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英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學習”,對于語文教師來說,由于語文學科的獨特個性,語文教師肩負的擔子更為沉重,但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在教學中要正確把握當代語文教育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注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培養方法;閱讀習慣;積累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在教學中老師經常要做到與學生的平等,以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出現在學生身邊,使之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
一、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
語文不能離開“聽、說、讀、寫”幾個步驟。而常規預習就是學好語文的基礎。我在開學之初就及時根據上學期的常規預習要求,適當進行修改,并把具體的做法讓學生抄寫在預習本的前頁,以便學生每課預習時清楚要求,認真地進行課前預習,常規預習達到“幾會”,如會給生字進行形近字組詞;會理解詞義;會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了解大意);會分段,概括段意;會摘抄好詞、好句等。除常規預習外,還要依據各年段的要求,突出訓練點。
注意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培養,讓學生讀書、思考、談感受。鼓勵學生獨立閱讀思考,探究發現,啟發他們大膽提出見解,討論交流,老師堅持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把“聽、說、讀,寫”融匯到每一節課上,使學生得到基礎知識的學習與鞏固。
二、注重學生語文學習閱讀習慣的培養
1.引導學生理解詞句及課文內容,在課文關鍵處提出思考問題,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
如在教學《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時,我先讓學生朗讀課文內容,然后針對課文內容質疑課文的“滴”為什么不用“嘀”?接著讓學生反復朗讀思考:(1)春雨美不美?課文中哪里描寫了春雨的美?(2)文中描寫春雨聲音美妙的象聲詞很多,如“淅淅瀝瀝”“滴滴答答”“啪啦啪啦”“嘩啦嘩啦”“啪”“咚咚咚”“嗵嗵嗵”……請學生找出來讀幾遍,模仿感受春的聲音復雜卻美妙,好聽并富于變化。時而急、時面緩、時面如絲般輕、時而如鼓點般厚重……所以,春雨不用“嘀”而是“滴”在人間,“滴”在春天,如此教學引導,學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滴”的妙用。
2.引導學生揣摩遣詞造句的妙處和文章的寫法
在課堂上,提醒學生集中注意力,一邊讀一邊思考,邊讀邊圈圈、點點、劃劃、寫寫筆注;碰到好詞佳句及時摘抄下來;產生了疑問記錄下來。總之,要求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這也為“厚積薄發”作好準備。
3.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在教學《和時間賽跑》時要引導學生認真讀書,通過朗讀課文理解文章中心問題。教學時,可如下設計:
(1)作者為什么要跟時間賽跑?
①爸爸的話“昨天過去了,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讓“我”真切感受到時間飛逝。
②“假如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雖說“人永遠跑不過時間”是客觀規律,但是珍惜時間,用有限的時間做更多的事情是“我”對人生的感悟,作者在自勉,也是對讀者的勸諭。
學生在反復的閱讀感悟之后明白了為什么要跟時間賽跑。
(2)怎樣和時賽跑?結果怎樣?
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理解作者和太陽賽跑,和風賽跑,提前完成作業的事例。從“下決心”“氣喘吁吁”“狂奔”感受作者如何努力爭取賽過時間,當取得勝利的時候內心的喜說難以言表。
通過潛移默化的引導和練習讓學生掌握讀書方法,在閱讀中找到成功的大門,感受成功的樂趣,長此以往逐步讓學生領悟到讀書的時候應當在哪些地方想、想些什么、怎么樣想,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累語言
朗讀背誦是很重要的語文學習方法。朗讀背誦優秀詩文可以豐富詞匯、增強語感、升華思想、發展創新思維,可以激發想象力提高審美水平。所以,在語文學習中必須重視朗讀背誦。
現在的語文教材都運用了多種形式引學生主動學習和積語言。在教學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做到以下兩點:
1.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告訴學生何“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教學每一課的時候我都在課后加強詞、句、段的積累,引導學生把好詞、好句、好段多讀幾遍或抄寫下來。我們的課文里有許許多多意境優美的佳作。因此,只有反復朗讀優秀作品,才能將語言模式根植在學生心中,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學生的詞匯豐富了、語感增強了他們就能準確地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能夠大膽自信地跟別人交流,同時能寫出語句通順的好文章來。
2.加強朗讀、背誦訓練
朗讀背誦是很重要的語文學習方法。朗讀背誦優秀詩文可以豐富詞匯、升華思想、發展創新思維,可以激發學生想象力,提高審美水平。所以,在語文學習中必須重視朗讀背誦。
3.實施朗讀形式多樣化
可以在課堂上指導有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等,有的文章還可以指導學生揣摩不同角色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在課堂上分角色表演課本劇。使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在快樂中得到提高。
指導背通時要求把所學過的每一篇課文都熟讀成誦,每一課都要求背誦指定的文段或著由學生自己選擇背誦部分,這樣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學生實際出發,做到因人而異,又體現兼顧的基本要求。
參考文獻:
[1]馬等.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J].新課程學習(綜合),2010(9).
[2]張永強.提高小學閱讀教學實效性思考[J].語文教學通訊,2011(9).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