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越
微信小程序簡稱“小程序”,英文名為mini program,于2017年1月9日正式上線,是一種無需下載安裝便可即時使用的應用。截至目前,小程序的覆蓋范圍包括了新聞資訊、美食餐飲、交通旅游及線上、線下購物等眾多領域,涵蓋了微信用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1.節省用戶手機空間。與APP 和傳統網站相比,微信小程序更加符合手機用戶的閱讀習慣,可以節省用戶的手機空間,它具有無需下載、用完即走,可在微信中隨時搜索、隨時使用等特點,更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也能更好地滿足用戶體驗。
2.獲取方式較為便捷,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微信小程序與APP 相比,用戶的操作方法更加簡單快捷、使用成本更低。用戶無需下載安裝,便可通過掃描“二維碼”、微信搜索、公眾號關聯、好友推薦以及查看歷史應用等方式隨時使用小程序的功能。用戶可以在沒有WIFI 的情況下不需要消耗太多流量便可通過小程序實現使用APP 的基本功能,用戶還可以通過將小程序轉發、分享給微信好友或朋友圈,與好友互動,在互動和分享的同時獲得社會參與感,在滿足用戶生活需求的同時也滿足用戶的社交需求。
3.具有較高的媒體價值。微信小程序的媒體價值具體表現為三種媒體功能。第一,新聞發布功能。微信小程序自上線起就發揮著重要的新聞發布功能,彌補了許多微信公眾號的不足,不會因受到發布數量和發布時間的限制而影響新聞的時效性。第二,廣告發布功能。微信小程序具有廣告發布功能,且發布廣告的形式多種多樣,既有在小程序頁面內以平面廣告、視頻、音頻或H5 等形式直接展示的廣告,也有嵌入在微信公眾號文中或底部以“識別圖中小程序”來呈現的廣告。第三,服務功能。小程序提供的在線訂電影票、定外賣等多種服務功能,與微信公眾號相關聯,與微信支付系統連接,用戶可以通過公眾號瀏覽內容,通過小程序所提供的服務進行消費,從而將線上、線下所有的商業形態連接在一起。
微信小程序對新聞類APP 的影響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小程序用戶數量的逐漸增多,既給新聞類APP 的發展帶來了啟示和有利影響,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對新聞類APP 造成了沖擊。
微信小程序自誕生起就處于飛速發展的狀態中,它并不是為取代新聞類APP 而生的,它的存在是為了降低新聞類APP 的用戶流失率。兩者是媒介技術在不同發展階段所呈現的不同媒介形態,兩者存在、發展的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傳播新聞信息,使更多用戶關注新聞,力求給用戶帶來更好的新聞閱讀體驗。
1.增強時效性,提高內容質量。微信小程序的火熱也恰恰說明了未來媒介正在向空間體積越來越小、距離用戶越來越近以及以技術為依托的趨勢發展,媒介可以隨著科技的發展而越來越輕量化,但傳播新聞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是不會隨著媒介的體積“變小”而降低的。微信小程序注重新聞內容質量與新聞時效性,及時發布最新鮮真實的新聞資訊,以及使用戶獲取更全面真實的新聞內容等方面,彌補了部分新聞類APP 的不足,為新聞類APP 今后的發展提供了思路。
2.增強互動性,提升用戶黏度。微信小程序有強大的“導流”作用,可以將小程序的用戶引導至新聞類APP,例如《人民日報》開發的小程序可以與《人民日報》公眾號綁定,小程序可以通過公眾號增加用戶,公眾號也可通過小程序聚集更多用戶,這些無論是通過《人民日報》小程序還是公眾號的用戶都會對《人民日報》的新聞內容感興趣,引導用戶主動下載《人民日報》APP,小程序在此過程中既可以增強新聞APP 的互動性,同時還可以提升用戶對新聞APP的認同感與忠誠度。
3.增強服務性,強化用戶體驗。微信小程序的“導流”作用同時為新聞類APP 增強了服務性,為用戶提供了更好的體驗感。例如新版“騰訊新聞”小程序于2018年9月上線,依托“騰訊新聞”APP 強大的內容源,在舊版小程序的基礎上增加了“本地”頁,如圖1,其中包括本地生活資訊、同城熱點等內容,既增加了新聞的接近性,使用戶與自己所在的城市更親近,又能夠強化APP 的功能,給用戶帶來更好的服務。又如圖2,《人民日報》微信小程序設置了“提問”板塊,用戶可自行選擇所在區域輸入想要提問的問題,從而搭建起連接民間與官方的橋梁,縮短用戶與政府之間的距離,通過增強互動性與服務性,補充、擴展《人民日報》APP 的功能,擴大《人民日報》的品牌影響力。

圖1 《騰訊新聞》小程序新增“本地”功能

圖2 《人民日報》小程序設置“提問”板塊
1.將對中低使用頻率的新聞類APP 產生較大威脅。對于使用頻率較高的新聞APP 來說,它們有忠誠度高、黏性強的用戶群體,例如“人民日報”“今日頭條”和“騰訊新聞”等,新聞APP 對這些黏性強的用戶來說是“剛需”。據數據統計,有45.3%的用戶已經養成定期使用新聞APP 瀏覽新聞的習慣,并且他們有固定使用的新聞APP,不會因為微信小程序隨時搜索、隨時使用、無需下載的特性而更改他們的閱讀習慣;而對于使用頻率一般和較低的新聞APP來說,用戶對新聞APP 的忠誠度較低、黏性不強,他們并沒有養成定時閱讀新聞的習慣。由此可見,當便捷的小程序可以取代新聞APP 的基本功能時,這種中低使用頻率的新聞APP 將會面臨很大的威脅。
2.將會減少新聞類APP 的廣告收益。越來越多的用戶習慣使用微信小程序而不是新聞APP,會使新聞APP 的打開率下降,新聞APP 的開屏廣告流量和信息流廣告流量也會相應大大減少。
3.將會影響新聞類APP 的整體生態。微信小程序對新聞類APP 生態的具體改變從以下兩個角度來體現。一是以開發者角度切入。由于小程序的開發門檻和開發成本較低,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傾向于選擇開發小程序,這樣不僅加大了新聞APP 的開發與推廣難度,還會使新聞APP 開發者的熱情逐漸衰退,使新聞APP 的整體研發水平相對于微信小程序來說變得更加滯后。二是從用戶角度來看,微信小程序和新聞APP 雖然都具有碎片化閱讀的優勢,例如提高碎片閱讀的利用效率、節約用戶閱讀時間的成本、開拓閱讀用戶的眼界等,但微信小程序通過將用戶的碎片化閱讀再進一步“切割”,會使用戶閱讀新聞時的注意力更加分散,更加阻礙閱讀用戶的批判思維。當用戶對其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時,便會缺乏對新聞信息資源的辯證審視和批判性應用,降低用戶主觀思考的積極性,加劇新聞APP 碎片化的弊端。
微信小程序自上線至今好評如潮,毋庸置疑它已對整個互聯網格局產生了很大改變,為其他媒介帶來了機遇與挑戰,無論是創業者、開發者還是用戶都不會再局限于“以APP 為中心”的思想。目前,微信小程序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其發展與微信生態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它并不具備替代新聞APP 的所有條件,其流暢性、穩定性比與APP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新聞APP 具有的部分功能還不能通過微信小程序完全實現,例如小程序仍然存在不支持將內容轉發至朋友圈、僅支持個別關鍵詞搜索等問題,但這些問題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在未來得到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