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會才
2019年高考共有八套語文試卷閃亮登場,這八套語文試卷是全國卷Ⅰ、全國卷Ⅱ、全國卷Ⅲ、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江蘇卷、浙江卷。仔細閱讀這8套試卷的作文題,猶如一道彩虹,赤橙黃綠青藍紫,處處都是炫人眼目的亮點,不禁讓人從內容到形式為之驚嘆。
掩卷沉思,知道這八套作文題在內容方面出彩,是因為——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關乎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這是當今中國最大的政治,沒有一個人能夠回避。高考作文題自然也不能回避。正因為這樣,全國卷Ⅱ給的材料才涉及“五四運動”,新中國成立等內容;正因為這樣,天津卷才給了方志敏、陶行知、黃大年有關愛國的名言;正因為這樣,無論是北京卷,還是上海卷,材料中才都出現了“中國”字眼。
8套試卷,4套弘揚新時代主旋律。這提醒我們,青年學生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要關注國家、關注民族、關注社會,為將來置身于改革開放大潮中做好準備。就來年備考而言,需要我們每個考生多看新聞,關注時事,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和時代同步,當來年出現弘揚時代主旋律作文的時候,我們才會有備無患,寫出感情充沛,充滿時代氣息的好文章。
全國卷Ⅲ給了一幅漫畫,畫的是畢業前最后一節課,老師說:“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上課老師的話,意味深長。老師和同學們朝夕相處三年,師生情誼深厚,現在要分手了,作為老師是依依不舍。畢竟,老師在同學們身上傾注了太多太多的心血;畢竟,老師是看著同學們一點點成長起來的;畢竟,同學們就是老師三年來最心愛的“作品”。仔細閱讀這道作文題,我們會為之感動。因為這幅漫畫能夠讓我們想到很多很多學校生活中關于老師的感人細節,能夠讓我們學會感恩,學會去愛。
去年全國卷Ⅲ作文材料給的是深圳1981年的口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浙江的時評標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雄安的標語“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顯然是屬于弘揚主旋律類的作文題。到了2019年,作文來了一個華麗轉身,給了一幅漫畫,讓我們學會感恩,學會去愛,引導我們去感受人間美好情愫。這提醒我們,我們的生活中有主旋律,但不是僅僅有主旋律,也就是說,有高山、大海、參天大樹,也有小花、小草、小橋流水。前者我們需要,后者我們也需要。備考時切忌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千萬不要走極端。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正因為這樣,青年的健康成長,才需要我們全社會給以關注。高考作文命題,有一個原則,就是切合學生的思想實際。只有切合學生的思想實際,學生才會有感而發,言之有物。切合學生的思想實際,其實就是通過擺出問題,讓學生深入思考,從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健康成長。2019年全國卷Ⅰ,給了考生關于勞動的一些材料,其中很重要的是一些同學的言論,其中有“我們學習這么忙,勞動太占時間了!”,還有“科技進步這么快,勞動的事,以后可以交給人工智能啊!”還有“勞動這么苦,這么累,干嗎非得自己干?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對這些言論,我們耳熟能詳,因為這些言論,有的可能就出自我們身邊同學之口,甚至是出自我們自己之口。這都是一些錯誤言論,表現了對勞動的不正確認識。看來,現在有必要匡正對勞動的認識了,否則就會影響一代青年的健康成長。正因為這樣,命題人才命制了這道作文題。
全國卷Ⅰ作文題提醒我們,有必要對當今中學生的思想實際給以全面梳理,看一看還有哪些錯誤認識,還有哪些認識不到位,還有哪些認識呈模糊狀態,然后擬制成作文題,通過寫作文的方式給以關注,給以修正。只有這樣,來年再出這樣的作文題,我們才能高水平出手,寫出讓閱卷老師為之贊嘆的高水平作文。
關于思辨能力,2017年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發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維品質”,“通過語言運用,獲得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的發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和獨創性等思維品質的提升。”并且專門設立了“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指出“本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學習思辨性閱讀和表達,發展實證、推理、批判與發現的能力,增強思維的邏輯性和深刻性,認清事物的本質,辨別是非、善惡、美丑,提高理性思維水平。”看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思辨能力的培養,提到了相當高的高度來看待。其實,這也容易理解,因為思辨能力是處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們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的大小,直接決定了一個人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從而影響一個人對問題的正確處理能力。正是因為這樣,高考作文題歷來都十分注意其思辨性。2019年高考作文題也不例外。江蘇卷給的材料是:“物各有性,水至淡,鹽得味。水加水還是水,鹽加鹽還是鹽。酸甜苦辣咸,五味調和,共存相生,百味紛呈。物如此,事猶是,人亦然。”這是一則富有思辨色彩的材料,如果沒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怕是審題也困難。浙江卷給的則是相反的兩種觀點材料,一種觀點是“作家寫作時心里要裝著讀者,多傾聽讀者的呼聲”,一種是“作家寫作時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不為讀者所左右”,要求則是:假如你是創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將如何對待你的“讀者”?看來,寫好這道作文題,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
8道作文題,其中有兩道是關注學生思辨能力的題目,這么說來,這類題目還要給以高度重視。復習備考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大題量的審題訓練,并在審題訓練的基礎上進行寫作訓練。
掩卷沉思,知道這八套作文題在形式方面出彩,是因為——
幾十年來的高考作文,開始是命題作文,后來是材料作文,再后來是話題作文、新材料作文、任務驅動型作文。可以說高考作文題目命制,幾十年一路走來,探索創新是其不變的靈魂。2019年高考全國卷Ⅱ,要求從所給的5個任務中選擇一個,“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完成寫作”。其中前三個依次是:① 1919年5月4日,在學生集會上的演講稿。② 1949年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慶祝游行后寫給家人的信。③ 1979年9月15日,參加新生開學典禮后寫給同學的信。這實際上就是要我們穿越到100年前做一回參加“五四運動”的青年,要我們穿越到70年前做一回參加開國大典慶祝游行的青年,要我們穿越到40年前做一回新生開學典禮上的新生。玩穿越,這不是令人怦然心動的創新嗎?這種創新將我們引到特定的情景中,自然會產生豐富的聯想和想象,自然會激情澎湃難以自抑,這樣寫出的文章自然是膾炙人口,讓人為之拍案。如果做問卷調查,我想廣大考生一定會答:我喜歡。因為青年學生都是探索創新天生的支持者。
對2019年全國卷Ⅱ的創新,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切入作些分析。作文題要求“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完成寫作”,其實就是要將“我”給以異化。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我”就是現實生活中的自己,其實,“我”還可以是現實生活中的他人,或大洋彼岸的政治家,或美國陸戰隊的士兵,或上千年前的古人,或文學作品中的人物,還可以是一枚鵝卵石,或一棵小草,或一朵野花,甚至是女同學頭上的一枚發卡等。這么說來,全國卷Ⅱ也只是在將“我”異化的道路上往前邁了一小步。說到這里,我們提醒大家,在復習備考2020年高考作文的時候,完全可以在將“我”異化的道路上繼續往前走,就是說將“我”異化到底,或者說將創新進行到底!
就創新而言,無論是縱向前進,還是逆向行走,只要是引導他人到未曾踏入的土地,見識一番新天地,那么可以說都是創新。2019年高考全國卷Ⅰ及卷Ⅱ中的第一個任務,都是要求寫演講稿。演講稿,大家都不陌生,是演講所用底稿。縱覽多年來的高考作文題,從來沒有考過演講稿。從這個角度來說,要求考生寫作演講稿,也是一種創新。
演講稿,是一種特殊議論文,所謂特殊,也就是說,演講稿有一定的格式,這就是開頭要有稱呼、問候,結尾要有“謝謝大家”之類的結束語;要看對象,全國卷Ⅰ明確規定對象是復興中學的同學們;要具有鼓動性,讓每個聽眾聽我們的演講不僅信服我們的觀點,而且還要產生去實踐我們觀點的激情;要出奇制勝,用什么材料,怎么講,都大有學問,需要縝密思考安排,這樣才能抓住聽眾,讓其入神傾聽,并為之拍案。
我們平常也舉行演講比賽,其中參加演講比賽的學生有福了,因為他們知道演講稿怎么寫,遺憾的是平日作文訓練很多學校對演講稿這種體裁有所忽視,以致多數學生并沒有寫過演講稿。可以說,這是一種教訓,我們對傳統作文體裁,還該梳理,看一看哪些高考還未曾涉及,比如辯論稿、倡議書等,然后講明白其特點和寫作的基礎知識,并進行相應的訓練。
新材料作文,已經出現多年,是考查學生寫作能力行之有效的命題形式。2019年高考,天津卷、上海卷、江蘇卷、浙江卷作文題,都屬于這類作文。其中天津卷是名人名言組合型,其他三套試卷都是哲理材料型。新材料作文類型很多,除了今年出現的這兩種外,還有故事材料型、詩歌材料型、對聯材料型、論辯型等,我們都該給以重視。
除了新材料作文,還需要指出的是,今年出現了漫畫作文。按說,這是一種特殊的新材料作文。因為特殊,我們單列,給以說明。漫畫作文,作為一種作文題型,高考全國卷從不回避,只是像獨行俠一樣,在我們幾乎已經將其忘卻的時候,它又突然從某個角落冒了出來。2016年全國卷Ⅰ考的是漫畫作文,題目是:
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過了兩年,全國卷Ⅰ沒有出現漫畫作文,倒是全國卷Ⅲ出現了。我們也將題目附在這里:
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據“小林漫畫”作品改編)
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漫畫作文,2016年全國卷Ⅰ出現了,2019年全國卷Ⅲ又出現了。這說明什么呢?這說明漫畫作文作為一種傳統作文命題形式,命題人一直沒有忘記,只不過在高考試卷中亮相的時機需要選擇;這說明不同考區的作文題形式,并不是像惰性元素那樣穩定,也是變化的,且是受其他考區作文題的影響或者說啟發而變化。這么說來,備考2020年高考作文,漫畫作文我們還該有所注意。
十年寒窗苦,一點不假。關愛考生,不僅僅是家長和學校老師的事情,也是命題人的事情。作為命題人,從助力考生正常發揮出發命題,也就是以人為本,就是關愛考生。2019年高考,全國卷Ⅱ作文題給了5個任務,其實就是5道作文題,要考生選擇一個來寫。怎么選擇?每個考生都可以從自身實際出發,看哪個最能觸發自己的靈感,哪個最能讓自己產生聯想和想象,哪個最能讓自己激情澎湃,就選擇哪個來寫。這樣寫出的作文,才能使自己的作文水平得到超常發揮。北京卷則是給了兩道作文題,一道要求以“文明的韌性”為題,寫一篇議論文;一道要求以“2019的色彩”為題,寫一篇記敘文。擅長寫議論文的,可以寫前一道;擅長寫記敘文的,可以寫后一道。作為一個人,方方面面都擅長的不多,所以命題人給考生盡可能多的選擇余地,讓考生選擇。我們對以人為本,助力考生最佳發揮的這種命題思想點贊,希望以后這樣的高考作文題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