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家平
送走一屆高三,新高一又要開學了。畢竟高一不同于初中,不少學生可能有很多的困惑。為使高一新生積極、自信、樂觀、從容的開始高中生活,下述方法,或許對新生有所啟迪。
一、樹立高中生的意識
高一新生首先要從思想上意識到自己已經成為一個高中生了。必須時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高中生,并依此不斷進行自我調整。盡快促成自己角色的轉換,為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習生活奠定基礎。
二、了解高中階段的學習特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初中學習方式以模仿和記憶為主,而高中階段學科知識交叉多、綜合性強,以理解和應用為主,要求學生要有更強的分析、概括、綜合、實踐的能力。具體表現為:知識量大,難度大,系統性強,綜合性強,各學科互相影響,能力要求高。在高中階段,不能只局限于知識的學習,而要重視觀察、思維、分析、閱讀、動手等能力的培養。新生面臨從初中“保姆型”學習方式向高中“半開放型”學習方式轉變,從而為以后進入大學“基本自主型”學習打下基礎。因此,學會學習、主動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高中生獨立獲取知識和能力的基礎。
三、盡快適應環境
進入高一,學生們就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環境。來到了新的學校、新的班級,看到的不再是自己熟悉的校園、校舍;看到的不再是朝夕相伴的同伴,而是一張張陌生的面孔,人生地不熟,在感到新鮮好奇的同時,會產生緊張、不安的心理。而中學生在認知、情感和個性等方面尚不成熟,缺乏與人交往的經驗,缺乏足夠的交際技巧,常常導致一方面渴望與人交往的開放性與另一方面自身內心的封閉性的矛盾的激化,產生焦慮、煩躁不安、苦悶、孤獨的心理。因此,對在新環境中將出現的各種現象和問題,要有足夠的認識,做到思想上重視,心理上有所準備,到時行為上才能夠接受。同時,高中很多學校的學生住校,由依賴性的家庭生活突然轉變成獨立性的集體生活。絕大部分學生缺乏獨立生活的經驗和生活自理能力,一下會很不適應,要學會安排自己的生活和時間,自行解決更多生活上的事情,逐漸減少對父母的依賴,從而不斷提高自理能力。
四、明確目標,科學制定高中三年的發展規劃
高中生人生面臨一個重要轉型期。選擇普通高中學習的學生,三年后要經歷高考的選拔性考試。如何通過三年的刻苦學習,能夠在高考中獲得一個優異的學業成績,將會影響學生今后的擇業和自我發展方向。因此,在高中階段,明確自己的階段目標,做好三年的發展規劃非常的必要和重要。尤其是高一上學期,學生、家長都要準確定位,制定符合實際的預期目標。期望值過高,就會造成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從而導致自信心受挫。比如,有的學生確定了三年的具體目標:高一階段夯實基礎,各科均衡發展,做好選科的準備;高二階段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保證學業水平考試門門全A;高三階段強化優勢學科,明確報考××學校,做好高考攻堅戰。另外,高一學生還要善于結合自我實際,制定學習計劃,學會合理規劃學習時間。要學會制定兩張表:一是制定“一日作息時間表”,能夠把一天的學習、生活作息時間合理安排,比如從早到晚,從起床到睡覺,將學習時間、休息時間、體育鍛煉等安排得井井有條;二是制定“一周學習計劃表”,學生要結合實際,客觀分析和把握自己各門功課的優勢與劣勢,合理安排時間,查漏補缺課內知識。這兩張表的制訂,可促使學生克服忙亂現象,做到忙而不亂,緊而有序,保證自己有條不紊地學習、活動、休息,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和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五、及時溝通,家長要與孩子做知心朋友
剛升入高中,孩子會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心理方面也容易出現問題。這時家長不要以長輩自居,獨斷專橫,應設法與孩子做朋友相互溝通,開展談心活動。家長與孩子溝通時,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學會換位思考。學生在高一階段,學習難度增加,學習上容易出現暫時的困難。家長不要一味的指責或批評,多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想問題。尤其是,在同學交往上,家長要避免簡單粗暴的行為,認識到孩子與同學交往的正常性,同時,通過換位的思維的方式,引導孩子學會正常的同學交往。
二是學會等待與期待。要讓孩子對學習上的挫折有一個心理準備,對于孩子學業出現退步或學習上的“高原期”時,家長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在這個基礎上給予孩子合理的期望,并注意保持心態,學會等待。具體注意:一是要引導孩子認識到,學習上遇到困難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二是引導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進步需要積累,學業的進步需要一個過程,要有耐心。
三是善于賞識與鼓勵。家長要對孩子學習上取得的一些成績和進步及時肯定和鼓勵。要善于發現孩子在學習上的點滴進步,學會賞識孩子的優點,及時鼓勵,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自我成長的變化中,讓孩子能經常體悟成功時的快樂。同時,既要避免過度的用實物或金錢來表揚孩子,還要注意表揚的分寸,不要表揚過頭,或隨意表揚,這樣容易讓孩子覺得表揚很廉價。家長要學會展現對孩子的愛,不要吝嗇愛子女的語言,要善于言表,要適時用語言表達愛意,讓孩子能體會到愛。孩子遇到困難,家長要全身心幫助,取得孩子的信任。一旦孩子做錯了事,要幫助孩子分析危害找原因,最后讓他心服口服。