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微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手段已經被廣泛運用到各學科的課堂中。多媒體教學手段是現代化教學手段,它的魅力所在,就是以直觀的形象,絢麗的光與色,悅耳動聽的聲音,使教學內容充滿了趣味性。在美術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促使學生較快掌握知識,認識世界,展開想象,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情感和審美情趣,對提高教學效率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現代化教育;興趣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所謂學習,其實就是通過人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覺器官反復刺激大腦的記憶皮層,從而讓大腦記住視覺、聽覺、觸覺所傳導過來的信號。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形象在美的領域中占著統治地位”。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能夠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用生動、形象的畫面,將教學內容中涉及的事物、現象、過程全部再現在課堂上,充分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多媒體教學融合的聲、光、情、景,使我們對美的理解更直觀和富有趣味性。
例如在二年級下學期第一課《添畫》時,為了讓小朋友們能夠更好地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我精心設計了一個電腦課件:春天來了,春風拂面,百花盛開,小導游琪琪帶著大家一起尋訪世界各地的風景,小朋友們跟著琪琪一會來到了蒼茫的草原,體會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生動,一會又來到了故宮角樓,平靜的湖面在春風的吹拂下泛起陣陣漣漪,隨后又來到了蘇州古鎮,聽吳儂軟語,品小橋流水……我在每個部分都設置了動畫效果,并且配上了生動的講解錄音和適當的音樂詩詞,小朋友們仿佛置身于美妙的大自然中,學習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了,對于美景的回憶,光是靠老師的講解會比較枯燥干澀,而多媒體課件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大自然之美,喚起學生游覽的記憶,進而為本課的學習起了個很好的頭。又如在二年級下冊第四課教學《繪畫游戲》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動畫導入:一根小線條蹦蹦跳跳跑入屏幕,邊跳邊唱“我是一根小線條,大家畫畫都愛我,一會長一會短,一會直來一會彎,千變萬化真神奇”。小朋友一看,都樂開了花,這樣一來不僅調動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還導入了本課的學習,原來是跟線條有關的,為接下來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學習的氣氛一下子就調動起來了。
使用多媒體手段創設教學情境,不僅能深化主題,增強學習興趣,還使他們能夠仿佛身臨其境般地領略藝術之美,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操。
二、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經過數年的教育經歷我發現,小學生普遍對實際操作的活動比較感興趣,注意力也能保持更持久。加強直觀的教學,就是加深對事物的理解和認識。多媒體教學有它自身獨特的優勢,它能使學生直觀感受形象,在頭腦中形成表象,再與學生的動手操作相結合,這樣就有助于學生找到創作的方法和靈感。
例如,在二年級下學期第十課《頭飾設計》教學過程中,我制作了具有動畫效果的多媒體課件,并配上兒歌,老師先演示播放頭飾的制作步驟。學生總結了基本步驟之后,自己動手嘗試制作,在制作過程當中,再和學生逐步研究每個步驟的難點,在研究過程中遇到難題,讓學生自己想方法解決,并且在投影儀上示范如何解決問題。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培養了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一舉兩得。
三、促進學生強化新知
作業展評和課后延伸,是鞏固和強化新舊知識內在聯系的重要過程。因此,每到這兩個環節,我都會依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遵循有趣味、有針對性的原則,精心設計一個新穎有趣的展臺和課后延伸,讓學生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學生完成作業后,我將學生的作品放在多媒體投影儀上予以展示,糾正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典型問題,表揚、鼓勵突出作品。在提意見,助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例如一年級下學期第八課《畫自己》一課中,我將多張學生作品放置于多媒體投影儀上,讓小朋友們猜一猜,這是誰的自畫像?你是怎樣猜到的?小朋友們積極舉手,踴躍發言,有的說“這張是×××的自畫像,因為他的發型就是這樣的”“這張是×××的自畫像,因為她今天就穿了紅白條紋的衣服”“這張畫得不像他自己,因為沒有畫出他臉上的痣”……瞧,在多媒體輔助的作業展評中,同學們再一次鞏固了如何抓住人物特點的方法,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課堂教學。
課后延伸一直是我很重視的一個環節,課堂作業為教學目標服務,而課后延伸使小朋友們明白,不僅課上要“美”,課下更要“美”。我遵循美要從生活中來,再回到生活中去的原則,除了讓學生掌握課堂的知識以外,更要讓學生理解生活處處有藝術。例如,在二年級下冊第四課《繪畫游戲》一課的課后延伸環節里,為了延伸“隨形添畫”這一教學重點,我讓學生用多媒體課件欣賞了紐約的街頭文化和街頭文化大師的涂鴉作品,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到“隨形添畫”這一繪畫方式的有趣之處,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課后,有個小朋友對我說:“吳老師,我也像那些街頭涂鴉大師一樣,把自己家里的插座美化了一下哦!”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不斷優化多媒體,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就能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開拓視野,更好地推進現代化教育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添強.讓美從“形象”的泉眼汩汩中流淌[J].福建教育(小學版),2007(9):21.
[2]何倩.加強直觀教學力度培養學生學習興趣[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5(z1):229-230.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