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不忘根本,勞動圓夢”。
俗話說:“不勞動,無以立。”斯言不謬!勞動既是我們修身立命的根本,又是我們自我發展的途徑。用勤勞去創造價值,用打拼去實現夢想,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更是我們每一個青年人內心深處的真實信仰。有人認為,新時代下勞動可以被機械取代,有的人認為勞動太累,甚至以勞動為恥。但我認為,我們應以勞動為榮,熱愛勞動,積極投身于勞動。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著勞動的傳統。古有小農經濟下的男耕女織,有春秋戰國時期的鐵犁牛耕,我們生產出了滿足人們溫飽的水稻,創制出了曲轅犁,水車等,這些都是勞動下的產物。勞動推動著生產工具和生產關系的變革,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勞動。而今,我們生活中亦有諸多先行者:是南仁東戴著安全帽親身勘測選點打造的天眼傳來宇宙之聲;是秦玥飛投身于實踐扎根基層的黑土麥田項目助力鄉村振興;是港珠澳大橋建設者不畏艱險鑄就世界奇跡……他們通過勞動實現靠自己的價值,完成了自己的夢想,也為中國夢助力,這些都離不開勞動。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同學們!還記得100年前的五四運動嗎?面對不平等條約,他們站了起來。而今,我們應以好逸惡勞的行為思想為恥,熱愛勞動,積極投身于勞動,以勞動為榮。同時,正確理解勞動的定義,正確理解新時代勞動的價值,將時代精神注入勞動中,才會使勞動煥發出新時代的光芒。不要急著走向詩和遠方,先在家里幫助家人做做勞動;不要總想著去改變世界,先把自己的一方天地掃好;先在心里踏踏實實埋下勞動的種子,然后,再去解一道數學題,去寫一篇作文,然后走進大學,走進社會,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勞動光榮、創造偉大是對人類文明進步規律的重要詮釋。”勞動精神,更應成為每個人的精神原色。就讓我們從我做起,熱愛勞動,讓勞動蔚然成風,以“勞動精神”書寫新時代,鑄就中國夢!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本文優點非常突出:標題靚,立意準,層次分明,語言干凈。《用勞動書寫新時代》標題表明觀點,奠定了全文的論證之基,使理性說理顯得親切可感。在行文中,文章先論述勞動的價值與意義,后論述青少年的建議與思考,層次清晰,中心突出。論證方式靈活,舉例、排比、感嘆句等自然融合,特別是引用論證貫穿全篇,使文章理性而不失文采。文章語言不拖泥帶水,通篇幾乎沒有語焉不詳的句子,反映了作者扎實的語言功底。
(點評: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