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存艷
班主任是學校教育的中堅力量。他是一個班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也是一個班全體任課教師的協調者,是學生的主心骨。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經歷,積累了一些做班主任的心得,和大家共享。
一、以學生的均衡發展為重
作為一個班主任,首先要有以學生均衡發展為重的教育思想。不但要關注自己所帶學科的成績,更重要的是關心學生各科成績的均衡發展。剛走上工作崗位,老校長就告訴我:一個班主任是否合格,不是看他個人的教學成績是否名列前茅,而是看他的班其他學科的成績是否名列前茅。一個班如果其他學科的成績名列前茅,班主任的成績也差不了的。當時的我心存疑慮。但是一路走來,老校長的話一點沒錯。二十多年來,我所帶的班級學生都能做到各科均衡發展,很少有學生有偏科現象。
二、重視學生的德育發展
弟子規的總敘中這樣說:“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可見我們的先祖早就意識到德育的重要性了。一個人只有有了良好的品德,才能更好地學習文化課。所以每一屆學生的教育,德育都是我的首要任務。
三、注重學生三觀的培養
中學生思想活躍,思維敏捷,對新事物,新理論,新問題充滿了好奇。現如今的手機、電腦、微信、QQ、抖音、快手等在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及時的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這些新鮮事物,幫助他們消除思想上的迷霧,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通過給學生講正反面故事,讓他們正確認識新鮮事物,學會抵制社會的不良誘惑。通過教導他們正確使用網絡,教會他們如何處理學習與娛樂的關系。通過糾正他們日常的穿著打扮,言行舉止,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四、上好“第一課”
每次新帶一屆學生,我的第一課就是“如何做一個合格的人”。弟子規的總敘是他們的必背內容。通過講解弟子規,舉身邊的例子,講名人的故事等形式,讓他們明白:“只有先學會做人,才能做人事,成人才。否則即使你學富五車,也不能稱你是人才”。一個人的成績可以有問題,但做人絕對不能超越道德底線。
五、充分利用主題班會
主題班會是班級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提高學生思想認識,促進學生成長和樹立正確人生觀的重要途徑。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非常重視每一次主題班會的設計。針對學生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準確及時地策劃主題,設計形式。讓學生的思想及時得到正確的引導,把學生錯誤的思想及時扼殺在萌芽狀態。
六、狠抓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
行為習慣就像我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著我們每個人的行動。學生的教育其實質就是培養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每個學期開學的第一課就是和學生認真學習《中學生守則》,學習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每周的班會也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主陣地。通過總結每周學生的表現,表揚優秀,警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七、重視家長的培訓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場所,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致而復雜的任務。為了更好地取得家長的配合和理解,做好家長的培訓,向家長普及教育知識,幫助他們改進教育方法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和家長的溝通,不同類型的家長,側重點是不一樣的。
1.“溺愛型”家長要重說服。這類家長往往過分溺愛孩子,不但看不到子女的缺點,甚至還護短。遇到這類家長,我會從期望值入手,引導家長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從孩子未來成長的角度引導家長看到子女存在的缺點,并引導其認識護短的危害。
2.“放縱性”家長要重事實引導。這類家長對于子女的發展不聞不問。孩子出現問題時要及時引導家長認識其子女所犯錯誤會對子女的成長、班集體以及社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實事求是,真誠地予以分析,讓其家長認識到子女行為的危害性,使其心服口服。
3.還有一類“打罵型”家長。這類家長一般是恨鐵不成鋼卻又不懂教育方法。針對這類家長,我往往會和他一起分析錯誤方法教育孩子所帶來的反面效果,勸告他們改變其打罵的教育方法,同時幫助他們提高對教育方法的認識,改進教育方法。
4.近年來隨著進城務工人數的增加,離婚率的提高,又出現了“隔代”家長。這類家長對子女的溺愛更深。對于此類家長,我往往十分尊重他們,婉轉地對他們錯誤的教育方法提出批評,并予以正確教育方法的引導。
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事務繁雜,涉及很多領域,但只要我們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學生,對待家長,對待工作,我們就會收獲更多的成就和快樂。當教師就要當班主任,所以當班主任我無怨無悔!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