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帆
在智能化時代到來的大背景下,本文將深入分析城市智能交通的發展現狀、現存的關鍵問題以及城市智能交通的發展趨勢,希望能為智能交通的進一步發展助力。
智能交通的快速發展推動著時代的發展,也為現代交通的發展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持。智能交通的廣泛應用促進了交通管理效果的不斷提升,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交通安全水平,促進城市交通節能環保目標的實現。城市智能交通的快速發展促進現代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所以,本文將深入分析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以促進相關調查研究活動的開展。
城市智能交通系統基本包括城市智能公交系統、城市智能交通安全系統和交通管理系統等。
城市智能公交系統。近年來,城市智能公交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很多一二線城市得到廣泛應用。例如,石家莊市的智能公交運行后,使公交公共事業得到迅猛發展。通過辦公自動化系統、車場監控系統以及智能調度系統等管理公共交通,實時監測交通運行情況,實現了現代公交的智能化管理。
城市智能交通安全系統。城市交通安全系統在城市交通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對現代交通的不斷升級產生重要影響。在詳細分析城市交通道路情況的基礎上,城市交通安全系統為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一定的技術保障。現代交通發展中,應該重視發揮城市交通安全系統的重要作用,及時對緊急情況做出反應,避免道路交通問題的進一步加重。
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近年來,智能交通系統在中國交通系統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在解決我國城市道路普遍存在的問題外,也大大提高了車輛運輸的安全性以及效率,促進我國城市道路交通運輸的快速發展。例如,北京市積極實行現代交通智能系統,依靠系統完備的GPS定位、監控以及單兵定位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北京市的交通運輸效率和安全性。在借助信息數據實現城市交通的智能化管理的同時,強化了北京市中心控制的價值。在遇到突發情況時,智能交通系統將及時、準確地作出相關反應,使交通管理實現高效、智能、便捷的目標。
城市智能交通系統是城市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積極應用城市智能交通系統是促進解決城市交通現存問題的重要舉措。為實現現代交通智能化、低碳化的目標,以下內容將著重分析現代城市智能交通系統存在的若干問題。
建設基礎設施和相關的交通設施是實施現代城市交通系統的必要條件。提高現有交通設施的運行效率是智能交通的目標和主要作用。如果必要的基礎設施不具備,那便無法實現現代交通的智能化發展。同時,交通參與者的正確的交通行為規范是實現城市交通智能化發展的另一必要條件。但是,很多交通系統只是將過多精力放在系統本身,并沒有實現交通系統的系統建設、改造、升級以及了解使用現狀的同步進行,這使得智能交通并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
滿足城市交通需求是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的任務之一。智能交通系統是實現現代城市水平不斷提高的推動力之一,所以,智能交通系統建設必須充分考慮城市需要。按照交通規劃,智能交通系統要及時按照緊湊型城市建設和混合土地等特殊交通需求進行調整,同時要加強對交通行為者的交通行為。
加強智能交通系統的頂層設計。顯而易見,現代中國交通系統具有明顯的形式主義,注重硬件建設、忽視軟件,重視建設、輕視規劃,直接造成了能源的浪費和效率的低下。例如,有的城市將投資重心放在建設方面,卻將極少的資金投在規劃方面;有的城市直接將建設任務承包給質量差的建設部門,也不會經過充分的調查、論證、商討等環節,這既會造成人力、財力、物力的浪費,而且也無法實現交通建設的根本目標。智能交通系統要求系統功的能性、系統的整體性和對系統的資源共享,這些都是智能交通建設的關鍵環節。所以,加強智能交通系統的頂層設計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統建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實現資源共享化利用。智能交通涉及多個領域,比如交通、國土、城管、公安等。但是,現行的交通建設缺乏與其他部門的交流和溝通,導致嚴重的條塊分割現象、信息孤島以及資源分散問題。當然,不同的信息子系統有不同的信息采集方式和渠道,有時并不能兼顧所有的信息共享。為解決這一問題,在管理機制方面,必須建設多部門的信息調節機制和信息網絡;在技術方面,應積極建立跨越時間、地點、部門的信息共享系統。
兼顧智能交通系統的軟件建設和硬件建設。對于城市智能交通系統來說,硬件系統是建設的條件,但是軟件系統是建設的必要保證。一個系統沒有配備相關的信息采集、加工、存儲系統軟件,就相當于擺設,毫無用處。所以,在促進智能交通建設時必須加強相關的軟件開發與完善。應該重視每一個獨立的階段,認真研究、討論、建設、完善軟件,為智能交通建提供必要的基礎條件。從信息采集和加工來看,應該重視通訊技術、數據融合以及3S技術的綜合應用。
建設智能交通系統的驗收系統,并同時建立建設后評價制度。現行的交通系統并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關于系統運行情況、系統功能、應用后的主體體驗等的檢驗,大多只是表面功夫,同時缺乏相關的標準化的評定標準和程序。為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建立完備的智能交通運營后的驗收規則和標準,并委托給中立的第三方進行相關工作。
積極進行相關人才的培養工作。現代社會中的智能交通技術與信息技術和交通技術具有密切的關系。所以,要真正應用智能交通技術,必須同時精通信息技術和交通技術。此時,積極培養精通兩項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是當務之急。否則,在無法實施智能交通技術的同時,更無法實現智能交通系統的最初目標。

生態智能交通系統。汽車尾氣的大量排放是造成大氣污染的重要原因。為應對這一全球化問題,近年來已經有經濟發達的國家提出以ITS為核心的交通廢物處理制度及體系,例如歐盟的EcoMove,美國的IntelliDrive、日本的Smartway等。這些計劃的提出都有共同的目的,就是減少交通的廢物排放,真正實現交通的高效、低碳、綠色化發展。顯而易見,ITS技術對于促進交通的節能減排花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應該引起中國城市智能交通建設者的注意。
智能交通和互聯網。近年來,ITS技術已經和互聯網技術產生了密切聯系,一些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ITS服務已經相繼問世。隨著網絡的日益普及,網絡已經成為信息收集的重要渠道,在分析公眾的出行數據、監測交通技術運用和獲取完整的交通信息鏈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ITS技術也正在充分利用互聯網向公眾提供實時道路信息、可視化地圖、完整的導航信息以及準確的定位信息等,逐步滿足現代大眾的個性化以及多樣化需求。并且,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公眾交通需求的不斷變化,交通技術和信息技術融合發展的App被大量推出并受到廣泛的歡迎。可見,移動互聯技術與交通技術的融合發展是時代的發展趨勢之一。
自動駕駛系統。自20世紀80年代起,歐洲、美國、日本已經率先在智能交通領域展開廣泛的研究,并已經取得不小的成就,在不斷推動著無人駕駛技術的不斷發展。經過一系列的事實驗證,無人駕駛技術已經得到專業人士的認可。例如,2012年,谷歌的自動駕駛汽車已經得到美國內華達州機動車管理部門的駕駛許可,同時,其他汽車制造商也已經放出未來將出售無人駕駛汽車的消息。2011年,國防科技大學研制的無人汽車已經上路。該汽車從長沙出發,目的地為武漢。全程286千米,平均時速為87千米,自主實現超車67次,實現了中國自動駕駛的又一次成功。
大數據與智能交通系統。現代社會中,大數據是一次顛覆性的改革。因為ITS需要廣泛的交通數據,并且交通數據的存在方式多樣,包括靜態的道路基本數據、動態的交通流數據、交通氣象數據等。為充分發揮ITS技術的作用,必須利用大數據篩選有用的數據。所以,充分利用大數據為ITS服務,是城市智能交通建設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