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沛泉
中圖分類號:D92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2.251
理念是法治的靈魂,是司法的靈魂。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指出:“檢察機關在新時代謀發展重自強,首先要有正確理念的指引。”他在第十九屆全國檢察理論研究年會上強調:“基礎理論研究,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加強檢察工作理念研究,把理念搞清楚,搞端正,具體檢察監督工作才有靈魂。” 刑事執行檢察作為檢察機關一項重要法律監督業務,是由監所檢察發展而來(“刑事執行檢察”以下簡稱“執檢”),2018年,張軍檢察長在最高人民檢察院執檢廳調研時指出:“刑事執行檢察是最能體現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屬性的部門之一,在整個檢察業務當中,刑事執行檢察的定位、角色都需要重視研究。” 然而,長期以來,引領該項工作的理念表述不斷變更,且缺乏系統完整的理念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刑事執行檢察理論建設和業務發展,如何進一步創新刑事執行檢察理念,以此引領刑事執行檢察實現“精裝修”,這是當前檢察機關有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一)理念的概念及功能
“理念”是什么?有人認為:“理念是指理智的對象或理解到的東西,……是一種超越經驗的概念,或稱為理性的理念、必須設定的理想。” 有人認為:“理念,意為一種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普遍范型……,理念一詞與人的思維活動密切相關,是人們關于事物本質的理性認識,是關于事物原理、信念和價值觀的集合體。” 古代西方哲學家對理念一詞曾從不同的角度加以使用,“柏拉圖認為理念是一種離開具體事物而獨立存在的精神實體。” 《辭海》將理念解釋為:“意同理式、觀念,也可以理解為看法、思想,思維活動的結果;也可以理解為觀念,有時也指表象或客觀事物在大腦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現代漢語詞典》則解釋為:“信念、思想、觀念、意念”等等。綜合上述觀點,我們認為,理念一詞就其抽象意義而言,是指人們經過實踐和理性思考所概括出的關于自然和社會現象系統的思想觀念、理想追求或哲學信仰。本文所談的理念,主要是指關于某項事物本質屬性的理論觀點和引領該項事物發展的價值觀念。基于上述范疇限定,可以概括出它有以下特性:其一,理念是理論的結晶和載體,是對客觀事物認識而形成的觀點,是對客觀事物的理性認識和價值判斷;其二,理念來源于實踐,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較強的實踐性;其三,理念能夠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正確的理念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能夠揭示事物運動內在聯系及其變化發展規律的觀念;其四,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對人們的行為具有目標導向性,它能夠引領事物發展的方向。
由此可知,理念的功能在于它能使人們在實踐中明確方向,減少盲目,對人們的實踐具有重大指導作用。
(二)刑事執行檢察理念及其功能
何謂刑事執行檢察理念?基于對理念的認識,我們認為,所謂刑事執行檢察理念(簡稱“執檢理念”),就是指對檢察機關開展刑事執行法律監督工作實踐加以概括總結而形成的思想觀念,是對刑事執行檢察的總體目標任務、法律監督屬性、具體執法特點和工作開展方式的理性認識和價值追求,是指導刑事執行檢察制度建設和業務開展的理論觀和價值觀。它從屬于檢察理念范疇。人類全部社會活動的本質是實踐的,思想來源于實踐,并作用于實踐,它決定和指導人們的行動,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會產生什么樣的行動,正確的實踐離不開科學的理論指導。有學者認為:“主體人的任何價值意識或價值觀念都要以其真理性認識作為它的認識基礎,而任何真理性認識也只有在轉化為主體人的價值意識或價值觀念之后,才能成為實踐的直接動機并成為掌握實踐的精神力量。” 由此可見,作為主體人的價值理念對引領實踐活動的作用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檢察人員只有掌握了特定理念,形成特有的法律意識和法治思維方式,才能提高執行制度和開展法律監督工作的主動性、自覺性。
根據刑事執行檢察工作實踐,我們認為,執檢理念的引領功能主要表現為:其一,執檢理念的引領有利于培養檢察人員的職業意識,提升專業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再多再好的法律,必須轉化為人們內心自覺,才能真正為人們所遵行”。 因而,檢察機關必須高度重視檢察人員職業意識的培養。執檢理念存在于執檢工作制度和業務規則之中,檢察人員只有通過工作實踐,掌握制度規程,才能使執檢理念轉化為檢察人員的理性認識,進而形成特有的執檢職業意識,也才能在工作實踐中提高執行制度的自覺性、主動性。同理,執檢理念引領對提升檢察人員專業能力也至關重要,可以說,檢察人員具備什么樣的執檢理念,就會有什么樣的執檢工作動力,產生什么樣的工作成效。其二,執檢理念引領影響著執檢業務的發展態勢,有利于提升專業化程度。執檢理念是檢察工作理念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檢察理念在刑事執行檢察領域的具體體現,是各項刑事執行檢察制度的理論基礎,因而,先進的執檢理念能夠對刑事執行檢察業務發展態勢和工作方向發揮著引領作用。例如,自從我國刑事訴訟法把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權益作為重要的訴訟理念規定在法典中后,在刑事執行檢察制度中就體現出了對保障刑事被執行人的權利規定了更高標準和更廣泛的內容,這些內容在刑事訴訟規則條款中得到了具體貫徹。其三,執檢理念引領有利于健全完善執檢工作制度,促進業務規范化建設。理念是制度的精髓,是制度建設的指路燈。任何一項制度的制定,必然要以一定的理念為指引,體現其特有的規范價值,并通過科學的解釋,明確規定行為的合法性、制度內容的完整性、制度環境適應性以及各層面制度設計的嚴謹性。如果沒有先進的理念引領和周全、細致的科學論證,就難以達到上述要求。在工作實踐中,我們制定的一些制度之所以指導功能差,效果欠佳,不同程度與理念不明確、制度規范價值權衡的缺失或與實踐脫節、缺乏實施制度的理論基礎等有關。因而,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離不開正確的理念指引。近年來的刑事執行檢察制度建設發展實踐也證明了這一論斷的正確性。例如,2015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提出了“刑事執行檢察要牢固樹立維護刑事執行公平公正、維護刑事執行場所監管秩序穩定、維護刑事被執行人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工作理念 。2018年全國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工作座談會進一步強調要樹立“標本兼治、共贏監督、人權保障、規范監督、效果至上、改革創新”的執檢新理念。 在這些執檢理念引領下,最高人民檢察院先后頒發了一系列規范各項執檢工作的文件,對推動刑事執行檢察工作發展發揮了重大指導作用。
構建刑事執行檢察理念體系符合唯物辯證法基本原理。不僅主責、主業、司法辦案工作要有科學管用的理念,案件管理、隊伍建設、科技強檢、綜合行政等方方面面的檢察工作都要有科學管用的理念。” 這一觀點說明,理念是可以分類別、分層次和分功能的,從邏輯學的角度看,用于指導事物發展的理念是可以歸納出系統的理念體系的。理念是特定理論的表達載體,任何一套理論體系均產生于不同層面的實踐,并由不同層級、不同類別、不同功能的理念觀點構成;任何一套理論體系均可以通過不同層級、不同類別的理念加以表達。就刑事執行檢察而言,我國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規則,以及最高人民檢察院頒布的《決定》都將執檢業務細分若干項更為具體的職能,每一項業務分別承載著不同的理念,因而,我們可以把執檢理念作為一個整體來認識和研究,構建起執檢理念體系,進而在創新和把握執檢理念體系基礎上,根據刑事執行檢察業務的不同職能理清相應層級的理念;并可以通過不同事項的執檢理念的引領,指導人們多層次、立體化地探索執檢業務,促進執檢業務工作創新發展。
同時,根據系統論方法,我們也可以把執檢理念作為一個整體來認識,構建起執檢理念體系。“所謂系統,就是指處于一定相互聯系中與環境發生關系的各組成部分的總體。系統論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不僅可以把整體系統分解為各個組成元素(子系統),然后找出各元素間的相互聯系,更重要的是要回答各元素間如何實現的問題” 。根據系統論的方法,處在同一體系之中的各組成元素是相互聯系的。當各元素之間的聯系保持有機協調,處于協同狀態時,這種聯系才是健康的。
任何事物的分類必須確定個標準。依照刑事執行檢察工作總體發展方向、法律監督屬性、司法業務特征和工作推動方式,我們可以提煉出相應的執檢業務理念,從而實現對刑事執行檢察總體目標理念、具體監督理念、司法辦案理念和工作推動力理念四個層面理念的構建,建立起統一的刑事執行檢察理念體系。并以此為引領,明確刑事執行檢察工作重點,拓展刑事執行檢察業務領域,打造刑事執行檢察新品牌。
準確把握總體目標理念,明確業務發展方向。總體目標理念是指明確刑事執行檢察工作總任務和發展目標,引領刑事執行檢察總的發展方向的理念。任何一項事業的發展,都需要一個明確的方向和目標。推進刑事執行檢察創新發展必須明確總體目標理念,對新時期刑事執行檢察的總的發展方向和目標精準定位,明確當前執檢工作總任務,并探索刑事執行檢察新職能,創新執檢工作新局面。
(一)對最高人民檢察院近十年刑事執行檢察理念的梳理
最高人民檢察院高度重視刑事執行檢察理念的創新發展。2011年11月,全國檢察機關派出派駐監所檢察機構建設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牢固樹立“三個維護”有機統一的監所檢察理念,即維護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的公平公正、維護監管秩序穩定、維護被監管人合法權益的工作理念。2015年5月,全國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工作會議進一步提出,要以司法理念的提升促進公正司法能力和水平的提升。2015年底,最高人民檢察院頒布的《決定》中,強調了“四個維護有機統一”的刑事執行檢察理念。 使刑事執行檢察理念內涵更加豐富,外延更加擴展。2018年6月,根據張軍檢察長對刑事執行檢察提出的實現“雙贏、多贏、共贏”和把罪犯改造成為守法公民的新理念要求,全國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工作座談會進一步強調要樹立“標本兼治、共贏監督、人權保障、規范監督、效果至上、改革創新”的執檢新理念。
(二)關于對刑事執行檢察總體目標理念體系的構建
我們認為,發展無止境,創新也無止境,用于指導事業發展的理念同樣需要與時俱進。這正如有論者所言:“一些過去的理念在大方向上依然管用,但在具體內涵上要有新的發展才能適應新形勢,對這類理念要進行更新升級;有的工作面臨全新的情況,必須樹立全新的工作理念。” 因而,著眼于構建刑事執行檢察理念體系,結合法治建設新形勢和執檢工作發展新階段,我們可以對現有的刑事執行檢察理念加以調整完善:
第一,堅持把“維護刑事執行公平公正”作為一項重要的刑事執行檢察理念的同時,并把“維護刑事執行合法文明”也作為一項重要的刑事執行檢察理念。明確這一理念意義在于:一是有利于發揮刑事執行檢察職能服務國家治理現代化,彰顯法治文明進步。維護法治文明進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發展方向,開展司法工作應當突出這一理念。而“維護刑事執行合法文明”是刑事司法文明進步的標志之一,是法治文明進步在司法領域的重要體現。結合以往司法實踐中屢屢發生的刑訊逼供、違法采取強制措施導致冤錯案件的發生,違反法定程序執行刑事強制措施、損害被執行人合法權益和司法公信力的一個個案例的慘痛教訓,檢察機關應當以維護刑事執行合法文明理念為引領,進一步加強對刑事執行活動的監督,健全各項監督規程。二是有利于維護被執行人合法權益。檢察機關以維護刑事執行合法文明理念為指引,能夠進一步強化對被執行人合法權益保護。體現為:通過加強羈押必要性審查,減少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必要的羈押;通過加強羈押期限監督,做好糾防超期羈押和久押不決工作;通過加強對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執行的監督,推動建立刑事執行檢察部門與公安、法院等相關部門的信息通報制度,發現違法行為及時監督糾正;對強制醫療執行的監督也是刑事執行檢察保護被執行人人身自由等合法權益的一項重要業務。強制醫療是刑事訴訟法對特定的精神病人規定的一種具有強制監管和醫療性質的措施,將強制醫療執行中的約束性保護措施、交付執行、對安康醫院醫療活動、中止強制醫療、解除強制醫療等執法活動作為監督重點。能夠更好地維護刑事被執行人合法權益。三是有利于拓展和創新刑事執行檢察業務,加強對刑事執行職務行為的監督。基于貫徹“維護刑事執行合法文明理念”的需要,檢察機關應積極探索開展“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入所身體檢查監督”“訊問合法性核查”以及“羈押合法性核查”三項刑事強制措施執行檢察工作,建立相應工作模式,拓展刑事強制措施執行監督新領域,進而強化對刑事執行職務行為的監督。實踐中發現的冤錯案件,絕大多數與辦案部門非法采取在入所前訊問、刑訊逼供、非法關押(超期羈押或久押不判)等措施有關。因而,應當確立羈押法定原則,通過完善法律,健全羈押程序,賦予檢察機關實施依法核查等法律監督職能,監督預防刑訊逼供和通過頻繁改變羈押場所變相刑訊逼供等違法執行行為。
第二,把“維護刑事執行場所監管秩序穩定”改為“維護刑事執行場所監管和教育改造秩序穩定”理念。這一理念前后表述雖然只增加“教育改造”一詞,但后者體現的職能更豐富,因為刑事執行場所的秩序既包括監管秩序,也包括對刑事被執行人的教育改造秩序。我國監獄法明確規定要把犯罪改造成守法公民。因而,開展執檢工作要牢固樹立“治本安全觀”,力求對刑事執行活動監督與對被執行人教育改造工作秩序的監督均取得實效,探索將犯罪改造成守法公民納入刑事執行檢察監督范疇,督促并配合刑罰執行機關強化責任擔當,深化刑罰執行改革,抓好教育改造工作,盡可能多地向社會輸出“合格產品”,最大限度降低罪犯“又犯罪”比例,實現“標本兼治”目的。
第三,把“維護刑事被執行人合法權益”作為目標理念的第三項排序。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歷史性轉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與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在法治建設領域的重要表現就是期待合法權益得到更多尊重和更充分保障,這為檢察機關發揮職能維護公民合法權益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在刑事執行檢察等環節得以體現。所以,應當將其作為一項執檢目標理念,即排序為:“維護刑事執行公平公正”“維護刑事執行合法文明”“維護刑事被執行人合法權益”“維護刑事執行場所監管和教育改造秩序穩定”。
第四,可將“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理念”改為“保障法治社會健康和諧理念”。理由為:一是確立“保障法治社會健康和諧理念”既體現了刑事執行檢察的根本價值目標就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健康發展,又體現了執檢工作的司法屬性。二是更準確地明示了刑事執行檢察的總體目標任務。做好刑事執行環節法律監督工作,直接目的就是保障各項法律在刑事執行環節統一正確實施,保障法治權威和法治秩序,為社會的和諧穩定、健康發展服務。三是有利于將刑事執行檢察理念和刑事執行理念統一起來。法律監督的實質是與被監督機關共同履行好法定職責。“保障法治社會健康和諧理念”不僅可以作為領執檢工作的理念,也是對刑事執行活動的基本要求。確立這一理念有利于使“雙贏、共贏、多贏”的工作理念落地生根,推進司法職業共同體建設。四是從邏輯上統一了刑事執行檢察的目標理念。前面的“四個維護”是刑事執行檢察的直接目標理念,各自對應著具體的目標任務,但是“四個維護”理念最終歸結到一點,那就是保障法治社會健康和諧發展。
姜洪.堅定“四個自信”抓好“五個結合”,為新時代檢察工作提供強有力理論支撐[N].檢察日報,2018年4月25日頭版.
原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李如林2018年6月5日《在全國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工作座談會暨重點業務培訓班上的講話》第2頁。
謝佑平.程序法定原則研究[M].中國檢察出版社,2006:253-257.
張國臣.論我國檢察理念文化的建構與發展[J].貴州社會科學,2012(5):73.
全增瑕.西方哲學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134.
邵龍寶.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系統論方法與視域[J].河南社會科學,2010(4).
習近平.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文章選編[M].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210.
袁其國.刑事執行檢察論[M].中國檢察出版社,2016:518.
最高人民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廳王守安廳長《在2018年全國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工作座談會暨重點業務培訓班上的講話》。
做好檢察工作當務之急是樹立正確的理念[N].檢察日報,2018年5月7日頭版.
邵龍寶.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系統論方法與視域[J].河南社會科學,2010(4).
2015年底,最高人民檢察院頒布的《決定》中,強調“四個維護”的刑事執行檢察理念:一要更加注重維護刑事執行公平公正;二要更加注重維護刑事執行場所監管秩序穩定;三要更加注重維護刑事被執行人合法權益;四要更加注重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每周社評:做好檢察工作當務之急是樹立正確理念[N].檢察日報,2018年5月7日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