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靜珍
中圖分類號:F49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2.317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應用,網絡文化已經深深注入人們價值觀念、人文精神和生活方式。以網絡文化惠民涵養中國特色網絡文化,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理論在網絡時代的又一次創新,是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近年來,射陽縣重抓網絡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以“小城故事·有愛射陽”為主題,開展內容健康、形式多樣的網絡系列文化活動,有效強化了網絡輿論引導能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營造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環境。
(一)創新組織形式,持續打造“小城故事·有愛射陽”網絡文化品牌
多年來,射陽縣以持續打造“小城故事·有愛射陽”網絡文化品牌為抓手,以豐富多彩的網絡文化活動為催化劑和粘合劑,整合、利用射陽縣體制內116家、體制外22家網站及“兩微一端”,組織、發動廣大網民,努力以優秀的文化滋養和引領網絡空間。
2013年、2014年,利用蓬勃興起的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傳播平臺,面向廣大網民,以網上宣傳發動、網上報送作品、網上展示評獎的形式,連續開展兩屆“我為射陽點個贊”系列網絡文化活動,創作、展示點贊圖片、對聯、廣告語、散文、微視頻等各類作品1500余件,頒發各類獎項100個,收獲群眾點贊26萬多人次。
2015年至今,改名“我為射陽點個贊”為“小城故事·有愛射陽”系列網絡文化活動,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層上,從內容形式、組織方式、活動模式等多個方面進行全方位創新。連續四屆“小城故事·有愛射陽”系列網絡文化活動,組織動員屬地報紙、廣電、網絡全媒體全程參加,創作展播各類文化作品5500余件,形成新聞報道55篇,直接參與網民110萬人次,打響了“小城故事·有愛射陽”網絡文化品牌。
(二)聚焦民生幸福,著力營造“小城故事 有愛射陽”溫暖網絡空間
多年來,“小城故事·有愛射陽”系列網絡文化活動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先后組織開展連續五屆的最美射陽人評選,連續十二屆的丹頂鶴文化藝術節,連續六屆的“看變化、話發展——網絡媒體射陽采風行”,連續四屆的“過大年”年俗年味大賽(曬),以及十三次網絡“大V”、熱心網民參加的線上熱點線下調查“見客行動”等90項網絡文化活動,取得良好的活動效果。開展了“奮斗出幸福·開心曬年味——2019我在射陽過大年”系列網絡文化活動。收到各類稿件300多件,美圖699幅,短視頻120個,美文110篇,吸引了數萬網民的關注和參與,聚攏了人氣,突出“年”味氛圍營造。重視網絡公益活動的開展及網絡公益項目、公益達人的培植和扶持,整合線上線下公益資源,動員網絡媒體、網絡公益平臺、公益組織、網絡名人以及廣大網民共同參與,打造網絡正能量傳播高地;連續六屆的“看變化、話發展——網絡媒體采風行”活動,先后邀請了近10多次近百家屬地新媒體參加活動,活動宣傳和展示該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新進展、新成就,進一步加強與屬地網媒的聯系和協作。
近年來,該縣積極將中央、省、市網信部門及縣內綜合部門組織的網絡宣傳文化活動與“小城故事·有愛射陽”主題有機融合、無縫嫁接,從內容、形式上進一步充實、豐富“小城故事·有愛射陽”系列網絡文化宣傳活動的內涵和外延。先后參與省第五屆網絡文化季、爭做中國好網民、網信事業新成就、網絡中國節、“中國網事·感動2019”候選人推薦、“中國好網民·江蘇榜樣”推薦、網絡安全公益廣告征集等各類網絡文化活動,進一步豐富和擴展“小城故事·有愛射陽”網絡文化品牌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放大鶴鄉好聲音、提升該縣新形象。
(三)打造矩陣平臺,廣泛傳播“小城故事·有愛射陽”城市品牌形象
為了更好地推廣“小城故事·有愛射陽”網絡文化品牌,該縣優選一批思想站位高、宣傳效果好的網站、微博、微信公眾平臺搭建新媒體矩陣。借助矩陣平臺,組織“射陽在線”“射陽發布”“印象射陽”“錦繡合德”“魅力黃沙港”“鹽城射陽微警務”“射陽法院”“鶴鄉法韻”等一批體制內網絡媒體,“射陽論壇”“大射陽”“射陽快報”等一批體制外的微博、微信公眾號,以“小城故事·有愛射陽”為主題,先后開展50多項文化宣傳活動,“小城故事·有愛射陽”網絡文化品牌的推廣通過延伸到更廣泛的網絡平臺,實現更廣泛的受眾人群的覆蓋,品牌知名度不斷提升。
在“小城故事·有愛射陽”品牌推廣上,該縣還將“小城故事·有愛射陽”的主題融入到縣互聯網協會組織的活動上。該縣網信部門聯合和指導縣互聯網協會面向全社會連續四年組織開展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通過多主題、多形式、多渠道的宣傳教育,提升了廣大群眾的網絡安全知識、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護技能。共向民眾發放宣傳材料6萬余份、公益短信30萬余條、線上線下直接參與人數66萬人次。努力做到用網、辦網、管網三個人群全覆蓋,通過積極有效的活動,“小城故事·有愛射陽”品牌識別度進一步提升。
在打造“小城故事·有愛射陽”網絡文化品牌上,射陽縣從內容形式、組織方式、活動模式等多個方面進行全方位創新。
1.變以往固定時段集中開展活動,為全年常態化開展。
2.變以往面向廣大網民,為面向辦網、用網、管網各類人群。
3.變以往網信部門單打獨斗,為多部門單位聯合開展。
4.變以往網上開展,為網上、網下共同開展。
5.變單獨開展網絡文化活動,為結合黨委政府重點工作、宣傳思想文化重大項目、以及重要節慶組織開展。
6.變單純文藝作品創作,為創作、展播、宣傳、活動多形式開展。
與傳統媒體的單向傳播相比,網絡新媒體的最大特點就是雙向互動。做好網絡宣傳工作,就是要改變以往單向灌輸,形成互動溝通、聚合資源、形成共識的新思路。
(一)打造網絡文化品牌重在特色鮮明
該縣緊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座有愛的小城”城市廣告語,以宣傳引導廣大網民愛黨、愛國、愛家鄉為目標的“有愛射陽”為主題,圍繞中心大局,挖掘本地資源,契合傳統文化,策劃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系列網絡文化活動,把上連“天線”與下接“地氣”有機統一起來,有效提升了“小城故事·有愛射陽”品牌的知曉率和影響力。
(二)打造網絡文化品牌勝在久久為功
打造網絡文化品牌非一日之功。“小城故事·有愛射陽”網絡文化品牌從萌芽到創立持續了五年時間。在整個過程中,我們也在不斷與時俱進、持續改進。為避免網絡文化活動成為“一陣風”,每年年初,該縣制定出臺全年網絡文化宣傳活動方案,唱好“四季歌”,做到活動常態化、全年有亮點、精彩不斷線。
(三)打造網絡文化品牌貴在平行視覺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網絡文化的傳播、網絡文化品牌的打造必須主動適應新媒體傳播的特點,以廣大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組織開展,才能被群眾手中的鼠標打開、心悅誠服的點贊、積極主動的參與,在各類網絡文化活動成風化人、潤物無聲、凝心聚力的同時,進一步強化網絡文化品牌形象。
(四)打造網絡文化品牌貴在多方參與
網絡文化活動的開展要以全縣媒體一盤棋,全面動員發動,才能更好地形成聲勢、取得最佳的效果。組織動員體制內、外網絡媒體,優勢互補、各展所長,在各類網絡文化活動有聲有色的開展中進一步創塑品牌。
(五)打造網絡文化品牌貴在總結提升
宣傳工作創新不可能一步到位,網絡文化品牌打造也非一日之功,難免經過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須在活動中邊探索邊嘗試、邊總結邊完善,活動推進到哪,方案就完善到哪,實現順勢而為再提升。
[1]陳俊超. 網絡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 現代營銷, 2014(6).
[2]徐強.關于提升中國網絡文化軟實力的思考[J].文化軟實力, 2017(4).
[3]趙紅,趙君秀. 泰安市文化品牌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 環渤海經濟瞭望, 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