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國亮
上海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806
隨著21世紀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汽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簡單的代步工具逐漸轉變為追求動力性,舒適性,娛樂性,美觀性等一體的綜合交通工具。因此車輛的設計也日新月異,不斷改進,離合器作為影響整車行駛舒適性的一個重要零件,其操控也逐漸從手動模式過渡為自動模式。
現有的離合器執行機構大多在手動變速器(MT)、電控機械式自動變速器(AMT)、雙離合變速器(DCT)等上采用。其主要使用油泵、電磁閥、閥體、油路、油缸、活塞等組成的液壓系統,以液壓油推動活塞或者分離撥叉,帶動分離軸承分離或者結合離合器壓盤與從動盤,以實現現離合器的切換動作。其中,手動變速器對駕駛員的技術要求高,要求加速踏板,制動踏板,離合踏板,換檔桿相互配合,長時間操作易產生疲勞;雙離合變速器及電控機械式自動變速器則存在液壓損耗,影響效率,另外還有清潔度要求嚴苛,制造難度高,外形尺寸大等缺點。針對這些缺點,設計了一種新型的離合器執行機構,其原理如下:

圖1 電控離合器執行系統簡圖(應用于雙離合變速器中)
該系統由動力單元和油路單元組成。以奇數離合器為例,動力單元由電機7,齒輪副4&8,絲杠螺母6&9,活塞10,活塞防轉銷3等組成;油路單元包括主液壓缸2,油管,補油壺11等組成。工作時電機7固聯減速主動齒輪8,通過減速從動齒輪4降速增扭,絲杠螺母中螺母9通過螺釘固定在減速從動齒輪4上,即從動齒輪4帶動螺母9旋轉,與防轉銷3共同作用驅動絲杠6做直線運動,絲杠6端面與主液壓缸活塞10接觸,通過電機正反轉推動活塞左右軸向運動,提供離合器運動動力。補油壺11確保系統油量始終在正常工作范圍內。
a)離合器分離軸承CSC工作壓強:P=37~48bar,計算按48bar進行
b)離合器傳遞最大扭矩的行程Lmax=11mm(考慮變形、間隙、磨損),計算按11mm計算
c)離合器空行程:Lw=3mm
d)離合器工作行程:按Ls=8mm計算
e)離合器最大壓力Fa=4200N
f)離合器分離軸承CSC面積:S=1150 mm^2
為了方便快速做出樣機,同時參考需要的功率要求,選用無刷直流電機,具體參數見表1。

表1 電機參數表
絲桿一般可以分為梯形絲杠和滾珠絲杠2類,由于梯形絲杠的傳動效率低(一般僅為26%-46%),而滾珠絲杠的效率可大于90%,因此優先選擇滾珠絲杠。同時考慮絲杠螺母需要固定在齒輪上,所以滾珠絲杠螺母越小,則機構更加緊湊;根據機械設計手冊初選如下滾珠絲杠。
從表2中可知,絲杠導程為R1=5mm,絲杠外徑為d1=16mm。
故螺旋升角α:

絲杠承受工作時最大徑向力Fr:


表2 滾珠絲杠參數表

表3 軸承參數表
當量動載荷:

其中:X和Y為徑向動載荷系數和軸向動載荷系數,由查表所得。
滾珠絲杠計算的當量動載荷P<基本額定載荷C,所以選擇的滾珠絲杠滿足設計要求。
由于奇數檔離合器最大執行力較大,故以奇數檔來進行計算,具體推導如下:

其中:Fc:奇數離合器最大執行力
Sc:CSC外缸活塞面積

由式(4)、(5)、(6)合并推導出

其中:Fs:奇數檔絲杠推力(最大)
η:奇數檔絲杠效率
R1:奇數檔絲杠導程
Tm:奇數檔電機輸出扭矩
Ts:奇數檔絲杠扭矩
μ:奇數檔絲杠摩擦系數
α:奇數檔絲杠導程角
i21c:奇數檔電機至絲杠齒輪副速比,即:

另,奇數檔驅動絲杠最大推力:

其中:Ss:奇數檔驅動絲杠活塞面積
由式(7)、(9)推出:

代入離合器、絲杠、活塞等參數計算后i21c=1.582,設計時考慮留有最小1.25倍的安全余量,故速比初選59/29=2.034
在設計的結構中,減速從動齒輪通過軸承固定在殼體上,齒輪既要承受軸向力,也要承受徑向力。已知所受最大軸向力為4200N,最大徑向力為417.7N。
因圓錐滾子軸承可以承受較大的軸向力和一定的徑向力,所以確定選用圓錐滾子軸承,根據軸的直徑及布置需要,從機械設計手冊中選擇如下軸承,見表3。
根據式(3)計算兩個軸承的當量動載荷分別為17058N和21344N,額定載荷大于當量動載荷;而軸承極限轉速為15400rpm,大于主動小齒輪的轉速3000rpm,故所選的軸承滿足設計要求。

圖2 總體結構布置圖
動力單元總體設計如圖2所示,電機1帶動輸入軸旋轉,輸入軸齒輪帶動輸出齒輪旋轉,輸出齒輪減速增扭后,帶動固聯在輸出齒輪上的絲杠螺母旋轉,絲杠螺母旋轉推動活塞直線運動,擠壓液壓油從出油口2壓出,進入油路系統,以推動離合器進行動作。
齒輪減速機構結構如圖3,輸入齒輪軸2用滾針軸承1進行支撐,輸出齒輪軸兩側采用圓錐滾子軸承5支撐,同時齒輪適當減重挖空。絲桿螺母固定聯接在輸出齒輪軸上。

圖3 齒輪減速機構圖
由于采用的滾珠絲杠沒有自鎖功能,離合器需要在任何工作位置自鎖,所以在絲杠的后端設計了自鎖機構,如圖4。當電機停轉時,自鎖機構1里的主動塊會與固定在殼體上的摩擦片產生摩擦進行自鎖,防止活塞回退。自鎖結構涉及到未公開專利,此處不詳細介紹。
當輸出齒輪4旋轉,自鎖機構1不工作,滾珠絲杠2在絲杠螺母3的作用下旋轉移動,以推動驅動活塞前后運動。

圖4 滾珠絲杠與自鎖機構
驅動活塞機構如圖5所示,主要由活塞本體1、油封2、耐磨環3、防轉銷4等組成。通過活塞左右移動,驅動液壓油從殼體最左側的出油口來回移動,使離合器按規定的動作進行工作。
由于系統采用靜液驅動形式,活塞1只做往復直線運動,且液壓油在運動過程中不允許泄漏,故采用Y型油封。Y型油封具有如下優點:a)密封可靠;b)運動平穩,摩擦阻力?。籧)耐壓性好;d)安裝方便;e)結構簡單,價格低廉。初選的油封參數如下:適用壓力400bar,適用溫度-40~150℃。
活塞1由于運動過程可能存在徑向力,產生傾斜運動,因此在活塞的外圈增加了導向耐磨環3,支撐在活塞和殼體缸壁之間。耐磨環具有優異的自潤滑特性,較好的導熱性和抗壓強度,同時抗腐蝕、耐油,可有效防止活塞與殼體缸壁間金屬部件的直接接觸,對密封圈具有保護作用。
滾珠絲杠在與絲杠螺母的相互轉動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自轉,而不做直線運動。在此機構中,絲杠與活塞必須保持直線運動。因此本結構中設計了防轉銷5,用來抑制活塞旋轉,保證活塞的直線運動。

圖5 驅動活塞機構設計
因系統為靜液壓工況,在液壓執行過程中,即需要考慮油液損耗,同時也要考慮液壓油內氣體排出,否則氣體壓縮減少驅動液壓體積,影響控制精確性。所以在系統油位的最上方設計了帶排氣功能的補油壺。油的管路設計主要都在變速器主殼體里,此處不做圖展開。
本文主要介紹了一種新型電子控制離合器執行系統,其優勢在于體積小,成本低,控制精度高,響應速度快,并采用外掛式結構,可以廣泛的搭載在各類手動變速器(MT),電控機械式自動變速器(AMT),雙離合變速器(DCT)等變速器上。該設計已獲得多項專利,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