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冬冬 王林桂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已經成為發展主流,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學生應提升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不斷夯實自身素質,適應社會的發展速度。本文將對“雙創”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策略展開分析研究。
在新常態時代背景下,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基于這一形勢,高校應順應發展潮流對創新創業予以重視,確保高校學生素質水平的全面提升,從而促進高校更好地發展。本文分別從“雙創”內涵及現實意義、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基于雙創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對策等三個方面進行闡述,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提供科學指導。
所謂“雙創”實際是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相關政策的引導下來開展創業活動,以此來激發群眾的創業熱情與積極性,營造一種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這對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尤為重要?;凇半p創”背景下通過萬眾創新來優化相關產品與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速度,在大眾創業下還應加快新產品的開發速度,實現我國產業結構的充分優化。總的來說,萬眾創新需要以大眾創新為基礎,通過理念與方法的創新為企業的發展創造契機,與此同時相關部門還應為創新創業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將大眾創業與萬眾創新結合起來。
總的來說,“雙創”可使人們對創業的熱情大大提升,對社會各方面影響深遠,求職者可通過創新創業來完成就業,使就業壓力得到充分緩解。此外,“雙創”還可提高人民群眾的參與積極性,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更多的生命力,使我國經濟朝更好的方向發展。
高校通過創新創業可使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得到緩解,從而實現大學生的自我價值,同時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對高校的發展大有裨益。
使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得到緩解。近年來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畢業生數量逐漸增多,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學生面臨的就業問題越來越顯著,就業政策有效落實對創業扶持政策進行完善,高校通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起到良好的實施效果,使社會就業問題得到解決。在這種情況下,各大高校應對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加以重視,對創新教育體系不斷建設,通過這一手段使學生的就業觀念得到轉變,同時掌握更多的創業知識與技能。
實現大學生的自我價值。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不僅對自身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可實現人生價值,良好的創新創業能力可使學生的才華得到展現,提高自身競爭力。創新創業教育與傳統就業教育存在差異,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更加重視,據此學生應提高自身的創新水平,掌握更多市場營銷經營管理知識,將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結合起來,使自身才華得到更好地發揮。
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需求,更是實現創新創業的重要場所,有利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加快學生的發展速度,為學生自主創業能力的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礎,實際上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進行培養是對雙創要求的積極響應,同時也是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關鍵要求。
通過上述研究不難發現,創新創業教育的推行極為重要,不僅可緩解學生就業難問題,同時還可實現學生的自我價值,符合時代發展需求,對高校的發展影響較大,因此高校應將創新創業教育提上日程。
基于雙創背景下,為了更好地落實創新創業教育教學,高校還應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對策,不斷強化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激發創新創業熱情,對高校人才培養目標有效明確,提高人才的創新能力,對雙師型師資隊伍進行建設,對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有效完善,對創新創業激勵機制進行健全,扶持創新創業相關政策,做好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工作,通過相關對策的應用來提高創新創業教育水平,獲得更好的實施效果。
強化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激發創業熱情。為了更好地落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工作,首先應使學生不斷強化加強對創新創業的全面認識與理解,此外學生還應對相關創新創業政策加以了解,學習相關知識,并積極參與到創新創業活動中來,在整個實施環節中,應充分發揮自身主動性,獲取更多創新創業信息。
在創新創業教育中,高校應充分發揮自身作用,使就業觀念得到轉變,樹立創業就業觀念,對職業規劃科學計劃,為今后的創業奠定基礎。此外學生還應具備敢闖敢拼的精神,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善于把握機會,在創業中更好地成長。
對高校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明確,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受傳統教學的影響,許多高校過于重視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忽視了創業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的培養。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綜合素質難以提升。據此,高校應對人才培養目標重新定位,使傳統教育思想得到轉變,此外還應對學生的交際能力與實踐能力重點培養,幫助學生形成新型就業觀。在創新創業教育中應以創新精神為目標,按學生的實際特點來開展相關教學工作,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挖掘。
高校在人才培養中可通過專家講座、網絡學習、課堂學習等方式來進行,使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有效拓展,確保學生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經營管理、創新技法、設計思維等能力得到提升,另外學生應積極參與到各種實踐活動中,積累更多的經驗,利用學校的平臺培養自身意志力與信念,對市場發展情況及時了解,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做好準備工作。
在創新創業教育中,高校應結合學科特點與實際情況,采用學科專業與創新創業融合,實現二者的互相滲透與融合。對就業人才進行培養,由于不同學科特點不同,培養方向存在差異,據此高校應根據學科特點來更新學習內容、教學方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將學生的特點充分發揮出來。
對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強化,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在創新創業教育當中,教師的素質水平尤為重要,為了確保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得到提升,高校還應對雙師型師資隊伍進行建設,聘請高素質教師以及豐富經驗的創業者來開展創新創業課程教學。另外高校還應聘請投資者、企業家來校進行講座,加強學生對創新創業的了解。
與此同時,高校應對傳統教育模式不斷轉變使其符合時代的發展規律,在具體實施中應對課程合理設置,加大課程的開發力度,對傳統授課形式不斷創新,構建多樣化的創新創業教學體系,使學生綜合能力得到有效培養。為了營造更好的創新創業氛圍,高校還應對教育評價體系進行創建,將創新創業的特色發揮出來,確保創新活動得到有效落實。
不斷健全高校創新創業激勵機制,充分落實創新創業政策。為確保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實施,政府部門應發揮自身作用,不斷健全對學生的激勵機制,通過典型示范以及獎勵基金的設立來達到效果,通過報告、講座形式來樹立榜樣,使學生的創業熱情得到充分激發,并了解優惠政策的相關內容,形成良好的創業氛圍。
此外,政府部門還應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政策給予支持,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拓寬融資渠道,減免稅收,來強化政策支持力度,使其更具可操作性。政府部門還應充分發揮自身作用,通過網絡新媒體來宣傳相關政策,實現創新創業。
做好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工作。對于大學生而言,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確保創新創業工作落實的關鍵。據此,高校應做好學生創新創業服務工作,建立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并為學生提供相關輔導和培訓,對具有潛力的學生科學進行指導,將其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中心,根據學生個性差異設定創新創業目標,通過這一手段來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為創新創業的開展奠定重要基礎,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施效果。
綜上,筆者對“雙創”的內涵以及創新創業教育開展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與探討,高校應對創新創業教育重視,并合理設置相關課程,使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從而實現學生的自我價值。同時,大學生也應正視自身的不足,不斷學習提高自身能力,為今后的就業積聚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