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了解該地區二級及以上醫院輸血科(血庫)的現狀,為更好地規范臨床用血管理提供依據。方法? 通過聽取匯報、查閱資料和現場檢查等方式,對2018年9—10月該地區30家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輸血科(血庫)的基礎設施、機構設置、人員配置、制度建設、技術開展等方面進行督導檢查。結果 30家醫療機構中有4家成立了獨立的輸血科,71.2%的工作人員由檢驗科兼職,房屋面積有12家達標,17家使用計算機輸血管理系統,24家建立了質量體系文件,25家開展了鹽水相+ 非鹽水相交叉配血,18家開展了不規則抗體篩查,11家開展了常規檢測的室內質控,27家參加省級以上室間質評,6家開展了自體輸血,僅有1家開展疑難血型鑒定及疑難配血工作。結論 該地區醫療機構輸血科(血庫)的建設和臨床輸血管理逐步規范,但還存在醫院管理層對輸血科的基礎設施、人才培養、監督管理落實不到位,輸血科的制度建設和技術開展相對薄弱,專職人員欠缺等問題。
[關鍵詞] 輸血科;血庫;督查;管理;血液安全
[中圖分類號] R19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5(c)-0162-03
輸血作為一種治療手段在挽救患者生命時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醫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1]。科學、安全、合理輸血是臨床醫療質量的重要指標,不僅關系到臨床治療的結局和患者個人的健康,更是關系到血液安全的公共衛生問題[2]。輸血科(血庫)是保證臨床科學、合理、安全用血的主要科室,其規范管理是輸血安全的先決條件。目前,國內醫院輸血科(血庫)存在結構設置和資源配置不合理、輸血質量管理水平低、輸血全流程操作不規范的問題[3]。為促進該地區臨床用血工作安全、合理、規范,曲靖市衛生行政部門于2018年9—10月組織人員對該地區30家二級及以上醫院輸血科(血庫)進行現場督導檢查,現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督查對象
曲靖市中心血站供血范圍內的30家二級及以上醫院輸血科(血庫),其中二級醫院26家,三級醫院4家。
1.2? 督查內容和標準
根據原衛生部發布的《臨床輸血技術規范》《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等標準和規范的要求,依據《云南省衛生廳關于加強醫療機構輸血科(血庫)建設和管理的通知》,對輸血科(血庫)的基礎設施、機構設置、人員配置、制度建設、技術開展等方面進行督查。
1.3? 檢查方法
采取聽取匯報、查閱資料和現場檢查的方式進行。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輸血科(血庫)設置和人員情況
30家醫院輸血科(血庫)設置和人員情況,見表1。
2.2? 輸血科(血庫)基本設施與制度建設
按照《云南省衛生廳關于加強醫療機構輸血科(血庫)建設和管理的通知》要求,輸血科(血庫)的業務用房面積不低于50 m2,500張病床的醫院使用面積不低于100 m2,布局合理,滿足工作任務的需要。30家醫院輸血科(血庫)基本設施與制度建設情況見表2。
2.3? 輸血技術開展
30家醫院輸血技術開展,見表3。
3? 討論
此次督導檢查發現,本地區醫療機構輸血科(血庫)的工作已逐步規范開展,大多數醫院配備了必要的業務用房和儀器設備,人員配置、人員結構基本能適應日常工作需要。但各醫院輸血科(血庫)之間發展不平衡,管理水平參差不齊,三級醫院在人力資源和房屋配置、質量管理等方面優于二級醫院,三級醫院管理較為規范,人員素質相對較高。自《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臨床輸血技術規范》實施以來,各醫院都成立了臨床輸血管理委員會,醫院對輸血科(血庫)的建設和管理逐漸重視,不同程度地加強了軟硬件建設,但還存在明顯的不足,特別是二級醫院,只有一家成立獨立的輸血科,其余輸血科(血庫)掛靠檢驗科管理,成為檢驗科的一部分,極大地限制了輸血科(血庫)的業務發展,與重慶市的調查類似[4]。部分醫院輸血科(血庫)人力資源不足,人員構成不合理,缺乏臨床專業背景的輸血人員,且二級醫院輸血科(血庫)兼職人員比例較大,86.6%的工作人員同時從事檢驗科和輸血科的工作,并把主要精力放在檢驗科而忽視輸血科,導致輸血業務知識掌握不精,操作規程不熟,不利于輸血技術的發展。總體來看,該地區輸血科(血庫)或多或少的存在管理不到位,臨床輸血管理委員會未嚴格履行職責,未起到指導和監督作用,制度形同虛設的問題,應引起醫療衛生行政部門的高度重視,切實加強輸血科(血庫)的管理和督導檢查力度。
輸血科(血庫)的基礎設施和制度建設方面,部分醫院輸血科(血庫)房屋面積不足、區域設置不合理、硬件設施不完善,還存在缺少獨立的發血室、實驗室、標本接收室以及未配備血小板保存箱、血型血清學專用離心機、融漿機等設備的情況。13家醫院未建立和使用計算機輸血管理系統,血液管理過程以人工和紙質化形勢呈現,這不利于臨床用血的信息化、自動化、規范化管理。部分醫院輸血科(血庫)質量體系不規范、不完善,建立的質量體系文件不夠系統,臨床用血的管理與監督沒有可操作性。輸血科(血庫)的建設,不應簡單地遵循原有的管理模式,應建立全面質量管理,規范輸血流程,更新輸血技術,科學合理使用血制品,才能更好地發揮輸血科(血庫)在醫院建設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該地區輸血科(血庫)業務技術的開展方面不容樂觀,大多數醫院未開展自體輸血,未配備血液回收機,部分醫院有術前自體儲血相應的工作制度和采血設施,但據調查該地區迄今為止只有一家醫院實施過儲存式自體輸血的工作。近年來血液供應不足,臨床節約用血和科學合理用血是緩解血源緊張的重要方面,節約用血技術如儲存式自體輸血、稀釋式自體輸血、回收式自體輸血是節約用血很好的方法[5]。《臨床輸血技術規范》明確規定:交叉配血不合時;對有輸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內需要接受多次輸血者必須按有關規定作抗體篩選試驗,但此次檢查仍有12家醫院未開展患者抗體篩選試驗。輸血前的常規檢驗每家醫院都能獨立完成,并按要求積極參加省級以上室間質評,但多數輸血科(血庫)未開展室內質控,無室間質評的總結分析。90%以上醫院輸血檢測僅限于常規檢驗,未能獨立開展疑難血型鑒定和疑難配血工作,與金晶純等[6]調查的遼寧省情況相似。輸血科(血庫)準確的血型鑒定、必要的抗體篩選以及合理的交叉配血試驗是臨床有效輸血的保障,通過對不規則抗體進行篩選和鑒定,制定正確的配血措施,防止因為輸注含有某抗體相應抗原的血液而引起溶血性輸血反應[7],從而保證患者輸血安全。
綜上所述,輸血科的科學管理是血液產品是否能科學、合理、安全、有效地輸注給患者的保證,輸血科的發展水平在醫院建設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醫院的重視是輸血科發展的前提,醫院應加強輸血科基礎設施的建設,保證足夠的房屋面積,合理規劃各功能區域,配備必要的儀器設備和專業技術人員,保證輸血常規工作的順利開展;臨床輸血管理委員會要切實履行職責,定期開展輸血知識培訓、輸血指導、監督檢查及質量評價等工作,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和驗證,不斷提高醫院輸血技術水平;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定期組織輸血工作的監督檢查,對輸血科的管理建立長效機制,形成從上到下、多部門聯合的臨床輸血管理監督檢查機制,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指導、監督和整改,這是規范臨床用血管理的必要措施。
[參考文獻]
[1]? 李杰,許桂平,李晶晶,等.信息化管理在提高輸血申請單合格率中的效果探討[J].中國輸血雜志,2016,29(11):1290-1292.
[2]? 王燕.淺談醫院合理性用血評價[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7, 19(4):355-357.
[3]? 張燕,文愛清.醫院輸血科實踐AABB質量管理體系意義之我見[J].中國輸血雜志,2017,30(10):1199-1200.
[4]? 楊冬燕,段恒英,何濤,等.重慶市某轄區二級及以下醫院臨床用血管理現狀督查回顧性分析[J].云南醫藥,2017,38(4):383-386.
[5]? 魏少平,樊鳳艷,李翠瑩.臨床輸血紅細胞O:T比值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7,30(4):384-386.
[6]? 金晶純,郝一文.2016年度遼寧省三級醫院臨床用血及輸血科(血庫)管理情況的調查及匯總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7,30(4):387-390.
[7]? 黃建嬌,吳圣豪,胡型忠.凝聚胺交叉配血不合患者輸血的安全管理和風險控制[J].中國輸血雜志,2016,29(7):722-724.
(收稿日期:2019-02-21)
[作者簡介] 余桂華(1975-),女,云南曲靖人,本科,副主任技師,研究方向:輸血質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