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煜 晉國蓉 楊衛平 徐晶 尚靜賢

[摘要] 目的 對醫護一體化宣教在結腸鏡監察患者腸道準備中所起的效果展開探討。方法 將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該院行結腸鏡檢查患者114例納入對照組,此組患者僅由護理人員進行宣教;將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該院行結腸鏡檢查患者117例納入觀察組,此組患者行醫護一體化宣教。對比兩組患者的腸道清潔度、二次腸檢查情況以及患者的整體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腸道清潔度,檢查成功率以及患者滿意度均好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結腸鏡監察患者應用醫護一體化宣教,能夠顯著提升腸道準備效果,增加檢查成功率,具有良好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醫護一體化;健康宣教;結腸鏡檢查;腸道準備;腸道清潔度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5(c)-0062-02
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CRC)發生率逐年上升,目前已經高居所有腫瘤疾病當中的第三位[1-2]。當前,倡導系統疾病診斷、治療過程中,結腸鏡是最為有效而且常用的方法。而結腸鏡檢查當中,腸道的整體清潔度對于檢查最終效果起決定性作用[3]。2016年6月—2018年5月為此該院通過構建醫護一體化的宣教模式,并且最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該院行結腸鏡檢查患者114例納入對照組,其中包括男68例,女46例,年齡17~70歲,平均(39.7±12.6)歲;將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該院行結腸鏡檢查患者117例納入觀察組,此組患者行醫護一體化宣教,其中包括男62例,女55例,年齡9~70歲,平均(39.8±13.1)歲。所有患者均因:健康體檢、大便習慣改變、大便出血、腹痛、腹瀉、腹部腫塊及原因不明的貧血及消瘦等入院檢查。
納入標準:①首次行消化內鏡檢查;②具備一定理解能力與文化水平;③無胃腸外科手術史。排除標準:①結腸鏡檢查禁忌證;②有結腸鏡檢查史;③有胃腸外科手術史;④腸道疾病史明確;⑤精神疾病和智力缺陷;⑥急危癥患者、孕婦。患者服用腸道準備藥品統一采用3 L復方聚乙二醇(PEG)電解質散分次口服方案。兩組患者相關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此組患者應用常規的腸道準備健康宣教方案。在患者預約檢查時,由我科室的相關護理人員想患者口頭的告知患者的檢察時間、腸道的相關注意事項并且開展腸道準備的相關健康宣教,之后向患者發放結腸鏡監察的注意事項宣傳單。
1.2.2 觀察組? 腸道準備健康宣教方案。
(1)組建醫護健康宣教小組 每個醫護小組由 N2 級及以上護士和主治醫師及以上職稱醫師各一名組成,每組分管 2~4個結腸鏡檢查患者。醫護小組共同對結腸鏡檢查患者進行評估:根據病情、心理、文化背景、精神狀態等對病人進行全面評估,共同制定結腸鏡檢查護理方案。醫護小組醫生負責給結腸鏡檢查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結腸鏡檢查的操作過程,引導患者認識結腸鏡檢查,取得患者信任和主動配合。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講解腸道準備服藥方法。
(2)醫護小組制訂個性化健康宣教和腸道準備方案:①要求便秘患者提前72 h進行緩瀉藥物的服用,以達到提升腸道清潔度的目的。②針對腹瀉次數過多的患者,則應該依照患者的情況縮減導瀉藥物的用量。③針對老年人以及身體情況較差等耐受性不好的患者,應要求其分次服用導瀉藥物,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④與內鏡操作醫生合作,針對患者的胃腸道應用波士頓腸道評分表進行評分,并且在患者的檢查報告單當中進行客觀反饋。
(3)應用多種方式展開宣教:①由醫護小組共同協商制定檢查前的食譜,給患者以規范性的飲食指導,避免患者出現盲目飲食以及因飲食限制導致自身產生影響不良。②通過宣傳展板以及制作視頻、發放彩頁來進行宣傳。③給予每位患者發放1份與宣傳視頻對應的相關文字資料,從而更加方便患者隨時接受相關檢查。
1.3? 評價指標
1.3.1 腸道準備清潔度? 采用國際通用波士頓腸道準備評分標準[4]。量表最高分9分,最低分0分,總評分8~9分表示優,7分表示良,6分表示腸道準備不佳。
1.3.2 進行二次插管檢查? 由于初次檢查時患者腸道內視野較差,另外有一部分患者不能夠順利進行插管,必須要重新進行瀉藥的服用以及腸道準備工作,以便于最終確診。
1.3.3 滿意度調查? 患者完成腸道的相關檢查之后,根據患者對于醫護人員的服務進行滿意度評分。整個評分工作通過自制的滿意度評分表來進行,其中主要包含五個項目,分別為:心理護理、認同感、健康教育、服務態度以及操作技術,并且每一項目都分為:滿意、一般以及不滿意三個評價指標[5]。
1.4? 統計方法
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x±s)對比以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腸道準備清潔度比較
觀察組的清潔度優于對照組(Z=-4.692,P<0.001)。觀察組的清潔度為88.04%(103/117),高于對照組的69.29%(79/1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4.991,P<0.001)。見表1。
2.2? 兩組患者二次腸鏡檢查的基本情況比較分析
對照組患者進行二次腸鏡檢查的共有14例,占總數的12.28%;而觀察組的患者則無患者參與二次腸鏡檢查(0.00%),兩組患者二次場景檢查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6.224,P<0.001)。
2.3?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在認同感、服務態度、健康教育、心理護理、技能操作方面的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69,P<0.01)。詳見表2。
3? 討論
大腸疾病的篩查以及診斷當中,結腸鏡的應用較為廣泛,而且準確率高,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檢驗以及治療輔助設備。通過高質量的腸道檢查準備能夠更加方便地開展結腸鏡檢查。但是,目前在檢查前腸道準備的質量不高是全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的難題。進行腸道準備的整個過程相當復雜,而如何開展患者指導工作本身就顯得尤為重要。相關文獻[6]指出,通過醫護一體化模式,開展整體的資源整合,最終形成多學科的合作服務,讓醫護能夠共同合作為病患服務。通過高質量的協調以及配合,最終保證優質護理服務長效機制能夠進一步建立落實,最終保證“患者為中心”的理念收到良好的效果。該科室通過醫護一體化的服務模式構建,以此來更好地幫助患者進行腸道準備,首先作為醫護團隊需要共同的為患者的腸道準備提供相關的宣教,并且將多種形式的健康宣教充分融入到患者的生活之中,通過此種方式更好地讓患者理解并且積極的配合。另外,通過醫護一體化的宣教方式本身的綜合性明顯更高,其中不僅涉及醫學還涉及到其他專業的眾多知識,作為醫護人員在健康教育活動開展過程當中必須要具備相應的責任感,充分結合患者自身的的特點來針對性制定方案,并且通過結合多種方式來提升腸道準備的清潔度,提升檢查成功率,通過實踐表明,觀察組患者的腸道清潔度,檢查成功率以及患者滿意度均好于對照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針對結腸鏡監察患者應用醫護一體化宣教,能夠顯著提升腸道準備效果,增加檢查成功率,具有良好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迎.我院實施醫護一體化改革的做法和體會[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2,18(1):47-48.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醫政醫管局,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范(2015版)[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5,14(10):783-799.
[3]? 黃容旺,吳文華.復方聚乙二醇聯合乳果糖在便秘患者結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效果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5(13):95-97.
[4]? Lai EJ,Calderwood AH,Doros G,et al.The 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a valid and reliable instrument for colonoscopy-oriented? research[J].Gastrointest? Endosc,2009,69(3Pt2):620-625.
[5]? 馬靜.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作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3):2170.
[6]? 杜奕奇,汪鵬,土邦茂,等.中國消化內鏡診療相關腸道準備指南(草案)[J].中華消化雜志,2013,33(9):705-707.
(收稿日期:2019-02-23)
[作者簡介] 范煜(1975-),女,云南昆明人,本科,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內鏡護理及管理。
[通訊作者] 晉國蓉(1972-),女,四川成都人,本科,主任護師,研究方向:消化內鏡護理及管理,E-mail:3986645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