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延霞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發展,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也更加廣泛而深入,使課堂教學發生深刻的變化。同時,也激發了教師對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的研究,而研究的重點就是如何恰當地將信息技術運用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
一、信息技術提升課堂綜合化——整合資源,為我所用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總目標的第2點是: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改革越來越重視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與綜合,強調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新課程理念下,基于網絡學習的主題單元學習模式可以發揮信息技術的支撐作用,課堂高階思維更多,分析、綜合、實踐、討論更多,展現學習的學科交叉性和拓展性。基于單元的學習主題通常是覆蓋多個學科領域的,教師要根據教學需要,利用信息技術收集、整合其他學科的資源,形成綜合性的主題資源。解決現實中的數學問題往往需要了解和借助其他學科的知識與方法,這就需要教師整合相關學科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例如在統計和概率部分,可以讓學生用網絡搜索天氣預測和保險業等知識,使學生了解概率問題來源于現實。
又如教學“多邊形的面積計算”時,我創建了“多邊形的面積計算”主題資源網站,學生利用這些主題資源來開展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主題資源網站包括首頁、引言、任務、過程、評價、結論、討論區、教學指南等八個模塊。學生利用資源網站的資源,開展查資料、討論、操作、填寫調查報告等活動,自主探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和組合圖形的面積。學生先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書上的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面積,接著動手進行剪拼,最后用計算機播放課件,演示用“割補法”把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的幾種方法,在此基礎上,學生很容易理解了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相當于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學生很容易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同理推導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可以把它分割為幾個已學過的簡單圖形,再計算這幾個圖形的面積的總和。通過介紹數學家的故事,學生了解我國古代杰出的數學家劉徽的出入相補原理,滲透轉化的思想。運用學習成果評價量規對學習過程進行評價。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具個性的學習素材和輔助學習工具,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表達能力、合作能力,提升了信息技術素養和數學素養。
二、信息技術引領課堂活動化——手腦并用,知行合一
動手做是最好的學習方式,要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首先要讓學生動起來。數學教學本質上是數學活動的過程,要讓學生了解知識發生的背景和經歷知識發現的歷程。數學教學要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育數學素養,就要重視過程,而不是把現成的結論直接告訴學生。“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價值不在于結果之中,而在于過程之中”。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偏重于教師口授、板書,學生耳聽、筆記,很多數學內容只能通過思維、表象和想象領會,由于這些知識很抽象,學生的思維水平還跟不上,難以理解,只能死記硬背和生搬硬套。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只依靠端坐靜聽、模仿記憶已不能滿足新時代培養人才的要求。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進教與學的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基于網絡的教學應用模式使教育教學可以隨時隨地發生,而且符合時代潮流,易于被當代學生接受。課堂活動化是以實踐活動為主的學習方式,強調手腦并用,知行合一。數學課堂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探究活動,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例如三年級“數字編碼”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字編碼思想,經歷設計編碼的過程,初步學會用數字進行編碼。先重點解讀郵政編碼中六個數字的含義,再讓學生探究身份證號碼中的數字和字母表示什么含義,學生自學課本,分組交流,利用網絡查找生活中還有哪些數字編碼的資料,說說這些編碼包含的信息.
最后,小組合作,討論怎樣給學校的每一個同學編一個學號。課后,把活動延伸到課堂外,讓學生繼續收集生活中其他數字編碼的事例,將探究過程制作成課件、數學日記、數學小報的形式展示,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信息素養和實踐能力。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教育現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現代化。教育改革必須與時俱進,培養全面健康發展的人。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讓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要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素養,以教育信息化構建創新型教與學的模式,推動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度融合,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自由、充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夏存昔.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數學大世界(下旬),2018(11).
[2]羅瀟瀟.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新課程(綜合版),2018(9).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