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騰元
摘要: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培養小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善于學習,樂于學習的態度,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夯實基礎,是我們多年追求的教育目標,也順應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不斷更新手段,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加強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培養,為學習語文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關鍵詞:興趣;培養;激發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5-0095-01
蘇聯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學的依據是學生的興趣,動機和渴望。”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學生愿意學,喜歡學,興趣濃,不但不會想到上課是個負擔,反而今覺得是一種享受,就會對學習充滿求知的渴望。在語文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首要的問題就是培養興趣的問題。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對于這個問題,許多語文界的老前輩做了很多比較深入細致的探索,積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寶貴經驗,在此,我只粗談一下自己的幾點體會:
1.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
“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只有樹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讓學生信服你,才會自然而然地團結在你的周圍。學生的潛能就會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學工作才能得以順利發展,教學質量也會得以提高。
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有生命的活力,有發展的潛能,他們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興趣、需求、思考和靈感參與課堂活動,使語文課堂呈現豐富性。而師生則是課堂互動的兩個主體,健全又融洽的師生關系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能促進師生的互動。在課堂上,師生間通過動態的信息交流,實現相互溝通、相互補充、相互影響,從而達成共識、共享、共進,通過師生的互教互學,形成一種彌漫充盈于師生之間的開放、和諧的情境與氛圍。在這樣的教學中所生成的必然是師生生命活動與成長,師生自我價值的不斷實現與超越,從而實現教學相長。
2.注重導入語設計,激發學習欲望
語文特級教師于漪說:“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要抓住導入課文的環節,第一錘應敲在學生心靈上,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導語的設計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因此,有人把它形容為開山第一炮,打鼓的第一槌。它是教師課堂教學的導言,是教師譜寫一篇優美的教學樂章的前奏。
3.注重靈活的教學方法,求新求異
教師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要結合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求新求異。抓住學生求新的心理,不斷在學習面前展現燦爛的知識新天地。
語文教育的過程,是為學生的精神生命墊底的過程,要想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留下文化精神的痕跡,靠各種喋喋不休的講解,層層剝繭的分析是無濟于事的,甚至是有害的,應當尊重兒童的語文世界,將他們引入體驗和陶冶的文化情境,用美去浸潤,去感染學生的心靈。只有讓學生浸染在經典的中國文化氛圍中,才能真切地沖擊其心靈,觸動其神經,形成其根底。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導,而在相機誘導。”這就是說,教師教書要有靈活性,要有教育的機智,不要過于死板。教學的方法多一些、活一些,講過、讀書、討論等多種方法交替進行,千方百計地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新意,有新意就能興奮起來。只有興奮性腦力勞動,才會使學習過程本身出現美好的境界,就好像邁入百花盛開的花園,到處能夠聞到芳香,學習的這種境界能使學生產生無窮樂趣。形成新穎,克服俗套,趣味性濃,學生就會感到精神愉快,情緒活躍,就會對所學的內容愉快承接,主動消化,積極吸納,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4.教師要讓自己的語言富有文采
語言文字是情感的載體,只有深刻地理解語言文字,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體會其中的情感。
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在教學中是實施教學的主要手段,而名師講課講得有聲有色,學生愿聽也樂于聽,且意味盎然,許多專家的課之所以深受學生的歡迎,就是因為他們注重了教學語氣的運用,整堂課都是幽默風趣,文采飛揚。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得到激發,學生在愉快中迅速掌握知識,甚至語文教材中絕大多數都是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無論是文采,還是情感內涵都是一流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使學生感到教學內容的有趣,并樂于接受。布魯納曾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
5.開展比賽,適當競爭
在教學中激發學生考與競爭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措施,競爭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因而能調動積極性,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競爭,如作文比賽、背誦比賽、聽寫比賽等。
總之,興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各種學習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的。課堂教學是學校實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師生雙邊活動中逐漸形成的。而讓學生愛上自己的課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語文素養和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學習興趣的程度。學生是一座潛力無窮的寶庫,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開動腦筋,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講究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努力把每堂課上好、上活、上得有趣。讓學生回味無窮,從心底里喜歡上語文課。這樣,才能真正激起學生們高昂而持久的學習興趣,才能找到開啟這座寶庫的金鑰匙,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實到實處。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年11月.
[2]周芳芳.追求動態生成的語文課堂.《小學教學改革與實驗》,2006年8月28日.
[3]丁鋼.教育與日常實踐.《教育研究》,2004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