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健康”作為人生之本,其重要性是無可比擬的,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健康等于身體健康加上心理健康再加上良好的適應能力,因此只有健康才能為自己創造未來。學習心理知識,就為提高心理素質、傾吐心聲、釋放壓力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通過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及時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心理素質,使其正確對待在工作、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和挫折,始終保持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精神狀態,筆者認為這都應該歸功于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擁有個良好的心理。為此,筆者認為認真學習好心理健康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鍵詞:心理;教育;素質;中學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我國在以往應試教育的基礎上提出了素質教育的觀念,素質教育也隨之迅猛發展,中學生在教育者心目中歷來受到重視,因為他們是未來的主力軍,是時代的主宰者,培養出合格的中學畢業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天職。
教師的職業是一種特殊的職業,是一種用生命感動生命,用心靈去澆灌心靈的職業,正如雅思貝爾斯告訴我們的:“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外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外一個靈魂。”教師工作的這一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心理素質的重要性。 所以,要讓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首先教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師要有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同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教師的心理素質是指教師的思維方式要與社會的要求相協調,教師要有廣泛的生活興趣,融洽的人際關系,只有重視了教師的心理素質研究,才能更好地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要努力的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以學生為友,善于發現學生們的閃光點,提高自身修養,培養好自己良好的性格,經常反思自己的不良情緒,學會給自己減壓,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作為教師也一定要欣然接受自己作為教師這樣的一種角色,也只有這樣才會在瑣碎繁重的教育工作中獲得樂趣,一個厭煩自己工作的人,怎么會有一種好的心態呢?所以筆者認為,作為教師一定要熱愛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看做是樂趣而不是負擔,這樣才能保持良好的健康心理。學會放松,張弛有度的工作節奏,更有利于教師們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去。
目前在中小學中,有不少學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差。學生的厭學障礙和人際關系問題相當突出。近30%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冷漠、嫉妒、自私、任性、偏激、自卑等等,近些年來,中學生由于病態的心理從而導致行為上的偏差,有時還會發生犯罪,這些都嚴重地影響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發展,也對社會和家庭造成了危害,有的專家指出這樣的情況之所以會產生,與家長,亦或是學校教育有很大的關系。 教師的一言一行在學生心目中會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教師不僅要用高超的教學藝術去教育學生,更要用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感染學生。據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學教師的心理問題幾率高達45%,或許這只是個別情況,但是我們必須承認,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種壓力的不期而至,人們的各種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由于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其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所以教師的心理健康會顯得尤為重要。 教師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師的思維方式,處世態度要與社會的要求向協調,為社會所容納,教師必須要有廣泛的生活興趣、融洽的人際關系、健康的情緒體驗、積極的進取精神。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維護和幫助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就如何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與學生們的思想健康水平,筆者認為,首先,要積極的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孩子的心理發展受到自身條件的制約,同時也會受到環境的影響,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既要注重校風的建設,又要引導學生們互相尊重、互相關心,優化教育環境,進而形成全方位的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其次,廣泛的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學校可以通過電視、廣播、宣傳欄、校刊等渠道,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進行宣傳。如下:①利用家長會開設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講座,使教育氛圍貫穿到學生學習生活與家庭生活;②組織學生觀看各種心理健康方面的系列教育片,通過各種情景設置、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使學生們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③利用國旗下的演講進行心理健康知識講解,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再次,學校開設心理健康咨詢室,并在班級設置“心理信箱”,鼓勵學生積極的與教師進行溝通,也使教師能夠對個別學生進行心理疏導,進而減輕學生們的心理壓力。最后,開設一系列心理輔導方面的課程。通過一系列課程的設置與學習,既能夠幫助學生們掌握一般性的心理保健知識,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們抗挫折的能力與自我調節的能力,進而減少心理障礙與其他的一些心理問題。對于課程的設置,筆者認為可以采用游戲、活動、體驗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習的興趣,能夠與各種各樣人進行很好的溝通,消除人際交往中的各種矛盾與障礙,這種相關課程的設置也會對學生們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帶來很好的影響,能夠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創造,從而從各方面提高學生們的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李琪,劉瑩.中小學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3.
[2]趙鑫.上海中學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D].華東師范大學,2007.
[3]郝茹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美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
田偉(1977.02.14—),女,漢,遼寧遼中人,單位:沈陽市遼中區教育研究中心;現有職稱:一級教師;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