兩組護理人員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的護理人員其沿用的是傳統的腎內科護理管理措施。
觀察組則是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缺陷分享安全培訓方法。其主要內容為以下幾方面。
1.2.1 根據科室的具體環境,制定安全培訓計劃? 在觀察組中的20名護理人員,必須要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來對腎內科常見的一些護理缺陷進行明確,護士長根據整理結果,來篩選出其中的重點問題,并且圍繞這些重點內容進行安全培訓和計劃制定。
1.2.2 培訓方案? 在安全培訓中,盡量以“一對一”的形式來開展。由護士長將對應的護士和培養老師進行配對和分組,培訓時間在1個月左右;培養老師可由護士長從主管護師以及既往資歷相對豐富,工作優秀的護理人員中選取,并且結合制定的培訓計劃,來對護理人員的能力進行提升;注意安全培訓的重點應當是護理程序、護理內容、護理環境、護患溝通等多個內容結合所形成的。在培訓工作開展時,可以結合臨床相對典型的案例,使之能夠更為生動的表現臨床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制定合理的應對策略。在整個安全培訓的過程中,還必須要強化護理管理,集中關注用藥安全性和醫囑遵循狀況,要求護理人員具備對應的腎內科專業知識,以醫院規章制度和法律法規作為依據,杜絕薄弱環節的存在。
1.2.3 缺陷分享獎勵機制? 在臨床工作中,所有護理人員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夠達到最佳狀態,這就使得其會無意識地去規避一些缺陷,很容易導致腎內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得不到及時的提出和解決。對此,臨床可以制定缺陷分享獎勵機制,從而鼓勵護理人員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3? 評價指標
從兩組護理管理的階段中,各隨機抽取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且具備對應的研究價值。
①安全質量評分。參照醫院自制的護理評分量表,由護士長和年資較高的護士來進行共同評估。總分100分,分值越高則患者狀況越好。②護理意外事件主要包含給藥失誤、操作缺失、跌倒等內容。③護理滿意度。以問卷調查表的形式,讓患者對護理進行評估。總分100分,分值越高,則患者滿意高。
1.4? 統計方法
數據以SPSS 18.0統計學軟件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經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的安全質量評分相對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意外事件發生率相對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評分相對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3? 討論
由于在臨床工作中,護理人員面對的患者存在個性化,這就使得護理內容或多或少都存在缺陷。有的缺陷相對較小,很難被護理人員和對應管理人員所發現,且不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影響,臨床自然也不會對其過于重視。但是,有的缺陷相對較大,其可能會對患者的治療產生限制,影響護患關系和護理安全。對此,必須要及時的發現和規避。從護理缺陷的內涵上看,其主要包含護理差錯和護理事故兩個方面[3]。是指在護理服務中出現的管理、技術、溝通等多方面的失誤[4]。在近幾年的臨床調研中,護理安全事件的發生率相對提高,這些將會給各個科室的工作造成較大的限制。
腎內科作為臨床收治患者數量較大的一個科室。如果護理存在缺失,將會對患者的治療產生一定的限制,進而為其生命安全。因此,必須要加強臨床對護理的管理工作。常規護理管理以制度為前提,根據制度來對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一一評價[5]。這種模式下存在的管理空白區域相對較多。缺陷分享安全培訓作為近幾年來提出的一種新型管理模式,其以“缺陷分享供他人警示”和“優先考慮護理安全”兩個基礎理念為核心,采取的是“針對缺陷培訓”和“獎勵缺陷提出”的模式[6]。在這種培養模式下,護理人員能夠正視自己存在的問題,并且積極地提出,使得對應的安全教育內容得以充實和完善[7]。在該次研究中,觀察組的護理人員運用缺陷分享安全培訓方法進行管理;對照組的護理人員運用常規護理管理。從結果比較,觀察組較優。
綜上所述,在腎內科護理管理中,運用缺陷分享安全培訓的干預措施,其能夠有效地降低護理中的風險事件發生率,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優化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賀棟梅.腎內科護士風險管理能力培育的實踐與探討[J].醫院管理論壇,2018,35(12):49-51.
[2]? 李曉丹.腎內科患者圍透析期護理對凝血相關不良事件的預防作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34):170-171.
[3]? 梁曉鋒,李萌,黃小靜.腎內科護理帶教中問題式教學法的應用分析[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8,7(4):699-700.
[4]? 付堂紅.老年腎內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和護理干預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29):106.
[5]? 候冬梅.腎內科護理安全問題及護理對策探討[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2):48,50.
[6]? 范巍.腎內科護理風險的相關因素及探討風險管理的策略[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29):54-55.
[7]? 胡玉蓉.缺陷分享安全培訓方法在腎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18):90-91.
(收稿日期:2019-02-28)
[作者簡介] 陳洋(1986-),女,山東菏澤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腎內科護理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