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名中職學校的體育一線教師,寫出一份合格的教學設計,是我們必須具備的專業能力。本文闡述了體育教學設計的含義、內容及步驟,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體育教學設計;撰寫;含義;內容;反思
在中職學校里體育教師雖然能夠較好地勝任體育教學,也會對每節課進行不同程度的設計,但在參加各級各類的教學設計評比時,往往無從下手。如何能有效的了解體育課堂教學設計,讓大家能在有限時間內完成一份教學設計,并且在設計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一、體育教學設計的含義
體育教學設計是對課堂教學的總體規劃與具體布局,指根據課標、教材、學生、場地器材條件、教師等諸多因素,選擇教學內容,設置教學目標,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進行合理組織與規劃的過程。
二、體育教學設計的基本內容
1.指導思想。指導思想是我們進行體育教學是要遵循的終極目標,明確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后,指導思想就應針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有一定細化描述。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思和習慣;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幫助學生學會體育與健康學習;關注地區差異和個體差異,保證每一位學生受益。要求緊跟教育方針、政策導向;緊跟新課標要求,明確、清晰、有針對性。
2.教材分析。對于本節課教材內容的分析,我們應關注教材具備的價值;教材所處位置;學生對教材的熟悉度與喜歡度分析等。教師對于教材內容了解的深度和把握的尺度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成敗。分析教材(教學內容)的特點價值、重點難點、安全隱患等適宜的教法學法;分析與教材使用有關的因素:如課標要求、場地器材、學生特點、單元計劃等。例如:體育教學教什么(具體內容)?為什么教(最客觀的依據)?用什么來教(最適宜的方法)?甚至教到什么程度(達成的目標)?
3.學情分析。對學生相關知識技能基礎的分析是學情分析的重點。例如學生行為習慣如何,體育骨干和學困生情況如何等。這樣的學情分析鮮活具體,有利于教師更好地安排教學環節和解決教學問題。
4.場地器材。場地器材的選擇要能滿足教學需要,但器材并不是越多越好,應注意器材的活用與多用。課堂上,體育器材的擺放布置、使用都需要時間。如,一次展示課上,某教師用了共計五六種的器材,光布置器材、控制音樂的幫忙人員就有好幾位,這顯然脫離了教學實際,很難得到認同和推廣。場地布器材布置是否合理,要與教學安排一致,同時要有數量簡單說明。
5.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的內容要齊
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既要有運動參與、運動技能和身體健康的目標,也要有心理和社會適應的目標。我們可以通過認知、技能、情感等三項來進行目標的分類表述。
(2)教學目標的敘寫
教學目標的敘寫一般包含四個要素:行為主體、行為動詞、行為條件、表現程度。如下:①行為主體。即學習者,行為目標描述的應是學生的行為;②行為動詞。行為動詞是描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形成的可觀察、可測量的具體行為如學會、掌握、達到、改進、提高、發展、取得、完成等等。要準確使用行為動詞,如“了解、掌握2種民間體育健身的方法,能與同伴一起選擇適宜的環境進行民間體育活動”、“懂得單個動作的要點,并能簡單識別它的對或錯”;③行為條件(完成行為條件)。是指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圍,如“根據教師提供的練習方法”、“利用合作學習的方法”等。如,在進行籃球原地跳起投籃教學目標制訂吋,可以表述為:“能利用合作學習,根據教師提供的練習方法進行原地跳起投籃的自創練習”。這種規定的學習條件,可以包括環境條件:如“在陌生的場地進行體育游戲”行為情景條件:如“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對他人的關心”;④表現程度(做到何種程度行為水平)。指學生對學習目標所達到的最低表現水準,用來評價學生的學習表現或學習結果設計出三種以上練習原地跳起投籃的方法要說明預期結果。
6.教學重難點的確定。重點有雙重含義,體育課的重點和教材的重點。體育課的重點是指一節課中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之處。教材的重點是指身體練習的關鍵環節。難點是指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的部分。就是部分動作學生難學,教師難教。難點不一定是重點,重點也不一定是難點,但兩者是相互聯系的,只有掌握了難點,才能更好地掌握重點。所謂重點,是指關鍵性的知識,學生理解了它,其它問題就可迎刃而解。所謂難點是相對的,是指學生常常容易誤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學生有不同的難點。
7.教學流程。通過在傳統的表格式教案中插入設計意圖的辦法來進行教學流程的設計,既條理清晰又易于掌握,有利于教師將以往寫教案的經驗遷移到教學流程的設計上來。教學流程也就是基本部分主教材學習流程,教學步驟符合教學規律,符合學生認知特點,與教學目標、重點匹配,同時要突出身體練習,不要安排室內課去講動作概念和動作要領,不要紙上談兵應盡量多地給學生運動技能的練習時間,減少講解時間要考慮通過運動技能的教學去達成多方面的目標不能將運動技能的教學理解成競技運動技能的教學。
8.運動負荷和練習密度的安排。體育教師在設計體育課的運動負荷時要遵循以下的原則有利于學生安全地進行學習和鍛煉:有利于學生學習與掌握運動技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有利于學生體驗運動樂趣:有利于學生進入下節課的學習。
三、教學設計的反思
設計反思主要對教學設計理念和教學流程意圖進行補充說明,對教學設計中的疑惑和問題進行探討。還可以列舉設計特色和優點以堅定教學設計執行的信心,但不可自吹自擂、言過其實。特別是在評比和評審性的教學設計中,自謙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王曉霞.準確把握體育課堂教學設計的“點”[J].才智,2011(8).
作者簡介
郝春雨,大學本科,講師,任職于本溪滿族自治縣縣職教中心,研究方向:中職體育教學。
重要榮譽: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