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定向動機流(directed motivational currents),即激發并維持長期行為的強大動機驅使力。本文通過文獻綜述的方法,對國內外定向動機流理論的研究(2013—2018年)進行了回顧與梳理,也指出了國內外定向動機流理論研究存在的局限性。最后,文章展望了定向動機流理論研究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定向動機流;國內外研究;回顧
1引言
動機是英語學習和教學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受到了眾多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關注,一直是國內外二語習得研究領域探討的熱點問題之一。二語動機理論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發展,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四個階段,先是社會心理學階段,然后是認知——情境階段、過程導向階段和當前的社會——動態階段。D?rnyei及其同事提出了一種新的概念性理論,即定向動機流理論,它繼承并發展了之前的理論。
2國內外定向動機流理論研究回顧
筆者從外文數據庫中檢索得到2013年至今定向動機流相關文獻共6篇。在中國知網中,筆者檢索得到相關論文共9篇。其中期刊論文8篇,學位論文1篇。這些文章具有以下特點:①從理論性研究漸變到實證性研究;②研究對象逐漸多樣化,本科生、研究生和參加工作者都有所涉及;③從探討定向動機流對外語教學的影響逐漸滲透到定向動機流對外語教學的各個方面(口語、寫作等)的影響。2013年至今,定向動機流理論研究的內容主要可分為2類,即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
2.1理論研究
通過分析整理這幾年的相關文獻,筆者發現不管是國外學者還是國內學者對定向動機流理論層面的論述都主要包括:定向動機流的定義、理論基礎、維度、和其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相關文獻都指出:定向動機流是指在某一階段,個人或者群體為了實現某個特定且具體的目標而呈現出穩定高強度的動機狀態,即一種“能夠激發并維持長期行為的強大動機驅使力”。其主要維度包括目標或愿景定向性、參與者擁有意識、積極情感狀態、跳躍式與促成性結構。
2.2實證研究
近年來,在D?rnyei的研究基礎上,國內外針對定向動機流展開的實證研究不斷涌現。較早開展的定向動機流實證研究包括Henry,Davydenko & D?rnyei(2015),Ibrahim(2016),Safdari和Maftoon(2017),Zarrinabadi和Tavakoli(2017)等,這幾項研究均為驗證性研究。
國內相關實證研究主要有:常海潮(2017)采用軌跡等效建模法探究10名英語專業研究生學習動機的變化機制。尹洪山(2018)以個案研究的方式探究定向動機流在二語寫作過程中的變化趨勢及其特點。
3目前定向動機流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3.1 研究對象視角狹隘
3.1.1教育層次
2013年至今,定向動機流研究涵蓋不同教育層次的對象,包括參加工作學習者(Henry,Davydenko & D?rnyei 2015)、研究生(常海潮2017)、本科生(尹洪山2018)、高職學生(余夢媛2016)。由此可以看出,這幾年定向動機流研究對中小學生關注力度不夠。
3.1.2研究對象樣本數量少,性別單一
Henry,Davydenko & D?rnyei(2015)研究對象為3個女性瑞典移民學習者。常海潮(2017)研究的對象是10名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均為女生。尹洪山(2018)以個案研究的方式,受試者為一名非英語專業學生W?,F有實證研究樣本數量少,性別單一,大部分都為女生,不具有普遍性和可復制性。
3.2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單一
3.2.1研究工具
這5項實證研究的研究工具均為自繪軌跡圖、調查問卷和半開放式訪談提綱,通過印象、回憶呈現研究結果,筆者對其可信度提出質疑。
3.2.2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作為研究工具和手段能夠幫助發現新現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論、新觀點以揭示事物內在規律。研究方法的適切性決定研究結果的價值。這5項實證研究中除余夢媛(2016)是運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外,其他4項研究都是從定性角度進行研究
4關于定向動機流的展望
鑒于目前國內外二語動機策略研究的現狀與問題,今后相關研究應更多關注如下問題。
4.1研究成果有效性有待檢驗
國內外定向動機流研究成果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性有待檢驗。
4.2研究方法多樣化
量化與質化研究都是根據研究需要而使用的手段,各有適用條件與優勢。綜合運用質化和量化方法可使研究更為全面、深入,才可能認識其理論本質,盡可能全面地概括動機發展變化的動態過程,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為課堂教學服務。
4.3研究視角有待擴展
受試者的數量偏少,缺少足夠的定量數據等。今后的研究可以適當擴大受試者數量,選取更多不同樣本,并將集體定向動機流的考察列入研究范圍,進行更大規模、更加微觀的學習動機考察。
5結語
定向動機流是二語學習者為實現既定的學習目標和愿景而在特定時段涌現出的動機激增現象。作為一個新生概念,目前與定向動機流相關的研究基本集中于理論建構,后續需要更多實證研究對理論進行驗證和完善,以使定向動機流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為課堂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D?rnyei Z,Henry A & Muir C.Motivational Currents in Language Learning:Frameworks for Focused Interventions[M].New York:Taylor & Francis,2016.
[2]常海潮.英語專業學生學習動機變化機制研究——基于定向動機流理論的定性考察[J].外語界,2017,(3):39-47.
[3]端義鐳.定向動機流理論述評[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2017,(1):88-92.
作者簡介
董倩(1993.11—),女,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碩士研究生,天津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